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九年家事洞察,揭秘非典型教育之痛,孩子非你附屬品

2025-01-02親子

各位書迷,快來集合!我剛從一場文字盛宴中歸來,這本小說簡直是書海裏的璀璨明珠!每一頁都牢牢抓住我的心,每個轉折都讓人拍案叫絕,角色鮮活得仿佛就在眼前。這書看得我廢寢忘食,根本舍不得放下!如果你也渴望一場讓人沈浸的閱讀體驗,這本書絕對不容錯過!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作者:吳曉樂

推薦序 走進故事屋

楊翠(台灣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逐頁閱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好像闖進一座故事的城堡。作者的文字清暢靈動,我依循書頁的節奏與動線,走進一間間故事小屋,見證了一則則生命文本。

曉樂有很好的說故事能力。每個故事的開場,以一句去脈絡化的話語,鋪設一條時空甬道,讓主角現身引路,點燃故事的靈魂,營造懸念,開啟想象,搶奪你的目光,讓你不由自主想要繼續看下去。

作者的敘事策略,不見張牙舞爪,也沒有虛文矯情,淡描實說,卻高潮叠起,每一則讀來,都讓我不禁鼻酸。這就是曉樂的文字魅力:簡潔、素樸、精確、有韻味,場景排程靈活,畫面感、戲劇性飽滿,營造出鮮活的臨場感。

然而,曉樂高明的說故事能力,以及文字美學的展演功夫,都不是這本書真正動人的原因。【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讓我們感到震動,是因為她掌握了故事本身的節奏與脈動。或者說,是因為她曾深深走進這些孩子的生命之中,與他們一同呼吸、一同吞吐這個世界的濁惡空氣。正因為緊緊貼齊過這些生命文本,所以她可以聽見青春生命的幽微哭泣,它演繹著苦悶、傷痛、畏怯、憤怒、歡喜、欲望和絕望。

曉樂家庭教師的身份,以及她的自省性格,讓她得以聽見這些故事,見證故事主角的人生惡鬥;也正是家庭教師的身份,讓她找到了一個獨特的觀察與敘說位置。家庭教師與一般教學工作者不同,他們是一對一的,是目的明確的(孩子成績提升、考試亮眼);體制內的教育工作者,家長必須去討好他們,但家庭教師不是,在家長心目中,你是我花錢請來的「契約勞工」,隨時被評鑒,隨時被檢驗,也可以隨時被換掉。

從某個角度來說,多數家庭教師是以執行家長的意誌為目標;然而,實際上,家庭教師比較像一個中介者,他必須在父母與孩子間尋求最好的平衡點,才能順利完成家教的使命,讓孩子保持最佳狀態,也讓自己能夠維持工作。

然而,家庭教師又不僅是一個中介者;中介者可以遊移,可以將自己客觀化,也可以隨時抽身離去,但家庭教師很難如此。家庭教師的工作場域,是別人的家庭,他必須進入一個私領域,才能扮演中介的角色。書中,曉樂發現自己早已成為一個陌生家庭的介入者,她不知不覺地介入他者的生活、親情、沖突,甚至還介入他們的秘密與傷痛。她也經常徘徊於主動介入與否的矛盾中:眼鏡仔一再遭受親情暴力,她掙紮許久,終究不曾挺身而出,自責不已;紀小弟被母親奪去理想中的人生,她挺身而出,卻被冷冷地揭露「你是局外人」的尷尬處境。

一個自覺與自省的家庭教師,必然會陷入「局外人/局內人」的困境,她會不斷自問,我是要參與其間,還是要保持距離?曉樂正是這樣的家庭教師,她對每一個受苦的生命主體,都不只是進入與離去而已,她不斷徘徊於觀察者與介入者、批判者與自省者之間,她的靈魂,也因而黏附了受苦者的傷痕。最後,這些故事,全都滲透她自身的靈魂。也因為滲透自身,這些故事才能打動我們。

這本書中的每一則故事,都是一場生命的惡鬥。故事中重疊著故事,不只是孩子的,不只是母親或父親的,走筆最後,作者現身,訴說自己與母親的故事。然而,作者其實早已現身,早已穿梭在字字句句之間,嵌入每則故事場景之中,滲透到每個孩子的呼吸與換氣間隙。

