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別害怕孩子吵架,那是他們認識自我的過程

2024-07-08親子
吵架都是負面的嗎?如何面對沖突?孩子之間吵架是因為感情不好嗎?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吵架至關重要並有其積極意義。孩子並非因為關系疏遠而吵架,兒童之間的爭吵與他們之間的親密程度成正比。本文經出版社授權摘編自【別害怕吵架】,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頭腦特工隊】劇照。
撰文 | [意] 丹尼爾·諾瓦拉
【別害怕吵架】,作者: [意] 丹尼爾·諾瓦拉,譯者: 李晶,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出版時間:2024年3月。
沒有面對過沖突的孩子
很大程度上是不健康的
近三十年來的兒童心理學研究證實,孩子的每一種行為都是為了滿足內心深處的需求。在漫長的童年生活中,孩子們努力地學習和發展成長所必需的各種能力。而爭吵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在爭吵中,孩子清楚地認識到自我肯定的重要性,這是他們成長和發展最關鍵的推動力。爭吵是難以避免的,交際雙方都有實作自我價值的需求,所以,不妨把爭吵看作是一種表達自我、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潛力的方式。
【頭腦特工隊】劇照。
與此同時,爭吵還意味著孩子在限制中獲得了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可能性。同齡孩子的存在, 對於「我」的主觀意誌是一種限制,可以啟用雙方自我調節的機制,從而讓孩子獲得與他人交往時必備的認知、反應和探索能力。
也只有在這樣的模式之下,孩子才能學會認識並尊重他人的存在。
對於孩子來說,爭吵是一個實作自我價值的機會,同時也是爭吵雙方進行自我調節的機會,這兩個機會是孩子在世界上找到自我「定位」的保障。
但我們不能說,孩子們喜歡吵架。因為生氣,學會處理矛盾,體驗對抗、失望和限制,發現和探索如何有效地兼顧自己的意願和他人的需求,這些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但為了塑造健康、開朗的人格,這些艱辛的過程又是必經之路,爭吵能夠帶給孩子們有意義的滿足感,讓他們變得更自信。
孩子們如果從不吵架,沒有面對沖突、處理矛盾的經歷,很大程度上是不健康的。在當今世界,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家庭裏出現了「小霸王」,他們主宰著父母的生活,但這些孩子無論在心理還是生理上都是不健康的。
爭吵和沖突
在兒童成長中至關重要
心理學家們一直在強調,爭吵和沖突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20世紀80年代,義大利最早開始致力於研究兒童之間的爭吵的學者是波隆納大學的費瑞切 · 卡魯加迪、羅馬大學的克洛蒂爾德·彭特科爾沃和安娜·奧利維裏奧·費賴瑞斯。他們在經過一系列研究之後得出結論:孩子之間的沖突和矛盾,絕大多數都以口頭的爭吵為主要表現形式。這種形式既是個人認知,也是社會認知重組和進步的重要引擎。
1988年,杜林大學的西爾維婭 ·博尼諾曾開展一項實驗,研究主題是18~36月齡孩子在爭吵中的攻擊性。她認為:「孩子在這麽小的年齡就可以構建處理沖突的能力這一創造性的能力顯然和來自成人的幹預密不可分。」這一結論也顯示出家長的幹預和爭吵的頻率之間有密切的聯系。
帕維亞大學教師、心理分析師西爾維婭 ·維傑蒂 ·芬茲曾表示:
兒童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還無法站在他人的角度設身處地去看待和思考問題,也無法找到那些可以調節雙方關系、讓彼此適應的方法。兩個兒童的相處,其實就是兩個超級自我中心的主體的碰撞和沖突,這一過程會不可避免地讓雙方都感到沮喪和失望。
但是這些碰撞和沖突對於兒童的成長卻是非常有益的,會迫使他們重新認識到自己並不是無所不能的,世界也不是以自己為中心的。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認識到,其他人並不是只為服務他們而存在的,自己的願望也不可能都得到滿足。為了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並使這種關系得以持續和發展,就必須妥協和退讓,考慮和尊重他人的需求。
這樣一種全新的認識,是人類一切關系的基礎,兒童正是透過和同齡人的交往和沖突才獲得這種認識的。
艾爾巴 ·馬爾科力也表示:
生活在一個沒有爭吵的環境,假裝所有事情都一帆風順,人生也不存在煩惱,會導致兒童缺失心理層面的能力。這就意味著對兒童的「過度保護」 會導致他們無法面對未來的困難和挑戰。如果兒童在日常生活中親身體驗過爭吵,明白和世間萬物一樣有其存在的意義,他們在面對爭吵時就不會感到害怕,而且還會主動地處理問題;反之,沒有經驗的兒童面對爭吵時會感受到威脅和不確定。正如我們對所有未知的事物都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會從心理上對這個事物產生抗拒。
