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第二年,作為一枚愛琢磨愛記錄的學習型媽媽,分享下孕期到現在的待產、育兒心路~
一、孕時
(1)飲食方面
準備要孩子後,夫妻雙方都要遠離煙酒了,整個孕期更是,娃出生後最好也是不要碰煙酒。然後就是註意營養均衡。不要喝太多湯,多吃湯裏的肉;註意甜食和水果的攝入,防止妊娠性糖尿病。有興趣可以看下我這篇回答
復合維生素方面,我是吃的醫生開的愛樂維,然後孕晚期吃了醫院開的鈣片鐵劑,也有人吃代購的黃金素、DHA之類的,我是比較謹慎了,只吃醫生開的,那些也都買了但是沒敢吃。
(2)產檢方面
發現懷孕後就去當地醫院建檔,然後按照醫生交代的時間認真完成每一次產檢,其中特別重要的NT和早唐、中唐、大排畸、糖耐、小排畸等。
(3)運動方面
可以視自己的身體情況進行適當的運動,但是也不要自己以前從來不運動,看著別人大肚子了還能去擼鐵就硬上健身房,如果以前一直有運動習慣,可以根據教練的指導進行適當的運動,但是如果之前就不怎麽運動,也不要刻意加大運動量,飯後適當的散散步就行。
此外如果出現有腹痛不適 一定一定要及時就醫 ,我自己就因為有次腹痛B超查出宮頸短,有先兆流產風險,在家休息了好久。 詳見我這篇回答
二、待產
一般預產期當天出生的不多,大多數都是提前或者延後,一般如果初產婦,見紅了不一定馬上就生,可以看看自己的情況,有了規律宮縮後再去醫院,當然如果不放心的話見紅後馬上去醫院,聽聽胎心監護讓醫生判斷你是否有規律宮縮了(我就是這樣的)再看是否要住院了。如果羊水在家破了,千萬別動了,站著坐著都不行,馬上躺好叫救護車或者自己開車,途中一定躺著別動。
記得帶好待產包。
是順是剖聽從醫生的建議,反正到了醫院,一切交給醫生。如果可能,盡量選擇有無痛分娩的醫院。
如果過了預產期幾天,不要著急,可能是因為著床晚,不要迷信什麽同房啊、下蹲啊之類的催產,很可能有危險,靜待瓜熟蒂落就好。
三、產後
(1)飲食方面
不管是月子期間還是哺乳期間,不要吃的太油膩,不要一生完就馬上大補
催奶湯沒什麽用,最有用的就是多喝水和補充優質蛋白質(魚肉蝦蛋),多吃新鮮水果蔬菜
(2)產後恢復方面
產後42天檢查會去做一個檢查,主要檢查子宮恢復的情況,看是不是恢復到以前的大小了,再就是惡露的排盡情況以及腹直肌、盆底肌的分離情況。
惡露的話每個人排盡時間不一樣,有人早有人晚,但是最好不好晚於42天,我自己可能因為剖腹產後壓肚子不夠,惡露一直點點滴滴到60來天才幹凈,期間醫生給我又開了生化顆粒促進排清。
特別特別要註意的是,腹直肌盆底肌恢復情況
懷孕由於肚子變大導致腹直肌分離是正常現象,生產導致盆底肌受損也是正常,慢慢都會恢復的,如果想早點恢復,可以在家自己做凱格爾訓練或者是腹式呼吸,也可以找私教去做產後腹直肌盆底肌的修復(註意別報大班,因為很多動作如卷腹運動,產後是不能練的,否則會加重腹直肌分離,報私教能根據你的身體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修復計劃);此外什麽月子發汗啊骨盆修復啊都是扯淡,千萬別被忽悠了,浪費時間精力金錢不說,還對自己的身體有害。
我自己是產後四個月時開始報私教修復,三個月後差不多恢復到以前的狀態了,挺有成就感的~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下方法。
四、心理上
(一)初為人母時的各種焦慮
娃出生後,由於是第一次當媽,很多方面都特別焦慮,其中最讓我焦慮的甚至快抑郁的,就是「奶」問題,很遺憾,我母乳不足,後來一直混合餵養,後來看貼文上很多媽媽也面臨這樣的焦慮,現在我娃10個月了活蹦亂跳,和完全吃母乳的孩子也看不出啥,所以奶夠最好,奶不足的話也別太焦慮,放過自己,一個快樂健康的媽媽比什麽都重要。詳見我這篇回答
我覺得餵奶的這個問題已經不單單只是育兒方面的問題了,是真的需要做好心理準備和心理平復的,所以把這點單拎出來說下了,當然了,養娃的過程真的是一路升級打怪過來的,什麽臍帶問題啦、頭型問題啦、抱睡問題啦,在後面的育兒知識裏我會進行歸納,但是我覺得這些都沒有因為餵奶而給我造成的困擾大,畢竟育兒遇到的問題可以透過咨詢醫生和朋友得到解決,而餵奶真的是關乎個人體質了,所以新手媽媽們針對這點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設。