書中的每個孩子,無論他們在世俗認定中是成功或失敗,他們的生命,都烙印著奮戰過後的傷痕。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戰鬥,他們的奮戰物件卻都是至親,特別是母親。

這些故事裏的母親,形象各異,卻都是以愛為名的劊子手。眼鏡仔的母親把他照顧得很好,但成績一旦不如她意,就狂亂施加暴力;陳小乖的母親自私冷漠,將孩子視為生命的負擔,不願回應他對母愛的渴求;若娃的母親緊迫盯人,愛的照顧成為無法拋棄的沈重負荷;巧藝的母親疲憊蒼老,只為拼著命讓女兒念私校;茉莉的母親強勢嚴厲,總是對女兒下指導棋;紀小弟的母親以自己規劃的目標和節奏,逼迫他照章學習;漢偉的母親保護過度,強勢介入孩子的學習與生命場域;高才生的母親以否定代替贊美,逼迫女兒更上層樓。

每位母親都用力過度,為孩子規劃人生棋局,檢視他們的落子方位與下棋節奏,母親的意誌,嵌入孩子的每一顆棋子之中,讓他們沈甸甸難以舉棋。書中的孩子,因而都有著哀傷的靈魂。眼鏡仔在暴力下總是畏怯,他像一個無聲的遊魂。陳小乖更是讓人不舍,他聰明、有序、理性、求知欲高、學習能力強、很會打理自己,然而,所有這些,都只是他換取母愛的路徑,是他以高度意誌力勉力維持的恐怖平衡。因為母親的冷漠與疏離,他的內心有一個秘密、一個破洞、一個隨時會引爆的X檔案。最後,企求不到母愛的眷顧,他終於選擇放棄自身,他說:「我沒有家了,這就是事實。」

若娃與陳小乖相同,都是既傷痛又溫柔的孩子。陳小乖以張狂武裝自己,其實默默收納痛感,溫柔守望母親;而若娃則認識到,認定女兒有「多動癥」,照顧生病的女兒,是母親唯一的生命意義。因此,她寧可偽裝生病,配合演出,為了守護母親的生命價值,「我不能沒有ADHD」。

漢偉的故事,更讓我低回不已。故事媽媽、導護媽媽、愛心媽媽,是小學常見的校園風景,母親在教學場域的熱情投入,仿佛燃燒的星星,照亮了每個小朋友。然而,劇本並非經常如此。有個「好母親」,確實曾讓漢偉感到驕傲,但時間並不長,「好母親」變成魔怪,介入他與同儕之間,母親熾熱的愛,讓漢偉沾染難以聞問的氣息,成為友情的絕緣體,被世界放逐,終而自我放逐,「隨便你」「都可以」成了他的口頭禪與人生註解。

這些母親,甚至都不知何時遺失了自己的孩子。然而,曉樂並非意在建構「妖魔化」的母親形象,她以一個介入者的溫柔眼睛,穿透這些母親的生命底蘊,悲憫她們身上來自父權家庭的長年未愈的傷痕,有的甚至還身處「傷痛進行時」之中。這些母親,多數也曾經歷各種輕視、疏忽、離棄、暴力、威迫,背負著這些傷痛,她們又被賦予看守孩子、教養孩子、決定孩子未來的所有責任。書中的許多母親,總是擔心著,如果沒把孩子的成績提高、選項變好、未來點亮,會讓自己陷入被丈夫譴責、冷暴力、離棄的險境。

不曾被好好疼愛,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去愛人。愛是一種能力,然而,愛的方式需要學習。有些愛,可以如練習曲,在一遍一遍的演練中,逐漸完備。然而,父母對孩子的愛,卻不允許有練習,因為,至親的愛雖然很牢固,但親情的傷痛也很頑固,父母每一次錯誤的愛的試驗,都可能給孩子烙下永恒的暗影,埋下隨時會引爆的炸彈。

後記中的作者現身,讓整本書縈回著更溫暖的光色。有時我們會努力不夠,有時我們會用力過度,但更多時候,我們可以放下姿態,尋求和解。就算繞過整個地球,親情的微光,總還是會在密林幽深處,閃爍引路。你傷痕累累,但返鄉不會無解。

(點選下方免費閱讀)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作者:吳曉樂
親子少兒 {readNum}人在讀
閱讀

關註小編,每天有推薦,量大不愁書荒,品質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書,也可以在評論給我們留言,讓我們共享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