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假期出遊,不少家長崩潰:比堵車更鬧心!網友吐槽:我家也一樣

2024-10-07新聞
本文轉自【新聞坊】;
小長假前
摩拳擦掌的家長們
做了好幾天攻略
信心滿滿地想著
能帶娃遊山玩水
看看大世界
但到了目的地
家長卻被娃的幾句話
惹到「炸毛」
這個國慶假期,浙江的周女士一家去了東南亞,坐遊船、出海潛水,各種活動排滿,結果小學一年級的兒子不買賬,「啥也沒玩,整天就想著回酒店去海灘挖沙。」
周女士覺得很可惜:「放著這麽多景點不玩,坐在船上心不在焉,給他拍照,聳著個肩,一臉不情願,我們只好遷就他,改了很多行程。」
周女士的心路歷程,作為「過來人」的昊媽深有同感:「帶娃旅遊,只要吃好玩好就可以。孩子太小的話,真沒必要帶去國外或者去看名勝古跡,因為都忘了。」
兒子昊昊上幼稚園時,昊媽也認為孩子從小要行萬裏路,增長見識。一有假期,她就帶娃去各地旅遊,結果卻是哭笑不得:「去過西安,他只記得走城墻和吃羊肉湯包、肉夾饃,兵馬俑只有依稀印象。去過成都只記得大熊貓,都江堰啥都不記得。」
「建議一定要在3年級之後,帶孩子真正地去旅遊。」昊媽說,「四年級開始,專門帶他去看各種名勝古跡就很有用,他會有自己的感觸。今年他上初一,國慶全家去了楠溪江古村落,回來兒子立刻寫了篇關於浙江傳統文化的征文,屬於玩有所得。這兩年暑假都是按兒子要求,去山西看古建築,路線也是他自己定的。」
假期帶娃出行
100個娃有100種不配合
說起帶娃出行受過的氣
許多家長都有
一肚子苦水要倒
喜歡酒店勝過景點的娃
↓↓↓
買冰淇淋才是終極目的娃
↓↓↓
還有娃的關註點
永遠不在媽媽的預料之中
↓↓↓
想象很美好,現實很愁人
家長們不禁捂著胸口問
為什麽要帶孩子旅行?
帶孩子四處旅行有意義嗎?
什麽樣的旅行才有意義?
在社交平台上
已經有網友指出了
帶娃旅遊的一些誤區
↓↓↓
01
盲目跟風帶娃旅行
【誤區】:「別人帶孩子出門旅行、我也帶孩子出門旅行,別人讓孩子參加遊學團、我也讓孩子參加。」
很多家長帶孩子出門旅行,真正的目的並不是讓孩子長見識,而是以「長見識」為表現的攀比行為。
比如某個家長群,其中一位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在假期的時候要報一個遊學團,結果下面好多家長都跟著要報名。
這些家長看似都在為孩子的「長見識」而操心,實際上卻是互相攀比。
最終,這些家長花了錢,孩子付出了時間,對於孩子的成長也幾乎起不到應有的積極作用。
02
消費享樂型帶娃旅行
【誤區】:「出去旅遊就應該挑‘好玩’的地方,去‘高級’的地方,舍得花錢才能長見識。」
有的家長帶孩子出門旅行,在本意上確實是想要讓孩子長見識,但是搞不清楚應該讓孩子長什麽樣的見識、什麽才算是長見識。
於是便秉承「貴的就是好的」的觀點,帶孩子從這個遊樂場到那個遊樂園,從這個五星酒店到那個豪華民宿,吃這裏的美食買那裏的特產,體驗這個娛樂計畫感受那個高級運動等。
實際上,奢侈的旅行內容並不能讓孩子真正長見識,反而會助長孩子的攀比心。
03
走馬觀花型帶娃旅行
【誤區】:「用最短的時間逛最多的景區,孩子去的地方越多,收獲就越大。」
有的家長為了拍照片、發朋友圈,每到一個景點的時候,都會匆匆地找到「網紅點」來拍照留念,卻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帶孩子來這裏的真正目的是什麽。
親子旅行,要的並不是什麽所謂的「高效」,用最短的時間走遍最多的景區並不是親子旅行該有的樣子。
帶孩子出行,是需要讓孩子去感受異域,體驗自然與文化,了解知識。
也有網友表示,出門旅遊時也要考慮到孩子的喜好。比如,自己的娃很怕熱,就盡量安排室內活動,室外行程盡量排早晨晚上。「還有出來旅行總會有突發情況,這個時候哪怕啥都定好了,那暫停當日行程也要釋懷,不要沒完成心理預期就怨孩子。」
什麽樣的旅行
才是對孩子有益的旅行?
↓↓↓
高品質的陪伴,才是旅行的意義。旅行過程中,隨時與孩子進行溝通,彼此分享旅行的快樂感受,相信這樣的舉動會為旅行增添更多溫馨的氛圍,可以使旅行更加順暢地進行下去。
提升孩子的參與感,培養他的責任感。出發前,孩子和父母一起準備旅行用品。孩子參與的過程,能培養孩子的籌備能力、計劃性和責任感。
讓孩子擁有深層次的旅行體驗。每到一個景點,就需要讓孩子感受到這個景點能夠給孩子帶來的意義。比如帶孩子到了博物館,不要只顧著拍照,而是要帶著孩子聽講解、看介紹,了解其中的知識文化,知曉其中的奧秘,讓孩子有所收獲。
這個假期你帶娃出遊了嗎?
訊息來源|新聞坊綜合潮新聞(記者:沈蒙和 邱伊娜 戴欣怡)、中國教育報、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