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既想放飛孩子讓他快樂成長,又擔心孩子會不會因為難免的打磨而受罪——這種糾結與矛盾,我這個二孩爸爸,也在經歷著。所以跟你談談我對這事兒的看法。
我家大兒子四歲半了,我沒給他報什麽才藝班,但是給他花錢參加了一個比較特殊的「班」:在北京每周末,都去參加一個戶外成長營地計畫。
這個戶外計畫很有點意思,一般是七八個小孩同行,基本都是要帶到京西六環外的山上,或者專門的戶外生存營地。他參加這個營地小半年的時間,在我看來,的的確確在跟大自然相處的過程中,掌握了很多新技能,也磨礪了自身心性。有一天,我在家做點家務活兒,要用到鋸子,結果這小子還給我上了一課,跟我講我用手鋸的姿勢,其實很不安全,容易傷到自己,還言傳身教,傳授了我正確的姿勢,那一刻,我心裏是兩種感覺:第一種是自豪感,覺得我這兒子真的不賴,第二種則是隱隱的擔心,他用鋸子這麽熟練,這就說明外出上山的時候,會用到這種鋒利而危險的工具,那是不是還有別的什麽危險因素?我家兒子會不會不小心傷到自己?
至於我家二兒子,雖然從娘胎裏出來才十個月,可我們也總是帶著出門跑。畢竟我們兩口子學了這麽多年發展心理學,心裏很清楚,在人生的成長階段,對於外界環境的多樣化接觸,是非常重要的,放在實踐上,那就是一句話:不能因為年齡小,就剝奪孩子見世面的機會。而且大量的研究證明,帶著孩子去戶外,對於孩子的身心成長都有著積極的影響。但我們也因此被人詬病過。有那麽一回,我扶著沒穿襪子的我家老二踩了踩草坪,想讓他感受一下草地的觸感,近距離接觸一下,結果旁邊一個奶奶就帶著「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訓斥起我們來:「這麽小的孩子,怎麽能赤腳呢!現在的年輕人真不懂的帶孩子!」可我往旁邊一看,他自己的孫子穿著開襠褲坐在地上——雖說襪子倒是穿了,但我覺得還是有點無語。不過話說回來,人家這種提醒在根兒上講,肯定是善意的,畢竟小寶寶所需要的保護,還是要周全一些。
我們這種養育,在不少人看來,算是「硬核養育」的實操普及版了——不至於讓孩子小小年紀去冬泳或者天天沖冷水澡,但也充分給孩子接觸自然聯接戶外的機會。
至於好處,很明顯:對於老大來說,能跑能跳不嬌慣,甚至有種讓我這種當白領的人非常嫉妒的健康膚色。上山是自己爬著上,下水也是一點不含糊。至於生活上,更是有好處,自理能力很強,吃飯睡覺都不操心,作息時間穩定,在我陪著的情況下,每天九點倒頭就睡,早上六點半自然醒。而老二也是典型的那種有安全感的小寶寶,非常熱愛探索,對於世界充滿好奇心。
但我們不能光看賊吃肉,不看賊挨打。其實我們也會跟題主一樣,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外出過程中獨立性的問題,以及非常基礎的——我們同樣會擔心孩子在高溫、低溫、潮濕、幹燥的環境中,會不會有適應不良的問題。一方面是孩子可能玩的不開心,更擔心的是,孩子在身體上可能吃不消。
其實不管是題主,還是我本人,產生這樣困擾的本質,就是擔心孩子不具備在這種情況下良好應對的「自護力」,而今天的孩子,的確需要進一步去訓練這種自護力。
人的成長有這樣一個原則:孩童時期的成長與發展,是服務於一生的。 對孩子來說,並沒有什麽絕對意義的「活在當下」,他今天的經歷、教訓、榮譽和傷疤,都會變成人生長路中可以仰仗和依托的資源。今天的自護力,在未來有多種表現的可能:也許表現成嚴寒酷暑中的堅持,也許表現成面對困難時的堅韌,也許表現成某一天他碰見不如意的人際情況時的堅毅。也恰恰因為這一點,關註從小培養孩子的「自護力」,就變成了我們養育官之中的重要命題。自護力的本質,是一種面對未來的能力,而恰恰是因為「面對未來」,所以更需要在當下就關註起來。
說一千道一萬,在我看來,自護力有點類似於當「不倒翁」的感覺,不管你受到哪個方面的影響,都會依托自己的能力及準備,保持身處正常與健康的狀態。
至於自護力的核心來源,我認為主要有三個:
第一個來自於經歷。一個孩子對於挫折和挑戰如果能夠「見怪不怪」,掌握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能力,自護力就會相應提高。在人類壓力管理中心的研究員索尼婭·盧比安(Sonia Lupien)看來,「新異性」是導致壓力感受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為什麽很多老外到了中國,接受不了吃雞爪?因為他們從沒見有人吃過這玩意兒嘛。如果我們能夠讓孩子擁有更多樣化的經歷,就能很大程度上輔助孩子們自護力的提高。為什麽今天很多「真人線上一對一外教」很受歡迎?那就是為了讓孩子有和真人老外對話的多樣經歷,才能讓孩子不怵說英語。你想讓一個從沒聽周圍的人講過英語的孩子突然主動跟別人用英語會話?太難了。