(二)對於休完產假後自己的職業生涯的期待
娃出生前,我一直在努力奔跑,也做到了同批入職中還算順利的,可謂是個腳步不停的風火女漢子,生娃後因為平時老公沒法天天回家,我申請從業務部門到了後台部門,生完去上班後一下子感覺心理落差極大,花了很長的時間去調整自己。但是這個不是永遠的,等娃大一點了,我還是想回到我熟悉的戰場,而在這個短暫的過渡期,正好趁著比較閑,多充實下自己。
生娃後的節奏和晉升機會可能短期內都不會如以前,職場媽媽們要做好心理建設。可以看看我這篇回答
(二 )夫妻關系
我和老公算是從大學到社會、從初戀到婚姻的校園戀情修成正果的長跑型選手,雙方都算是知根知底、誌趣相投,但是即使這麽多年的默契了,但是在產後我都有過若幹次歇斯底裏的崩潰,一個是自己初為人母的焦慮,一個是老公也確實從一個心理上的大男孩變成父親需要一個過程,以及有時候和公婆在育兒方面的分歧他也要居中協調,所以真的是需要雙方共同去適應這個過程,期間肯定會有磨合和爭吵,但是一定不要傷害到感情的基本面。
(三)和長輩之間
我月子期間是我爸媽在帶,後來是公婆在帶,以前和公婆沒住過一起,彼此相敬如賓還算融洽,後來他們來帶娃過程中,有些觀念我們不一致,也曾數次發飆,不過我和老公都有約定,如果對對方的父母有不滿的,不要當面對著老人說,要透過對方來表達,這樣會減少很多家庭矛盾。所以雖然那時候有些觀念沖突,現在也慢慢好了,主要是看自己用什麽心態來應對,老人幫帶要感恩,他們不是天經地義就得幫你帶孩子的,不管是對哪方父母都是一樣。
對於一些不是原則性的問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行了,但是對於自己覺得非常重要不能退步的,就一定要透過說服另一半,堅持自己的觀念,比如給我娃睡頭型這個事情,簡直是除了餵奶後第二讓我焦慮過的事情了,但是我最終堅持了自己的,現在娃頭型也非常好。具體可以看我這篇回答(評論區好多遇到頭型困擾的媽媽,看來確實是太有共鳴了)。
五、經濟上
(一)母嬰用品上
娃被譽為移動碎鈔機、四腳吞金獸不是沒有道理的,特別是新手媽媽,什麽都想給娃最好的,嬰兒床嬰兒車待產包這些就不說了,感覺孕晚期一直到現在基本天天都在買買買,不過現在已經過了那種勁頭了,回歸理性了些哈哈。可以看看我整理的懷孕待產要買的,簡直是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看到賬單淚兩行。
(二)家庭收入上
產假期間雖然薪資是照發的,但是獎金績效基本上就是象征性了,年終也會少些,所以如果懷孕後,要算好時間,預估家庭收入的減少對整個家庭的支出計劃的影響,放緩或者提前一些購置計劃。
六、帶娃人手上
如果有家中長輩,比如公婆,比如自己父母能幫著帶娃那是最好不過了,月子裏也可以請月嫂來照顧,但是因為看了太多的月嫂和月子中心虐嬰甚至殺嬰的新聞,我月子裏沒有讓月嫂和娃單獨待過,如果我睡覺休息時,都是我父母和月嫂在一起的。相關的回答見下:
如果家中沒有人手可以幫忙在產假之後帶娃,那可能夫妻雙方就要有一個人辭職來帶娃了,或者是選擇靠譜的育兒嫂,但是這個太難找了,我認識的人中,如果沒有老人幫忙帶的,基本上都是媽媽辭職來照顧然後幼稚園後回到職場。
七、育兒知識方面
我自己比較遺憾的是孕期並沒有看很多育兒知識,因為當時想著反正月子裏有月嫂和我爸媽嘛,所以導致後面挺手忙腳亂的。建議從孕期開始就學習一些育兒的知識。
我自己的育兒知識,一部份是在因為月嫂照顧娃期間,出於新手媽媽的焦慮,對於月嫂的將信將疑,她的很多舉動我都會自己再到丁香醫生等上面查查,比如她想做月子酒,我查詢了說不能喝就沒有喝了。那段時間我感覺把丁香醫生啊、崔玉濤、小紅書上面的貼文都翻遍了。
整理了我自己在面對一些實際問題上的應對整理,供參考了。
除了丁香醫生、丁香媽媽這些靠譜的互聯網醫療APP外,其實知乎上就有很多母嬰親子方面的大神,可以多關註 @知乎親子
總而言之,迎接新生命的到來,需要在生理、心理、物質、精神上做好各項準備,事先做的越充足,孕期和產後才能更好更快的適應角色,調整心態。為母則剛,希望樓主能愉快的度過孕期,收獲一枚健康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