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對派11天的「閃電攻勢」下,阿薩德家族在敘利亞長達54年的執政徹底落下帷幕。連日來,敘國內政局變化成為國際社會關註的焦點。新華社12月13日報道稱,伊拉克總理蘇達尼在巴格達會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時表示,不允許任何一方侵犯敘利亞領土,並呼籲友好國家支持敘利亞開展重建,幫助其應對可能影響國內和平的挑戰。
敘利亞過渡政府看守總理穆罕默德·巴希爾11日承諾,此前組建的過渡政府將保護所有民族、教派和所有人的權利。分析人士指出,過渡政府以「沙姆解放武裝」(HTS)在伊德利蔔省時的「敘利亞救國政府」為班底組建,傳遞尋求穩定意願,但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央視新聞援引卡內基中東研究中心研究員亞齊德·賽義格的話報道稱,敘利亞社會和派別成分的多樣性,會讓一個派別單獨掌控大局變得困難。
「‘敘利亞救國政府’本質上是一個技術官僚政府,處理的問題包括經濟和公共服務等事務,所以不一定在意識形態問題持鮮明立場。‘沙姆解放武裝’是軍事組織而非政治機構,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目前是該組織的領導人,這也是他唯一的頭銜,他在扮演‘救國政府’幕後領導者的非正式角色。巴希爾在朱拉尼的命令和監督下行事,他的行政權力由朱拉尼控制,巴希爾不會做朱拉尼不允許的事情。」愛丁堡大學當代伊斯蘭研究所高級講師湯瑪斯·皮埃爾特(Thomas Pierret)向澎湃新聞分析道。
沙姆解放武裝「更趨溫和」?
巴希爾出任過渡政府總理後首次接受半島電視台采訪時說:「現在是時候讓人民享受穩定和平靜了。」他表示,過渡政府將保護所有民族、教派和所有人的權利,同時指出當務之急是恢復治安和國家權力機構,讓數百萬難民回家,並為民眾提供必要基礎服務。
作為推翻阿薩德政府的主要反對派力量,「沙姆解放武裝」於2016年與基地組織斷絕關系,並在2017年擊敗「自由沙姆伊斯蘭運動」(Ahrar Alsham)後不斷發展壯大。
2017年,「沙姆解放武裝」在其大本營伊德利蔔省成立「敘利亞救國政府」,負責伊德利蔔省的公共服務。「敘利亞救國政府」的成員不僅包括「沙姆解放武裝」人員,還有部份「城市中產階級和企業家」。除了關鍵性的宗教和安全機構,「敘利亞救國政府」將衛生、教育等社會治理權力委托給當地民事機構和國際援助組織,允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國際機構協助在伊德利蔔省編寫教育材料和設計課程。
2017年「敘利亞救國政府」成立後,巴希爾曾先後在「慈善與宣教部」「發展和人道主義事務部」工作,2022年至2023年,巴希爾擔任「發展和人道主義事務部」部長。敘利亞媒體Levant24今年1月報道稱,巴希爾曾主張利用技術實作政府現代化、發展經濟,並優先考慮伊德利蔔流離失所者的人道主義需求。
由於「沙姆解放武裝」的前身「努斯拉陣線」在2016年以前長期作為「基地組織」在敘利亞的分支機構進行恐怖活動,該組織被美國、土耳其、歐盟等國家和國際組織列入恐怖組織名單。
2021年,朱拉尼在接受美國公共廣播電視公司(PBS)的采訪時表示,將「沙姆解放武裝」指定為恐怖組織「不公平」且「帶有政治色彩」,並強調在「敘利亞救國政府」的領導下,統治應該是「伊斯蘭主義的,不能按照伊斯蘭國的標準」。有報道稱,「沙姆解放武裝」在伊德利蔔地區實行更為寬松的世俗原則,允許婦女不戴面紗和民眾的吸煙行為。
皮埃爾特強調,與塔利班不同,「沙姆解放武裝」並不禁止婦女接受教育,在婦女的權益保障方面持更加開放的態度,曾允許基督教徒重新開放教堂,舉行彌撒等宗教儀式。