第二個來自於營養水平胡身體健康。 有的時候,挑戰與影響不是單獨出現的,而更加類似於「植物大戰僵屍」裏面的僵屍,一波一波襲來。這個時候,孩子本人就需要有足夠的營養水平胡身體健康程度,去面對和緩解這連續的負面刺激。而這方面的能力、素養與儲備,是需要日常就多加關註的。不能只等孩子面對挑戰的時候才讓孩子補營養強身體,而是要未雨綢繆,提前規劃。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很多影響來為孩子的自護力添磚加瓦,比如乳脂,在保留SN-2鍵位結構脂的情況下,結構更加貼近天生營養所需,可以幫助提升對鈣等關鍵營養素的吸收;比如母乳低聚糖,這是母乳中第三大固體結構,它是建立寶寶腸道微生態、提高寶寶免疫力的的主要功臣;再比如益生菌,也可以幫助寶寶更好吸收營養,同時提高寶寶免疫力和抵抗力,助力寶寶茁壯成長,多多出門探索世界。綜合這些自護力在營養方面的「剛需」,愛他美的卓萃奶粉因其接近母乳的配方,以及貼合天生營養的營養組合,自然可以很好地幫助寶寶從小打造自護力。
第三個來自於家長的支持與信任。如果家長以愛之名,卻充滿了對於孩子的不理智保護,那可能會養出一個雖然沒受過挫折,但同樣沒有自護力的可憐孩子。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很難有自護力的成長基礎,所以家長應該更加支持與信任孩子。
了解了自護力的三個核心來源,對應的實踐舉措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為了提升寶寶自護力,結合個人帶了兩個兒子的真實經驗,以及這些年學習的知識儲備,我建議家長們要做好三重準備:
第一是心理準備。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做好應對挑戰的心理準備,培養孩子的自我認同感以及自信心。很多孩子在面對困難之前,是不知道自己可能會面對什麽的。這很正常,在問題出現之前,誰都不知道問題的真正模樣。但是我們起碼可以幫助孩子大概知道,他可能會面對哪些困難。所以,在孩子外出前,我們要大概跟孩子溝通一下,他可能會碰見什麽,以及在這些事情發生之後,有哪些備選的解決方案:不用太復雜,因為你無法窮舉孩子可能碰見的問題,在開車帶孩子外出的路上聊一聊,就足夠了。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培養自身的堅韌性格也同樣重要——對於絕大多數的家長,這裏,我有一個非常直觀的建議: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可幫可不幫的事兒,比如自己收拾書包,就不幫;必須要幫的事兒,比如孩子因為年齡太小系不好鞋帶,一定幫;最好不要幫的事兒,比如自主就餐,就別幫。
第二是營養準備。 家長應該在孩子的營養儲備和身體成長方面早做準備,並且積極堅持。愛他美的卓萃奶粉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因為在營養儲備方面,足夠的全面、科學、有效。一方面,精萃天然來源的乳脂,乳脂含量達到50%[1],這一點讓愛他美奶粉營養更加接近母乳。愛他美所擁有的這種跟母乳脂肪相同結構的、天然來源的乳脂,同時還意味著可以很好地促進營養元素的吸收,且基本不會導致便秘,讓寶寶擁有更優異的身體底子。另一方面,愛他美奶粉中專門添加NuMMOs™,其中含100多種結構,能夠有效模擬母乳低聚糖,並能夠幫助促進有益菌群生長、強化腸道屏障,降低有害菌侵襲的可能,進而幫助構建寶寶健康微生態,向外激發自護力。除此之外,卓萃奶粉還專門針對於兒童的腦部發育進行了最佳化,並添加了優質DHA,幫助寶寶的腦部發育。
第三是裝備準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孩子外出時,還需要幫助孩子選擇適合他使用的優質裝備。比如小一點的寶寶,要選擇好背帶與保暖用品,而大一點的孩子,在外出的時候, 要搭配兒童用的登山杖、睡袋、合身的沖鋒衣褲、鞋子,以及遮陽裝備、求生裝備。
今年的六月份,我跟我家大兒子一起去了京西的妙峰山,在山裏面支帳篷過了一天一晚。這是我第一次帶孩子外出露營過夜,用我老婆的話說:「這是你們爺兒倆的男子漢時光。」
在這一天裏,我真的看到了一個小男子漢的樣子。我瞅著孩子自己為了點燃篝火去找大小不等的木柴;他還提醒我要去專門的地方上廁所——不僅是因為私密,還有風口的原因;到了晚餐點兒,他自己參與做晚飯和烤肉;還能煞有介事地圍坐在篝火旁與其他人交流;甚至還幫著我一起支起帳篷,鋪好防潮墊,吹起床墊,擺好睡袋,放好防蟲裝置,掛上營地燈——把帳篷打理的非常溫馨。
那天晚上我們就睡在山上,睡在彼此的身邊。我早上出發的時候,已經做好了包辦一切的心理準備,但是我那一刻覺得,自己身邊睡得並不是一個需要我事事幫助他完成的孩子,而是一個擁有足夠強勁自護力的孩子——他能搞得定自己的生活。
註:
[1] 產品中添加占脂肪比例約50%的乳脂,數據來源於愛他美產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