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寶寶斷奶的時候,媽媽必須要離開嗎?

2024-09-20親子

小時候,小姨有一段時間來家住,說是為了給表妹斷奶才過來住的,不讓孩子看到就會遺忘母乳,大人忍者母乳多了也不擠出來,說是叫回奶,過幾天就不會再分泌新母乳。透過把孩子和母乳習慣人為分離隔斷遺忘母乳,同時透過阻止乳汁的排除(母乳時的吮吸)進而阻止母乳分泌。這是過去的經驗法仿效。

滿足孩子斷奶期的生長發育需求,提供適合孩子的多種類輔食。

該階段孩子的輔食添加多樣化。透過多樣化、選擇適合孩子消化吸收、口味調整以滿足孩子的飲食,進而轉移孩子對母乳的關註和念想。飲食的餵養以糧食為主,如各類的米、面、碎菜、肉沫等,以軟、細、爛、碎為宜,由於孩子的胃容納尚較少,所以每次餵食食物的量寧少勿多,不以大人自己認為的量勉強給孩加餐食。可以在三餐之間增加少量的餅乾、牛奶(或者奶粉)、豆漿、小饅頭等,以補充食物的能量,由於食物多樣化的豐富口味和色彩,從視覺和味覺上刺激孩子的分散孩子對母乳的記憶,加深新鮮食物對孩子的記憶,從而影響孩子每日餐食形式的習慣和依賴,達到逐漸脫離母乳的目的。

對於孩子的主動能動給予支持和幫助。

1歲孩子初學會走路,有意識的說簡單的自語,有想要拿的玩具食物物品等,有想要去的地方如抓桌子上的蘋果、爬沙發、去院子裏走動等,這些都是動作、語言和獨立思想意識的顯現。

在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孩子的意向,孩子剛學會走路不穩,跌倒需要幫時拉一把;自己要拿蘋果因為太大咬不住,可以幫助切成長薄條易於咬;孩子自己要用勺子吃飯,雖然動作還不是那麽熟練和精準,做好安全防護給予適當的幫助,隨著孩子動作的協調平衡發育以及多次的練習,孩子慢慢就會熟練了。

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認識和嘗試更多的新鮮事物,透過外在的認識、學習他會有不同的體驗和感受。

媽媽要給予孩子安全感,非離開孩子。

從孩子出生來母乳讓孩子和媽媽建立了安全感,習慣了媽媽的味道媽媽溫暖又安全的懷抱,媽媽親切的聲音,斷奶時孩子的腸胃要適應食物代替母乳,食物的味道、口感、冷熱度、時間都會給孩子帶來些許不適應。如果媽媽再有意的離開孩子,會增加孩子心理上的不適應,媽媽要在這個時期給孩子以陪伴,可以在媽媽懷裏撒嬌、走路跌倒了可以哭著來到媽媽身邊以獲得肢體感觸的撫慰。

透過外在因素的改變幫助斷奶。

人為的減少母乳的分泌(我當時喝的炒麥芽,麥芽有幫助回乳的作用)。媽媽可以少食用有利於乳汁分泌的湯類食物,減少乳汁的分泌,逐漸減少哺乳的次數。

孩子8個月以後,我的體重逐漸恢復到孕前的體重,隨著孩子輔食的添加,他對母乳的依賴性減少。一直到孩子滿周歲,計劃著自然的斷奶。非哭鬧必須母乳時才母乳,即使母乳時也會有意幹擾他母乳,要麽外婆喊他要出去玩兒,要麽給他拿喜歡的食物或者玩具,總之什麽可以吸引他,就用那招兒,邊母乳我邊和他說話,給孩子斷奶一個適應的過程,不忍心強行斷奶。

提前準備代替母乳的食物。

在孩子該哺乳的時間前把代替的主食、輔食準備好,盡可能改變食物的做法、種類、顏色,適合孩子的口味,以引起孩子的關註和喜歡,逐漸把母乳作為主食的習慣改變為以食物為主。

一天下班回到家,孩子原本和外婆玩兒,看到我坐下就過來有想吃母乳的意思,邊掀衣服邊回頭看看外婆,外婆拿起提前準備好的奶瓶和小餅乾,哄著孩子這個好吃,說裝作母乳味道不好「噦」的聲音,孩子一聽就轉身朝外婆晃晃悠悠走去,伸手去拿餅乾。從此,他不再惦記母乳,順利斷奶。

斷奶是一個逐漸的過程,根據天氣(如遇夏天天熱或則冬季夜長,可以延長斷奶時間),孩子的身體狀況(孩子感冒、腸胃不適時也要避開)、以及孩子的情緒,如遇孩子情緒變化大,容易哭鬧睡眠不太好等情況要適當避開。滿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逐漸自然斷奶,以不給孩子增加身心負擔為宜。

@知乎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