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孩子在學校被邊緣化,兒童社交背後,是殘酷的「叢林法則」!

2024-09-16親子

孩子在學校被邊緣化,因「同伴壓力」被逼跳橋?兒童社交背後,是殘酷的「叢林法則」!

前段時間,一位媽媽的求助帖被頂上了知乎的熱門: 「我和孩子都被老師邊緣化了,怎麽辦?」

提問的是位單親媽媽,她的女兒正在讀小學三年級。因為是早產兒,女兒和周圍的同齡人比起來,顯得又矮又瘦、表達能力也相對薄弱。由於這位單親媽媽小的時候也曾經歷過校園霸淩,因此她一直十分擔心女兒的社交問題。

小學一二年級,她教女兒如果受欺負就告訴老師,所以女兒經常告狀。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三年級,老師態度變了,處理得輕描淡寫,可能有些煩了。

有次,老師打電話,說她女兒和別人玩時沒站穩摔倒了,額頭出了點血。她沒當回事。但女兒回家後,說是被幾個高年級孩子欺負。她去學校找老師,然後找到那幾個學生的家長,讓學生當著家長和老師的面道了歉。

但事情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後來又多次發生類似事情。女兒說自己被推到水坑裏、被扯頭發,告訴老師也沒用。

媽媽在微信上和老師溝通,但老師不回資訊。女兒也說感覺老師討厭她,她有什麽做的不好,老師會當著全班的面說她。

這個媽媽不知道該怎麽辦。 她想知道,該怎麽緩和與老師的關系,又該怎麽處理女兒被欺負的事情?

網友們給了許多建議,比如:轉學,換個環境重新開始;帶孩子鍛煉身體;遇事不要慫,打回去;不要總是告狀……

也有網友對媽媽提出批評,比如:不要給孩子心理暗示,身體弱之類的話不要說;媽媽一定要保護孩子,直接找對方家長,讓外人知道自家不是好欺負的……

網友的建議很全面,也各有道理。但是,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這種局面呢?只有這位媽媽和孩子面對這樣的問題嗎?其他家長和孩子扮演了什麽角色?怎麽做才能從根本上防止或解決呢?

想要知道答案,我們需要了解下兒童社交中的 叢林法則

01

什麽是兒童社交的叢林法則?

勞勃和蘇菲是英國的一對年輕戀人。他們喜歡 哥特文化 ,留黑卷發、打唇釘、畫深邃眼線。 他們穿著另類,但內心溫柔,過著普通的生活。

07年8月,他們在超市遇到了十多歲的少年麥可。麥可很喜歡他們的裝扮,邀請他們去公園喝酒,和朋友們一起玩。最初氛圍挺好,大家聊天、唱歌、拍照,笑得很開心。

圖自電影【死於獨特】

但是,沒多久有人提出:「我看不慣‘非主流’。」很快有人回應:「我也是。」同伴們聽到後沈默了,勞勃和蘇菲逐漸被孤立。

接著有人說:「你敢教訓他們嗎?」旁邊的人惡狠狠地說:「怎麽不敢?」於是,4個人走上來對勞勃和蘇菲拳打腳踢。剛才還和勞勃、蘇菲聊天的人默默後退了。

圍毆越來越嚴重,勞勃倒在血泊中,蘇菲向人群求助: 「別傻站著,做點什麽啊!」 可是沈默的孩子們四散逃開了。麥可同情他們的遭遇,可他沒有制止同伴。他偷偷叫了救護車,然後也逃走了。

圖自電影【死於獨特】

這場毆打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後果, 蘇菲死亡,勞勃重傷。 毆打他們的兩個主犯,分別是15歲和16歲,被判處無期徒刑。

這件事在英國引起強烈反響,後來被BBC拍成電影【死於獨特】。

圖自電影【死於獨特】

勞勃和蘇菲僅僅因為裝扮不同,就慘遭群毆。在那個犯罪群體中,主犯用暴力維持自己的領導地位,幫兇同樣可惡,其他人則是沈默的圍觀者。而原本善良的麥可,在面對警察盤問時,第一反應是:「你讓我出賣哥們兒去幫兩個陌生人嗎?」

