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於公眾號:錢誌亮工作室( ID:qzlgzs)
開學快一個月了,孩子從家庭過渡到集體生活,難免遇到一些社交問題, 有的孩子甚至會十分傷心地跑去問爸爸媽媽:
「為什麽沒有人和我玩?」
「為什麽同學唯獨沒有邀請我去參加他的生日會?」
「為什麽小朋友總是對我不理不睬?」
這些常見的困擾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人際交往是孩子成長中很重要的一項能力,隨著孩子的成長,朋友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也會逐漸提高。
作為父母 ,如何在孩子交朋友的問題上合理引導,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今天這篇文章,也授權以給大家一些啟發。
01
孩子在人際交往中遇到的種種困難
很多時候是因為缺乏技能
面對一個交不到朋友的孩子,其他成人甚至是父母本身可能會這樣解讀孩子的行為:
孩子性格太內向,不愛說話;
孩子有點自私,不懂分享.......
我們特別容易給孩子貼上標簽,將孩子交友時遇到的挫折,歸因於他「古怪」的個性特點。
曾經看到一個五、六歲小男孩站在幾個正在玩卡片的孩子旁邊,當時沒有一個孩子理他。
他有些局促不安,眼神裏充滿了想要融入、參與其中的渴望,一直躊躇著,不敢上前。最後只能跑到媽媽旁邊求助道:「媽媽,我也想玩卡片」 。
媽媽一聽,馬上就明白了,她一邊牽著孩子的手過去幫他牽線搭橋,一邊責怪他:「你真是膽小」。
事實上,這群正在玩耍的小孩過於投入自己的遊戲,他們並不是故意不理睬旁邊這個迫切想要加入的小男孩。
男孩也不是膽小,他只是不知道如何去做、如何開口、如何主動加入……
這些缺乏社交技巧的孩子需要的是具體的指導。 比如說話的技巧;情緒控制的能力;如何處理沖突;辨識他人的語言和情緒訊號等等。
父母如果總是替孩子出頭,那麽孩子是沒有機會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學習開始一段新友誼,學習面對復雜的社交場景。
沒有一個孩子是天生的社交高手。孩子越是在社交場合表現得比較笨拙、緊張,我們越是要有耐心去引導他們。
很多事情,孩子只有會做,他才可能主動去做。就像上面那個小男孩,如果他知道如何開口、如何更快地融入一個小團體、如何回應別人的接納或是拒絕,他就不會那麽猶豫。
02
孩子的人際交往我們要及時關註
但切忌粗暴幹涉
在孩子的世界,喜歡和誰玩、不喜歡和誰玩、誰是誰最好的朋友……這些父母眼中幼稚的事情,對孩子而言至關重要。
家長平時多留意孩子交友情況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當孩子在交往中遇到挫折時。 這種關註不是簡單的指手畫腳,粗暴幹預,它非常考驗家長處理問題耐心和智慧。
比如說:
在選擇和誰成為朋友的問題上,是孩子的自由,有時候你表現得越是反對,孩子反而越想和對方建立關系;
看到孩子表現出退縮、拘謹,大人又容易強迫孩子主動交友,甚至指責他們不夠勇敢,讓孩子對社交產生恐懼;
處理社交矛盾時,如果大人過多地幹涉,反而會把問題復混成,孩子無從學會處理沖突的方法。
如果希望孩子有良好的社交能力,首先家長自己的心態要放平,培養孩子成長中的每一項能力,都需要很長的時間。
家長的角色應該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除非孩子有暴力傾向、攻擊性行為要及時幹預,不妨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體驗人際交往的過程。
有兒童心理學家發現, 7歲以下的孩子們從開始爭吵到和好,絕大多數情況下只需要不到一分鐘的時間。
也就是說,孩子們之間的沖突,大部份情況下是無傷大雅的。
03
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
這裏有5個建議
1. 了解你的孩子,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在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時,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性格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
