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於高中。
前幾屆,我有個學生,因為在課上聽我講了【本事詩】中記載的一個故事,很感興趣,便去找了這本書來看。
第二天,他告訴我:「讀不了,都是文言文,看不懂。」
我說沒關系啊,你已經上高中了,對文言文多少有一定的基礎,這個基礎可能你自己都沒意識到。如果你沒有這個基礎,你就考不上高中。所以你現在所謂的看不懂,無非就是被一些字詞卡住了。你甭搭理它,跳著看,當玩兒唄。遇到不懂的地方,你就自己猜個大概意思。猜都猜不出來的,你就直接跳過去。反正咱們就是為了看故事解悶兒,又不是做閱讀理解,最終你只要能把故事的大概意思看懂,就行了。
他說那我回去再試試。
隔天他又告訴我,按照我說的方法,連蒙帶猜帶跳,一篇故事到結尾,還真能明白個大概意思。
讀了一段時間之後,他突然自己特別想要弄明白,那些之前連蒙帶猜的字詞,或者壓根兒沒猜出來的字詞,到底是什麽意思。於是他開始認真讀。當時他給我的解釋是,我就想看看我猜的到底對不對。
說認真,那是真認真,快陷進去了。每天抱著一本古漢語詞典,一點兒一點兒摳著啃。遇到自己猜對的地方,就特開心地隨時和我炫耀(不在學校就發微信),遇到沒猜對或者沒猜出來的,就記上筆記。實在不懂的,就來問我。
當他啃完了全本【本事詩】之後,這個孩子的文言文閱讀水平已經大振幅提高。他開始自己憑興趣讀一些其它古籍。後來直到高考的歷次考試中,文言文閱讀理解部份,他基本再沒扣過分。現在,這個孩子已經是某985古代文學方向的碩士研究生新生。
這個孩子的例子,我經常給後來的學生講,以此鼓勵他們多讀、敢讀。
讀書,興趣最重要,不要過分註重形式,尤其是在閱讀習慣尚未養成、閱讀能力尚且一般的時候。
實際上,讀書就是一件特別平常的小事兒,和吃飯睡覺一樣。當你不把它當一回事兒,但又每天都離不開它的時候,你和書才真正地建立了一種連線。我們所說的閱讀習慣,自此,也才算真正養成。
很多老師特別反對學生囫圇吞棗地讀書。但其實,猜讀、跳讀,這些看似糊弄敷衍的閱讀方式,都是讀書方法的一種。
讀書分為泛讀和精讀。猜讀、跳讀等,都屬於泛讀。我個人從小到現在,一直是以泛讀的方式進行選書。先看目錄,再看看梗概,最後挑重點章節隨便翻翻,以此確定自己要不要買或者借這本書。這個過程通常是站在圖書館或書店的架子前快速完成的。所以到現在我都很少看一些什麽榜單推薦選書。因為我覺得選書和讀書,都是很私人、很隨意的事情。
孩子能夠對書感興趣,這就是很好的事情,特別珍貴。家長最好不要因為想利用這種興趣而采取太多的行動,提出太多的要求。 孩子對書的興趣,不必利用,只需保護。
他不認識的字,就讓他自己猜。小一些的孩子,讀的基本都是繪本,所以也可以結合繪本裏的圖畫猜。這個猜的過程,對想象力和創造力也是一種培養。
實在不懂,或者不感興趣的,沒關系,直接跳過去,先讀個大概其。我小時候就是這樣讀書,看不懂或者沒興趣我就直接跳,經常連猜都不猜。你問我這樣讀得下去嗎?媽呀,如癡如醉。這部份經歷,我在此前一篇知乎回答中也講到過——
只有這樣,閱讀興趣才可能最大程度地被保護好,逐漸形成閱讀習慣。
人讀書的能力,是從讀書中來的。
千萬不要想,我要等孩子有閱讀能力有理解能力了再讓他開始讀書。越不讀書,就越讀不了書。而越多讀書,想讀、可讀、能讀的書,才會越來越多。可能以前沒興趣或者沒能力閱讀的書籍,隨著讀的書越來越多,慢慢就想讀了,也有能力讀了。
孩子讀書不愛做筆記,太正常了,那就先不做,先讓他痛痛快快地讀,讓他充分感受不被打斷地沈浸式讀書帶來的快樂。
我從上學之前就喜歡看書,基本屬於書不離手的那種人。但是我是直到大學之後,才真正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沒人逼迫我,是我自己想要去記。記得也很隨意,只要我自己能懂就行。
其實一本書帶給人的收獲,有方方面面的,不同的人從同一本書裏,收獲的也都不同。我以前的知乎回答中,也專門詳細講過怎樣引導孩子進行精讀、精讀的方式具體有哪些。比如這幾篇——
精讀固然重要,但它絕對不是在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建立的最初期,最重要的事情。初期即便每本書都泛讀也不要緊,關鍵是要願意讀,哪怕囫圇吞棗,但是能讀下來,甚至沈進去,這才是最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