一個群體行為,給所有參與的孩子留下終生傷痕。有人因此失去生命和健康,有人因此入獄,也有人將終生活在愧疚和後悔中。

這就是兒童社交中的「叢林法則」。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或像虎狼一樣兇殘,或像長頸鹿一樣明哲保身,或像綿羊一樣被欺淩,很殘酷,也很現實。

圖自電影【死於獨特】

叢林法則,簡單地說,就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盡管人類走出叢林上萬年,但這種法則從未消失,只是不像從前那樣赤裸裸。校園生活也一樣,無論孩子是長頸鹿、斑馬、綿羊,還是獅子、老虎,都要找到身處叢林必須遵守的法則。

回想我們的校園生活,每個班級幾乎都有類似角色,比如:「一個領導者,一個小醜,一個拍馬屁的人,一個老好人,一個熱衷運動的人,一個花花公子……」這些角色是由集體力量決定的,可能與孩子的行為非常匹配,但所有人都不能自由選擇。即使某些角色空缺,也會有孩子被推著進入。

共同使命將團體集中在一起,個體在其中能有安全感,但團體也會對個人產生極大的影響。在其中生活,必然要遵守一些規則。

02

集體生活的五個準則

在【私立小學闖關記】一書中,作者槙原久美子記錄了自己遭遇群體排斥的經歷。她8歲從國外回到日本,穿著藏青色羊毛針織裙,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在同齡人中格外耀眼。但是小朋友們不喜歡她,群體遊戲不帶她,所有人都牽著手,將她冷落到一旁。

她不高興。 媽媽告訴她:「你要試著表現得和其他人一樣,否則容易招人嫉妒。」 久美子迫切想交朋友,她聽了媽媽的話,換上廉價棉質裙,變得順從且沈默。經過漫長的忍耐和磨合,才慢慢融入了群體。

後來她在育兒中,非常註重「和其他人一樣」。她給兒子準備的所有東西,都盡量和同學們一樣,連畫筆畫具、夏令營裝備都一樣,只是為了避免兒子因「不同」而遭遇歧視。

槙原久美子的兒子,圖自YouTube

人是群居動物,不管成人還是孩子,都天然有社交需求。要想在集體中生活,必然要屈從小團體的規則。 美國心理學家麥可·湯普森博士認為,加入團體生活要屈從於五個準則。

準則1. 「要和你的同伴一樣」

槙原久美子改變自己,融入群體,這並不是外界逼她的,而是她自身渴望留在團體中。想要被同齡人接納和認同,獲得友誼和快樂,就不得不從眾。

準則2. 「你必須屬於某個團體」

集體是由無數小團體組成的,很容易歧視團體外的人。為了應對這種偏見,每個人都必須屬於某個團體,才能有歸屬感。

準則3. 「要麽在圈內,要麽在圈外」

原本成績優秀的孩子,轉學後一時沒考好,被同學們嘲笑。他會覺得自己被拋棄在社交圈外,認為自己真的是個笨蛋。這就是圈子的影響力,會嚴重影響孩子對自己的看法。

準則4. 「在社交等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每個團體都存在不同的等級。等級很復雜,有些在圈子外的人可能地位高,有些圈子內的人也會地位低。很多孩子為此苦惱,大家會不由自主地爭奪地位。

準則5. 「你必須扮演某個角色」

每個團體都有很多不同的角色。身在團體中,孩子會不由自主地扮演某個角色。如果團體是兇殘的,孩子可能扮演惡毒的角色,做出並非自己意願的不好的事情。

03

群體力量具有兩面性

融入小團體,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與同齡人的積極互動,能夠讓孩子收獲友誼,產生強烈的安全感和歸屬感。一個被群體接納的孩子,能夠按自己的節奏成長,避免在許多社交場合受到傷害。

但是, 群體力量也有很多負面效應,最典型的莫過於「同伴壓力」。 美國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做過一個實驗。他招募一批誌願者,將他們分到不同小組,然後回答問題。問題很簡單,下圖中右邊哪條線段和左邊的一樣長?