對於3歲之前的孩子來說,來到新的環境、見到陌生的人,他們難免都會有些許緊張,比起具體的技巧,建立充滿愛意、持續性和高回應性的關系更為重要。
早期的依戀基礎打好了,孩子後面在社交上也會以健康的方式表達自身感情和需求。
針對年齡稍大的兒童來說,他們需要有針對性的引導。
有研究認為,孩子到了三、四歲,社交技巧和身份意識開始發生明顯改變,他們開始進入人際交往的敏感期,渴望尋找朋友,這個階段的孩子,在社交上屢屢碰壁或是感到焦慮的原因各不相同。
有的孩子膽小、害羞;有的孩子主動退縮、喜歡獨處;有的孩子霸道、易怒,導致被同伴拒絕;還有的孩子不善社交,經常被同伴忽視……
家長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有針對性地提供幫助,多和孩子聊聊人際關系,幫助他們提高社交技巧。
2. 以身作則,多為孩子創造社交機會
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的影響是很大的。
身邊有一些父母,他們自己就不喜歡社交,在成年人的社交場合裏,其表現也談不上落落大方,孩子自然也少了很多出現在社交場合的機會。
如果你真的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那麽需要你給他創造社交的機會,有意識地增加社交活動。
學習跟同齡人交往,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多相處,多摸索。
3. 繪本和遊戲是培養社交能力很好的載體
在許多繪本中,尤其是社交類的繪本會預設諸多社交場景,在這些故事中,孩子很自然地領悟到一些方法。
繪本中的很多情節,都是孩子生活的寫照。
有同樣作用的還有遊戲。 家長可以和孩子玩玩角色扮演,模擬社交場景:簡單問好、沖突發生、道歉和好,過程中增加一些孩子在交往中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和孩子一起討論對策。
在這種遊戲裏,孩子能學到如何和朋友正確相處,在學校裏遇到同樣的問題不至於手足無措。
4.教孩子社交規則,引導孩子懂得換位思考
有一類小孩子在社交中常常不受歡迎,他們偶爾會表現出「野蠻」行為,比如搶奪、攻擊性強、說臟話、以大欺小等等。
孩子在交友時所表現出來的「粗暴 」 ,我們必須在孩子出現的第一時間加以制止,守規則的孩子總是受同伴歡迎的。
同時,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的同理心,保護孩子天性中純真、善良的珍貴品質,引導孩子換位思考。
比如可以問問他:別的小朋友搶走你的玩具,你會願意嗎?如果你摔倒了,你是不是也很想你的朋友過來扶你?你們不跟那個小朋友玩,他多孤獨呀。
這種換位思考的練習,會讓孩子更加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5.解決沖突的技能對兒童來說也很重要
很多孩子之所以難以維系友誼,是因為他們缺乏解決沖突的技能。
比如當遇到糾紛時,有的孩子會透過發脾氣、爭搶達到自己的目的,導致其他同伴認為他們過於強勢、霸道;有的孩子相反,他們一味忍讓,害怕沖突,最後受到不公正的對待。
我們要引導孩子如何和朋友就問題解決方案達成共識,如何在沖突中學習表達立場。
比如我們可以設定情境,與孩子一起討論沖突處理的技巧,引導孩子自己不停地去思考辦法:
你的朋友想要將你的玩具帶回家玩幾天,你卻舍不得借他玩,這個時候,你會怎麽做?
讓孩子表達自己的看法:
「如果我們同時喜歡這個玩具,我們可以輪流玩!」
「我願意借給他!」
「這是我爸爸送我的禮物,我不想借給他。」
……
不管孩子的回答你認不認可,都不要用好壞去評價。
有時候孩子可能無法和朋友就問題解決方案達成共識,我們只需引導孩子求同存異,尊重朋友的看法,也要尊重自己的感受,同時可以繼續探討讓彼此都可以接受的方式,因為這些方式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本文轉自 | 錢誌亮工作室(ID: qzlgzs)
作者 | 錢誌亮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插圖設計|王榮佳
責任編輯 | 杜潤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選上方圖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中國教育報好老師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