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剛上小學的侄子說孔融讓梨的故事是不合理的,他父母說服不了他,該如何教育?

2022-11-04親子

孔融讓梨對於剛上學的小孩而言可能有點不合理,但對一個4歲的小娃娃而言,可能真的是剛剛好。當大家都在關註孔融讓梨的教育意義時,可能都忽略了一種要點, 4歲是一個神奇的年齡段

1、先分析4歲寶寶的心理特點

辛苦帶娃的媽媽們都有一個體會,小孩子早期成長會呈現惡魔期和天使期交替出現規律。

如果說2-3歲是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那麽隨後的4-5歲就是一個妥妥的天使階段——母慈子孝的黃金時期。

此時的寶寶雖然還在秩序敏感期內,但大部份已渡過了2-3歲的執拗期。小小的他已 擁有了最初的責任感,喜歡主動遵守規則,並以因守規則後獲得表揚為快樂。

你會發現這個時期寶寶一改之前一根筋的執拗,能夠將家長的話當成楷模和標準,並願意積極按照長輩要求執行和表現,若及時得到長輩的肯定,小小的他們會為自己感到自豪。

故事中的孔融, 恰好4歲,處在唯大人命令是從的愛表現年齡。

2、再來進一步分析小孔融的行為

毫無疑問,孔融的家教一定是很好的,所以謙讓這個要求,在小孔融的日常中一定被提過很多次,並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影響。在他的小腦袋裏,謙讓是正面行為,能夠得到長輩的誇贊和肯定。

「讓梨」得到的贊美 梨本身的甜美 這兩者對小孔融而言,哪個更有吸重力呢?—— 其實,這才是這個故事的真正關鍵。

現在尋常人家物質就很豐富,水果經過各種優選,大多甜美可口。但在古代,優質水果是稀罕品。哪怕作為富貴人家的幼子,小孔融可能真的對梨這種水果本身,沒有太大印象。這個推斷可以在故事中得到印證。

我查了幾個版本的故事,梨子的來源,有說是客人贈送,有說是長輩六十大壽時家裏準備的酥梨。換言之,這個梨不是孔融一家日常吃得到的水果。

確定的表揚,不熟悉的水果,對一個4歲的小孩,你說他選啥?何況這次的表揚是當眾,絕對很香。

還有一點, 衣食無憂且多胎家庭的小孩最稀罕什麽?不是美食,而是大家的關註啊!

你認為小孔融讓梨吃虧,其實人家一點也不虧。你以為小孔融擁有超越年齡的道德標準,其實人家真的只是做了一個小孩子的正常選擇。

孔融讓梨的故事可能原本只是大家族內的一次曬娃,在流傳過程中被不斷包裝,失了童真,成為了無生趣的道德故事。

最後,一點點個人補充

以前我對孔融讓梨也是存在疑惑的,直到我見證了大兒子4歲左右的天使階段,我才相信,4歲的小孩真的可以為了大人的表揚,非常努力積極的表現,乖巧懂事到讓人心疼。何況故事中的孔融舍棄的,只是一個他不熟悉口味的梨子。

當然,4歲很短,母慈子孝的黃金時期並不長。很快,我兒子就暴露了狗也嫌棄的特質。

你看,同樣的家教背景下,孔融的哥哥姐姐們為啥不讓梨呢,一則是年齡大了,過了敏感期,對大人的贊揚不那麽在意,二則見識多了,可以比弟弟更敏銳的辨別出梨是好東西。所謂人大註意多。

再次以我兒子為例,小的時候對鮮美的河蝦一點不感興趣,大一點懂事了吃得停不下來,當然再大一點了,又嫌麻煩,不肯吃了。這小孩子的興趣,每個時間節點都不一樣啊。

題目中的小侄子剛上小學,六七歲的年紀正值狗嫌貓不愛,已經過了讓梨的最佳年齡啦~就不必和他計較了。

(關於孔融讓梨的年齡不同版本略有不同,【世說新語箋疏】——續漢書曰:「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也。高祖父尚,鉅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別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這段文字註明孔融當時4歲。三字經中也說:「融四歲,能讓梨。」我比較相信,4歲自然讓梨是合理的,其他年齡段則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