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雅連·澤林(Aaron Y.Zelin)撰文分析稱,從「沙姆解放武裝」的種種舉動來看,該組織重視國際合法性和取得當地民眾的支持。在攻下敘第二大城市阿勒頗後,「沙姆解放武裝」迅速恢復當地的垃圾收集和水電服務,發放糧食和提供電話號碼以便民眾咨詢,政治事務部還為有意離開的外國公民和外交官提供聯絡方式。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則指出,從成立以來,伊德利蔔省的「敘利亞救國政府」並非由民主選舉產生,各政府部門部長由協商委員會批準任命,由當地知名人士組成,其中一些人出自「沙姆解放武裝」。過去七年,沒有女性在「敘利亞救國政府」中擔任過領導職務。
曾在川普政府負責中東政策的前官員蓋布瑞·諾羅尼亞(Gabriel Noronha)對「沙姆解放武裝」的意識形態轉變持懷疑態度。「許多團體在掌權時說了正確的話,因為他們擔心自己對權力的控制很脆弱,而一旦他們鞏固了權力,他們就會專註於實施自己的意識形態。」諾羅尼亞向【華盛頓郵報】分析道。
「‘恐怖主義組織’是一種政治和司法指稱,其中一個標準為‘是否正準備向其他國家發動恐怖襲擊’。我認為美國政府目前不想讓外界認為他們在向‘沙姆解放武裝’讓步,他們也在觀察這個組織的表現,也不排除白宮欲將解除‘恐怖組織’認定一事作為談判工具的可能性。」皮埃爾特認為,目前還存在一種可能性,即以色列正在削弱敘利亞反對派並希望美國對「沙姆解放武裝」持強硬立場。考慮到以色列的立場,美國也許不會在短時間內取消這種認定。
據多家媒體報道,美國政府匿名官員稱,美國考慮將HTS從恐怖組織名單中移除,以便與其進行適當的接觸。美國國務院9日回應說,美方目前並沒有重新評估對HTS的定位,但不排除以後改變態度。英國內閣大臣麥克法登9日稱,英國可能會考慮將HTS從恐怖組織名單中移除,盡管英國首相斯塔默曾表示「現在做決定為時過早」。
敘國內勢力格局逐漸明晰
隨著阿薩德政權倒台,各武裝派別的勢力範圍開始逐漸清晰。總部位於以色列的艾爾瑪研究中心分析稱,在此輪敘利亞亂局中,四個主要的武裝實體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包括「沙姆解放武裝」為主導的「光榮勝利聯合作戰指揮部」(Al-Al-Mubin Joint Operations Command)、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國民軍」(SNA)、庫爾德人領導的「敘利亞民主力量」(SDF)以及由各派力量結成的松散軍事同盟「南方作戰指揮部」(Southern Operation Command),上述武裝力量包括眾多具有不同結構和意識形態取向的子組織。
目前,「敘利亞民主力量」控制著拉卡、哈塞克、代爾祖爾東部鄉村和阿勒頗鄉村在內的部份地區(截至12月11日),「敘利亞國民軍」則控制著北部的土敘邊境地區,包括靠近土耳其邊境的曼比季市。「沙姆武裝力量」領導的反政府武裝力量則控制著阿勒頗、荷姆斯以及大馬士革在內的大部份地區。以遜尼派和德魯茲派為主的「南方作戰指揮部」則聯合控制德拉、蘇韋達、庫奈特拉、汗艾爾納貝在內的南部地區。
阿薩德政權被推翻後,「沙姆解放武裝」、「敘利亞國民軍」與「敘利亞民主力量」三股力量的互動引發外界關註。
英國網站「中東觀察」(Middle East Monitor)報道稱,阿薩德政權倒台後,大多數敘利亞反對派團體紛紛湧向大馬士革,但「敘利亞國民軍」則向阿勒頗省東北部的曼比季市推進。據土耳其國營電視台安納多盧通訊社9日報道,「敘利亞國民軍」已控制曼比季市,並與「敘利亞民主力量」的戰士發生了激烈沖突。據新華社報道,一些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視訊和照片顯示,在荷姆斯省、拉塔基亞省等地,遜尼派武裝人員對曾經主導巴沙爾政權的什葉派分支阿拉維派人員展開報復。有訊息說,在靠近土耳其的曼比季市,「敘利亞國民軍」殺害庫爾德武裝撤退時沒帶走的傷員。
