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物當然會動腦筋了呀,而且是實實在在看的到。
大自然每一個物種都是小天才。
在我家窗外,有一棵大楊樹,每年春天開始的時候。兩只大喜鵲就開始忙活它們的家了。也是我和孩子們最期待的春日節目。
喜鵲的窩就是由無數個樹枝搭建起來的,堪比自然界完美的建築了。因為楊樹發芽比較晚,幾乎差不多可以看見喜鵲建窩的整個過程。
兩只大喜鵲,每天早出晚歸的去銜樹枝,神奇的是,它們找到的樹枝的規格都差不多,長短和粗細基本都是一樣的。這應該就保證了窩的安全結構。從一點點開始到很大一個窩,整個窩的造型結構一點變化都沒有。兩個娃常常在視窗感嘆,喜鵲爸爸和喜鵲媽媽太厲害了。
尤其是上小學的老大,本來他就是一個建築迷。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喜鵲家進展到什麽程度了。
就是這兩個小家夥一點一點的建造自己的小家。這個過程,就是小動物也在動腦筋的過程呢。
和咱們人類一樣,它們先是思考了在什麽位置建窩。可以在春季的大風天不被吹散,在炎熱的夏季有陰涼,在秋風落葉的時候不會跌落。到了冬天它們又要去思考春天要在什麽地方重建了!
喜鵲營巢,常歷時很久,從開始銜枝到初步建成巢的外形要兩個多月,加上內部工程全部結束,約需時4個月左右。喜鵲巢的外部枝條縱橫,貌似很粗糙,其實它的全部結構非常復雜、精細。從外面看,整個鵲巢為直立的卵形,大型的高80厘米,橫圍直徑60厘米,一人難以合抱。巢側留一個圓洞,口徑正適合喜鵲的出入,巢頂很厚,達30厘米,枝條排列致密,驟雨下落,經久不漏。內部可見下面搭著一根粗如拇指的柳木橫梁,這是巢頂的堅固支架。喜鵲能夠在巢上架梁蓋頂,以防風避雨。從斷面上看,巢底部厚約25厘米,可以分為四層:最外層由楊、槐、柳枝疊成,枝粗蒈如鉛筆,雖長短不一,但交錯編搭的非常牢靠,想單獨抽掉一根是十分費力的。裏面一層大多為垂柳的柔細枝梢,盤旋橫繞成一個半球形的柳筐,鑲在巢內下半部。再裏面,第三道工序最為奇特,這是用河泥塗在柳筐內塑成的一個「泥碗」,碗壁上按滿了深深的爪痕,顯然這是用喙銜來一塊一塊的河泥,再用腳趾抓著「踏」上去的。喜鵲不但善於編織,還善於抹砌。最裏面,還有一層貼身的鋪墊物,這是用蘆花、棉絮、獸毛、人發和鳥的絨羽混在一起壓成的一床「彈簧褥子」。[摘自百度百科]和孩子一起查了喜鵲的習性,我們一起驚呼這真是自然界最厲害的建築師了,和人類建築房屋不同,喜鵲造房子完全是靠著大自然中的各種零碎小物建造而成的,而且無論是內裏還是外表都十分的精美!
當孩子問「小動物也會動腦筋嗎:」這種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帶孩子就走進大自然,去看看小動物們是如何生活的。每一個小動物生活的痕跡,都是它們時刻在動腦筋的最好的證據。
比如說在原始森林裏,螞蟻的窩是一個高高的小山包。小區花園的松動的泥土肯定是有蚯蚓剛剛走過。家附近的小流浪貓會準時的去餵食它們的店鋪門口。就連家裏養的小鳥飛出去之後,都會自己找到家飛回來。
小動物們動腦筋的範例真的是數不勝數,在每一個有它們身影的地方,都有它們動腦筋的故事。在每個上學和放學的路上,我們不妨慢慢的走,細細的看,找到它們在動腦筋的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