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龍泉驛應急於2024年12月15日21:44釋出關於十陵街道江華社群「12·12」廢舊水塔拆除事故的情況通報:
2024年12月12日11時許,龍泉驛區十陵街道江華社群一小區在拆除廢舊水塔過程中,施工吊車起重臂大臂斷裂導致水塔塔頂墜落,造成1名現場作業人員(該人員為負責現場切割作業的四川炬傑坤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員工)高墜,經120搶救無效死亡。事故發生後,龍泉驛區立即成立了由紀委監委、應急、公安、住建、水務、總工會等單位組成的事故調查組並展開事故調查。
經查,廢舊水塔為D級危險建(構)築物,該小區采取「一戶一票」形式征求居民意願後,於11月1日開展排危拆除招采工作。11月22日,四川博川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中標,中標價為18.26萬元,涉及水塔拆除、蓄水池拆除、磚混結構房屋拆除、房屋地面及基礎拆除、場內道路綠化及總平配套工程拆除等5個分項工程。其中,四川博川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與四川炬傑坤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簽訂【水塔靜力切割拆除承攬合約】,由其負責水塔切割作業,合約價為1.308萬元;與成都鼎立信機械裝置租賃有限公司簽訂【吊車租賃合約】,由其負責吊裝作業,合約價為3.7萬元;其他分項工程由四川博川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自行組織實施。
經事故調查初步分析:發包單位未嚴格落實危大工程安全管理責任;施工總承包單位未按照危大工程的有關管理規客製定科學的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未核實吊物實際重量和安全技術交底,盲目組織施工導致事故發生。
目前,發包單位計畫負責人已停職接受調查,施工單位2名涉案人員已被依法控制。下一步,事故調查組將盡快全面查清事故原因、厘清責任,依據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規定,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此前報道
成都龍泉驛拆水塔吊臂斷裂事故死者再過幾天就滿29歲,涉事公司以1.3萬余元承攬該計畫部份
極目新聞記者 謝茂 唐佳燕
12月12日11時許,成都市龍泉驛區十陵街道友誼東路41號一小區在拆除廢棄水塔過程中,施工吊車機械臂斷裂造成1人墜落遇難。
13日,遇難者鄧先生家屬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再過幾天就是鄧先生29歲的生日。鄧先生在計畫中是負責給切割柱體的繩鋸灑水降溫、降塵,但吊車吊臂斷裂砸到了其所在的吊車,導致事故發生,家屬希望此事能盡快有解決方案。
公司承包小工程, 吊臂斷裂致1人遇難
據成都市龍泉驛區應急管理局通報,2024年12月12日11時許,龍泉驛區十陵街道友誼東路41號一小區在拆除廢舊水塔過程中,因施工吊車機械臂斷裂,造成1人受傷,後經120搶救無效死亡。
12月13日,極目新聞記者走訪事發現場看到,現場已豎起圍擋,拉起警戒線,並有警察維持秩序,還有不少路人駐足停留。有新的吊車在現場施工作業,將此前斷裂的吊臂從小區內吊出,廢棄水塔的立柱仍矗立著,距離居民樓不遠。
現場正在進行排危作業(極目新聞記者謝茂 攝)
事故遇難者的家屬鄧女士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遇難者鄧先生是成都人,已從事工程方面工作多年,再過幾天就是他29歲的生日,沒想到接了一項小工程發生了意外。鄧先生離世後留下兩個兒子,分別為5歲和7歲。
鄧先生生前供職於四川炬傑坤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下稱炬傑坤公司)鄧先生的親屬張先生也是該公司成員之一。張先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水塔拆除計畫中,他們公司只是負責切割這一個環節,這僅是整個拆除計畫中十分之一的工作,他們從總包方四川博川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博川建築)中承攬而來,並簽訂了合約。
家屬提供的【水塔靜力切割拆除承攬合約】顯示,炬傑坤公司以1.3萬余元的價格承攬了江華社群廢棄水塔計畫的靜力切割。其中水塔切割2刀,價格為10900元;水鉆打孔4個,價格為2180元,包含炬傑坤公司為完成此工作內容的一切人工、機械、耗材費用。
另據成都農村產權交易所網站公示的【江華社群拆除廢棄水塔計畫成交公告】,計畫第一成交候選人為博川建築,最終報價為182609.44元。
成都農村產權交易所網站公示(網頁截圖)
天眼查顯示,四川炬傑坤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參與招投標計畫3次;擁有行政授權4個。極目新聞記者透過信用中國查詢發現,該公司擁有營業執照、安全生產授權,10月25日剛剛取得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批準授權。
四川博川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則是一家老牌企業,其成立於2009年,曾21次參與招投標計畫。
家屬稱不敢將噩耗告知老人
張先生對極目新聞記者介紹,事發時正在進行切割作業,死者鄧先生透過一輛較小的吊車送至高空,為切割處灑水,「切割的機器設在水塔旁邊的樓頂,他(鄧先生)只負責灑水,為繩鋸降溫和施工降塵。」但作業進行過程中,吊住水塔頂部的大吊車吊臂斷裂,倒塌過程中砸倒了鄧先生所在的小吊車,導致其從高空墜落當場遇難。
事發現場(視訊截圖)
張先生表示,他們公司長期從事此類切割作業,鄧先生從業數年,在公司中會參與管理工作,也會進行一些施工作業。而此次切割作業中,具體怎麽施工均由博川建築指示,他們只負責按指示施工,鄧先生有高空作業證,並系了安全帶。
發生這樣的意外,張先生表示他們也完全沒想到,因為這並不是復雜或難度很高的工程,他們的合約金額才一萬多元,除去人工、裝置費用,利潤其實十分微薄。而且吊裝在行業內也同樣是成熟的技術,吊臂斷裂的情況也極少發生。
鄧先生妻子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丈夫一直是家裏的頂梁柱,上有老下有小,丈夫爺爺奶奶已是八旬高齡,他們一家至今不敢將這個噩耗告知老人。從事故發生至今,他們家屬尚未得到一個明確的結果,他們希望能盡快得到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
12月13日,記者致電博川建築公司,電話未能接通。記者來到希望向計畫業主方江華社群居委會了解相關情況,保安表示上面有通知,采訪記者不能進門。十陵街道辦工作人員則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目前正在進行排危作業,後續情況以官方通報為準。
極目新聞綜合 龍泉驛應急、此前報道
(來源:極目新聞綜合)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套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