新華社援引「中東之眼」網站稱,「敘利亞國民軍」於2017年在阿勒頗省北部成立,整合了40多個不同的武裝團體,擁有一支人數預計在3萬至8萬人的武裝力量,但在組織上較為松散。有別於「沙姆解放武裝」的高度凝聚力,「敘利亞國民軍」旗下的武裝團體頻繁爆發沖突。「敘利亞國民軍」被認為受到土耳其的支持,從後者獲得武器裝備與訓練,並且曾參與土耳其在敘利亞北部邊境的軍事行動。
在土耳其看來,敘利亞庫爾德武裝是土耳其反政府組織庫爾德工人黨在敘分支。土耳其曾多次越境打擊敘庫爾德武裝,並沿敘土邊界在敘利亞境內單方面劃設所謂「安全區」。
「目前的局勢讓土耳其支持的軍事力量得到削弱庫爾德武裝的機會,甚至完全摧毀它們。我們也必須密切觀察在川普政府上台之前,敘利亞國民軍究竟能取得多少軍事進展,土耳其顯然正實作本國在敘利亞的野心和戰略。」皮埃爾特分析道。
皮埃爾特還強調,雖然「沙姆解放武裝」和「敘利亞國民軍」近日組建同盟並向阿薩德政權發起攻勢,但二者的關系「十分微妙」。「‘敘利亞國民軍’是分裂的,內部存在很多派系,‘沙姆解放武裝’非常擅長利用‘敘利亞國民軍’的分裂狀態壯大自己,甚至試圖在他們控制的領土內獲得影響力」。皮埃爾特向澎湃新聞說道。
目前,尚無跡象證明「沙姆解放武裝」對「敘利亞民主力量」持明顯的敵對態度。「敘利亞民主力量」司令馬茲盧姆·阿蔔迪(Mazloum Abdi)11日曾形容與「沙姆解放武裝」的關系是「建設性的」,雖然雙方迄今為止僅限於在戰術層面展開溝通,例如協助平民撤離。阿蔔迪還表示,到目前為止,「沙姆解放武裝」並無意與「敘利亞民主力量」交戰以爭奪敘東北部的控制權。
德國庫爾德研究中心主任納瓦夫·哈利勒(Nawaf Khalil)12日則向媒體表示,沙姆解放武裝為首的反對派在進軍阿勒頗時避開「敘利亞民主力量」控制的兩塊飛地,至今未對「敘利亞民主力量」發表負面言論。報道進而分析稱,這種「積極跡象」表明「沙姆解放武裝」或尋求與庫爾德武裝力量達成某種協定,謀求將其納入現有的政治格局之中。然而,此舉也有可能激怒土耳其。
西北大學敘利亞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楊玉龍曾向澎湃新聞表示,在阿薩德政府被推翻後,一種可能性是「沙姆解放武裝」在接管政府軍勢力範圍後,其領土、人口不斷擴大,導致該力量可能不滿足於現狀。在「敘利亞國民軍」力量較弱的情況下,最後可能會實際變成美國支持的庫爾德武裝和土耳其支持的「沙姆解放武裝」、「敘利亞國民軍」兩大力量的對峙。
與此同時,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的動向也成為焦點。美國警告稱,「伊斯蘭國」可能趁敘利亞局勢動蕩之際,試圖在當地重建勢力。據新華社報道,美國中央司令部8日說,隸屬該司令部的美軍當天對「伊斯蘭國」在敘利亞中部的武裝分子和營地進行了空襲。中央司令部在一份聲明中說,美軍空襲行動打擊了包括「伊斯蘭國」頭目、密探和營地等超過75個目標,動用包括三種型號戰鬥機在內的多種裝備,未造成平民傷亡。
針對敘利亞現有的權力格局,渥太華大學公共與國際事務研究生院中東問題專家湯瑪斯·朱諾向媒體分析稱,打擊阿薩德政權是維持聯盟的「粘合劑」。不過,在作戰目標已實作的情況下,維持團結將成為反對派面臨的重大挑戰。
來自伊德利蔔省的敘利亞北部自由醫生聯盟主席瓦利德·塔梅爾(Walid Tamer)表示,盡管沙姆解放武裝已在伊德利蔔省擁有執政經驗,但他們「還沒有準備好統治該國其他地區」。「(沙姆解放武裝)治理伊德利蔔直接過渡到治理整個國家……我認為我們所看到的政府仍不足以完成治理整個敘利亞的任務。」塔梅爾說道。
欄目主編:趙翰露
文字編輯:董思韻
本文作者:澎湃新聞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蘇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