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美育是潤物細無聲的。特別是幼兒,是透過生活的環境、參與的活動,逐漸滲透在他的生活中的。
家居物品你是不是有註意配色?家居設計是不是有註意統一風格、色系?家裏會裝點一些藝術品裝飾品嗎?
你都用什麽樣的餐具?是不是成套的?是不是不同食物會用不同顏色、材質、形狀的物品?做出來的菜,你會註意色香味俱全嗎?
你的衣服會註意搭配嗎?會用心搭配小飾品嗎?會用心搭配鞋襪嗎?
你會給孩子穿成套的或者精心搭配過的衣服嗎?會講究顏色搭配嗎?會區分功能性的服裝,在合適的時候穿著合適的衣服嗎?
你給孩子買的玩具,你會註意顏色、質感嗎?
你會經常帶孩子去大自然嗎?會引導他欣賞大自然的美嗎?會一起用大自然的物品,比如落葉,創作嗎?
你會和孩子一起塗鴉嗎?會準備色彩明麗的顏料/筆嗎?會和他一起透過手工、繪畫體會美嗎?
……
孩子對大自然的美的感知,對色彩搭配的模式,對「舒服」的搭配的直覺,其實都來自生活中的細節。
家裏整潔、有整體風格、講究搭配;父母和孩子著裝講究整潔、搭配、合適;用餐講究色香味;玩具講究「美感」的家庭,孩子的審美大多不會差。
不需要有人告訴他,他就知道,什麽樣的顏色放在一起並不「舒服」,物品放在不合適的場合或位置就是不「舒服」……
美就是這樣自然流淌的。
有的人可能會說,色彩碰撞有啥不可以呢?不能把孩子的想象力框住,不能規定顏色的搭配。
是的,碰色也很美,但是不同明度,不同飽和度的色彩搭配在一起,是有千差萬別的區別的。錯的不是撞色,是讓人感到「不舒服」的搭配。
這種不舒服很難用語言傳遞,是一種只可意會的東西。
幼兒如何意會?
唯有認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