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青少年心理困境,不是沈迷網路這麽簡單

2024-12-29親子
在湖北恩施12355心理援助熱線,接線員開解過對孩子充滿擔憂的家長,安慰過擔心作業無人輔導的留守兒童,傾聽著遇到情緒問題或人際困難的青年心聲……心理咨詢師譚傑華在12355熱線開展心理援助工作的5年中,深刻體會到心理健康不僅是個人的問題,更關乎背後的家庭和社會環境。如今,為心理困境來電者建立一個被理解和關懷的支持系統,已經成為熱線的專業理念和重要工作。
譚傑華分享了一對高中生母女的案例。
這名母親認為孩子想回家住是逃避學習或沈迷網路,每次交流都引起孩子的反感,導致孩子學習熱情銳減,親子矛盾加劇。
譚傑華引導家長從不同視角看待孩子「想回家」的現象,了解孩子是否遇到了身體不適、學習壓力大、人際關系等問題,或是希望家庭能更理解他們在學校的努力和壓力。透過陪伴傾聽、了解相關資訊後,家長可以重新評估孩子的情況,不再一味地關註孩子成績下降,擔心孩子上網成癮。
初次交流後,這位家長意識到了自己存在的問題,表達了持續跟進開展心理咨詢的意向,在幾次交流中逐漸建立起對熱線的信任。譚傑華回憶起當時的對話:「這位母親還問是否可以讓孩子在回家時撥打熱線。我說當然可以,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遇到困難,我們熱線都非常願意陪伴在他們身邊,一起面對和克服困難。」
熱線啟動了對這個家庭的心理援助工作,在持續的陪伴、溫暖的共情中,孩子逐步開啟心扉。經過多次的熱線陪伴,了解到孩子長期承受著家長的高期待,巨大的學習壓力導致其長期嚴重失眠、註意力記憶力下降明顯、無法承擔繁重的學習任務。孩子內心十分自責,情緒時常失控,一直渴望尋求專業醫療診治,卻不敢告訴高期待的母親。母親深知孩子的狀況不佳,想要幫助孩子,但對孩子試探性的就醫需求又諱疾忌醫,內心十分矛盾,用心理安慰、避重就輕來掩飾真正的問題。
「家長非常渴望幫助孩子並給予支持,但往往因為對孩子的理解不足、處理問題的方式不當,或是面對孩子的事情時過度焦慮等因素,妨礙了他們有效地提供幫助。同樣,孩子在青春期或其他原因的影響下,在溝通時可能會遇到許多矛盾。有時候,越是努力解決問題,雙方的關系反而可能變得越僵硬。」譚傑華分析。
熱線為母女倆普及了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相關知識,鼓勵雙方探索外顯情緒和行為背後的內心底層需要,了解到雙方互動溝通中的問題所在。一方面,讓母親明白正視孩子的心理問題並非羞恥之事,面對孩子的身心困境,及時尋求專業醫療幫助是更好幫助孩子走出困惑的重要途徑。同時,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緩解自責的心理,還教授其深呼吸、冥想等應對失眠和情緒失控的方法。
經過多次的熱線溝通,雙方的心態逐漸發生了變化。母親對就醫行為有了開放和接納的態度,不再一味地強調成績,而是更多地關心孩子的感受。孩子也學會了調整心態,不再過分自責,睡眠狀況逐步改善,情緒也逐漸穩定,母親與孩子之間變得親近信任,孩子遇到困難時不再孤單無助。「有人理解,相互支持,也許前方仍不斷有風雨,但我不再那麽害怕了。」熱線咨詢結束時,孩子用清朗的聲音說。
許多有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的孩子可能處於有問題的家庭中,難以獲得來自家庭的支持和幫助;在學校也可能會在行為、情緒、社交或學業上遇到各種困難,難以在生活環境中主動建立其他支持體系。譚傑華談到,熱線對這些孩子起到的作用非常大,但是單靠12355熱線是不夠的,需要全社會對心理健康的重視和基本知識的普及,以便更好、更長久地支持青少年的成長。她希望,能讓更多家長了解如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提供更好的幫助和愛。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