這裏也有一個例子。5歲的卡羅在公園獨自玩木棍。來了一個孩子,推了卡羅一下,並從他手中搶走了木棍。卡羅立刻反擊,對那個孩子喊道「不可以!」,又把木棍拿了回來。這是孩子肯定自我意識(「我要那根木棍!」)的典型場景,隨之導致另一方自我肯定的反應(「那根木棍是我的,我要拿走!」)。但在這樣一個動態交際過程中,也創造了一個制衡點:「我」可以肯定自我的需求,但「我」也必須認識到他人的存在,並考慮他人的需求。這個互相爭奪木棍的過程,不能被簡單地理解為孩子沒有分享精神。事實恰恰相反。爭吵正是孩子們「分享」木棍的方式:爭吵並不是對雙方關系的否定,而是那個年齡的孩子在某一特殊場景之下,最恰如其分地定義雙方關系的方式。
【頭腦特工隊】劇照。
越來越多心理和認知層面的證據表明,孩子是非常有能力的。他們具有認知事物的概念、價值以及評價標準的能力,這一能力指導他們行動,並讓他們自主有效地學習。
而成年人總是以教育孩子為己任,把孩子看作是一張白紙,要在這張白紙上寫上和畫上那些所謂的社會和人生必備經驗。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這個角色應該是期待性和引導性的,而不應該總是有意識地去控制和指揮孩子。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透過爭吵獲得成長,那就不應該過分強調家長的「教」,而是要給孩子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
正向親密關系:
越是好朋友,越愛爭吵
促使兒童尋求與同齡人互動的首要需求是建立親密關系。他們尋找的是一種接觸,一種親密,一種具有融合特征、與他人互動的關系。這種模式強調突破自我,與人接觸。這種接觸通常以肢體接觸為主,或者以兒童在爭吵中自由使用身體和語言為特征。
從這一視角出發,我們發現很多針對3~10歲兒童之間的爭吵的科學實驗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兒童的友情與兒童的爭吵之間有著某種奇妙的聯系。
1995年,莫斯科大學文化人類學研究所的教授瑪麗娜·布托夫斯卡婭對6~7歲的男孩和女孩爭吵與和解的模式進行了研究。
結合以往民族學研究的成果和觀察數據,布托夫斯卡婭做出了八種假設,並透過研究數據分別對這些假設進行了驗證。
她所做出的第二種假設為:「爭吵和友情之間的關系為反比:兒童之間的關系越好,他們之間吵架的頻率就越低。」事實推翻了這一假設。「透過對建設性遊戲、空間內的接觸以及互動關系的品質等測試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證實,與預期假設相反,兒童之間的爭吵與他們之間的親密程度成正比,而不是反比。也就是說,與那些關系緊密的兒童們相比,那些關系不緊密的兒童之間很少發生爭吵。」
朱迪 ·鄧恩關於兄弟姐妹關系的研究結果也證實,兄弟姐妹之間的爭吵,明顯要比好朋友之間多得多。「進入幼童時期,不論是頻率還是數量,兄弟姐妹之間的肢體沖突要比與家庭以外的兒童的沖突多很多。」
這意味著兒童的爭吵具有很明確的指向性。兒童會與他們感興趣的同齡人發生爭吵,這也證明兒童爭吵的物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選擇性的。
說到底,爭奪玩具時發生的爭吵,其實就是因為某個孩子想要另一個孩子的某個玩具,這個東西吸引了「我」的註意力,或者僅僅是因為他有「我」也想要的東西。
本章的案例也充分印證了這一觀點:爭吵其實是一種相互的關註。
不要擔心,孩子們爭吵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愛對方。
兒童之間的情感交流,特別是兄弟姐妹之間,是以無休止的爭吵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爭吵恰恰是他們關系親密的證明。比如我們經常看到哥哥正在學習,妹妹卻總是來打擾他。最後,妹妹終於安靜下來自己玩耍,可讓人不解的是,哥哥又對妹妹手中的玩具產生了興趣,其實妹妹不玩這個玩具時,他根本不記得還有這個東西。
【頭腦特工隊】劇照。
7歲的盧卡從來都不喜歡吃起司,但一天晚上,6歲的弟弟要吃起司,而起司是當時家裏唯一的食物。媽媽也沒有想到兩個人都要吃,所以根本沒有準備足夠多的起司。因此,兩個人就為了爭奪起司吵了起來。
又或者兩個人本來都不願意幫媽媽幹活,突然,5歲的妹妹西爾維婭表示願意幫助媽媽,7歲的安娜也表示一定要幫媽媽,並且要求媽媽只讓自己幫助她,結果安娜和妹妹也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依據傳統觀點,大家都會認為這些孩子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吸引父母的關註。當然,父母的關註的確很重要,但如果能從親密關系的角度來理解孩子們的行為會更加有益。這種需求會促使兒童在交際互動中肯定自我的不可取代性,雖然這種需求會給家長帶來煩惱和困擾,但對孩子們來說卻很尋常。
事實上,特別是在兄弟兩人之間,互相掩護甚至成為「共犯」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或許我們可以把這種現象看作是孩子們在面對成人世界的入侵和威脅時的一種自我保護。孩子們這麽做當然也有風險,他們有可能會受到父母的懲罰和約束,因此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兄弟之間能和平相處。但即使他們發生爭吵,也只是一種表象,實際上表現了孩子們需要互相接觸和構建親密關系的需求。
本文經出版社授權摘編自【別害怕吵架】一書,小標題為編者所加。原文作者:[意] 丹尼爾·諾瓦拉;摘編:王銘博;導語校對:王心。文末含【新京報·書評周刊】2023合訂本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