圖自紀錄片【阿希經典心理:從眾實驗】

答案很明顯是「3」。 阿希讓一批誌願者單獨回答這個問題,出現錯誤的機率整體小於1%。

然後他將其他誌願者分成小組,6~9人一組,每組中只有1個是真正的誌願者,其他都是請來的演員。演員們排在前面回答問題,給的答案都是「2」。誌願者明顯地猶豫了,只有25%的人堅持答案「3」,其他人都猶猶豫豫地說「嗯……2」。

圖自紀錄片【阿希經典心理:從眾實驗】

這就是知名的「阿希從眾心理實驗」。 只有很少一部份人,在周圍人影響下,也能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 75%的人,都會屈從於看不見的「同伴壓力」,給出違背自己意誌的答案。

圖自紀錄片【阿希經典心理:從眾實驗】

「同伴壓力」可能導致極為嚴重的後果。25個美國高中生出去玩,其中一個名叫派屈克的男孩,被慫恿跳下20公尺高的橋。在橋上他有些害怕,但同伴嘲笑他是個膽小鬼。片刻猶豫後,他縱身跳入3.5公尺深的水裏,再也沒有上來。同伴們嚇壞了,全部逃跑,甚至沒有打電話報警。

派屈克死於同伴壓力。

圖自網站 unsplash,@Austrian National Library

這樣極端的案例並不多,但「同伴壓力」普遍存在。心理學家認為, 每個團體中受歡迎的孩子約15%,被接納的孩子約45%,被忽視或爭議孩子約8%,而被排擠的孩子約占10%-12%。

被排擠的孩子需要大人重點關註。這類孩子通常有兩類,一類是「被排擠-順從型」,另一類是「被排擠-好鬥型」。無論哪種,孩子的內心都十分痛苦。 如果2年以上生活在被排擠的狀態,孩子很難靠自己擺脫,必須依靠家長或老師的幹預。

04

關於兒童社交,家長該怎麽做?

在成長中,每個孩子都會遇到社交問題,被刻薄對待,被背叛嘲弄,或者有意無意地傷害別人。孩子們的團體,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復雜,而且是不斷變化的。他們的社交生活,經常讓家長感到無力。到底該怎麽做呢?兒童心理學家麥可·湯普森提出過一些建議:

1. 不要過度擔心

85%的孩子具備社交技能,他們天然擁有傷害和治愈的能力。在年復一年的「沖突-和解-沖突-和解」中,他們終將學會如何自我管理,以及如何管理友誼。

2. 教孩子了解「友誼」和「受歡迎」的差異,友誼更重要

同齡人能為孩子提供8大成長要素:感情、親密感、可靠的盟友、施以援手的工具、滋養、陪伴、自我價值提升以及包容。其中,前7個要素都來自友誼,最後的「包容」來自群體。友誼能給孩子帶來最重要的東西,相比之下,受群體歡迎並沒有那麽重要。

3. 支持孩子的友誼,與孩子朋友的父母交朋友

當孩子朋友到家做客時,家長盡可能讓他們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在無形中支持孩子社交。同時,家長也要有自己的社交圈,如果能與其他孩子的家長建立聯結,孩子會很快適應。

4. 為孩子提供廣泛的交友機會,多參加團體活動

除了同齡人,家長也可以多帶孩子參加社會活動。見識的圈子越多,孩子會越有同理心,從而了解自身所在集體的局限性。

5. 同情孩子的社交痛苦,也要保持理智的判斷

理解孩子很重要,但不要將自己代入孩子的社交波折。不要有傾向性地追問痛苦,不要刻意培養怨恨,不要抓著過去的事不放。只要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不是真的孤僻,就沒什麽需要擔心的。

6. 了解孩子在群體中所處的位置

如果懷疑孩子處於社交困境,長期處於被排擠的狀態,不妨和老師聊聊。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的社交位置,評估孩子是否缺少同齡人的社交技能,是否有過度恐懼或焦慮的情緒問題,是否需要進行心理治療……必要的話可進行家庭治療,同時反思父母的社交是否有問題。

如果孩子被孤立,家長也要多與其他父母聯系。同時,盡量為孩子提供更多的其他群體接觸。 如果認為當前環境完全不適合孩子,可考慮轉到新的社交環境中。

7. 家長的目光要長遠

關於兒童社交,我們不能反應過度,也不能反應不足。目光要放得長遠,該放手時要放手。無條件信任孩子吧!大人的自信心會影響孩子。 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相信親密關系的力量。親人的支持和幫助是孩子的堅強後盾,能夠為良好社交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