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打卡!時政小測驗

2024-09-27新聞

來源:半月談

1、 單選題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4年9月26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指出,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及____等有利條件並未改變。同時,當前經濟執行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要全面客觀冷靜看待當前經濟形勢,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切實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抓住重點、主動作為,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____,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A.市場廣闊、經濟韌性強、潛力大

針對性、有效性

B.市場廣闊、經濟韌性強、潛力大

針對性

C.市場廣闊、經濟韌性強 針對性、有效性

D.市場廣闊、經濟韌性強 針對性

2、 多選題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4年9月26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強調,要守住兜牢民生底線,重點做好____等重點人群就業工作,加強對大齡、殘疾、較長時間失業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

A.應屆高校畢業生

B.農民工

C.脫貧人口

D.零就業家庭

3、 單選題

【【習近平用典】第二輯測驗題】「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東漢哲學家王充的____。王充一生盡力於反對宗教神秘主義和目的論,發展了古代____。

A.【國語】 唯物主義

B.【國語】 唯心主義

C.【論衡】 唯物主義

D.【論衡】 唯心主義

4、 單選題

【【習近平用典】第二輯測驗題】「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出自【禮記·大學】。【大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後與____合稱為「四書」,提出「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三綱領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條目,成為____以後理學家講倫理、政治、哲學的基本綱領。

A.【論語】【禮記】【尚書】 秦代

B.【論語】【禮記】【尚書】 南宋

C.【論語】【孟子】【中庸】 秦代

D.【論語】【孟子】【中庸】 南宋

5、 單選題

國家統計局2024年9月25日釋出的新中國75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顯示,75年來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立足____和____兩個著力點,大力推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人民總體健康水平位居____收入國家前列。

A.全人群 全方位 中高

B.全方位 全生命周期 中等

C.全人群 全方位 中等

D.全人群 全生命周期 中高

6、 單選題

據新華社2024年9月25日報道,2023年全國重點城市PM2.5的平均濃度是30微克/立方米,比十年前下降了____。本世紀以來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約____來自中國。

A.30% 1/4

B.54% 1/4

C.54% 一半

D.30% 一半

答案:

1、A

解析: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4年9月26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認為,今年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沈著應對,加大宏觀調控力度,著力深化改革開放、擴大國內需求、最佳化經濟結構,經濟執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民生保障紮實有力,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取得積極進展,高品質發展紮實推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會議指出,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及市場廣闊、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等有利條件並未改變。同時,當前經濟執行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要全面客觀冷靜看待當前經濟形勢,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切實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抓住重點、主動作為,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進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2、ABCD

解析: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4年9月26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強調,要守住兜牢民生底線,重點做好應屆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脫貧人口、零就業家庭等重點人群就業工作,加強對大齡、殘疾、較長時間失業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要加強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要抓好食品和水電氣熱等重要物資的保供穩價。要切實抓好糧食和農業生產,關心農民增收,抓好秋冬生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3、C

解析: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等文中參照

【釋義】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東漢哲學家王充的【論衡】。王充一生盡力於反對宗教神秘主義和目的論,發展了古代唯物主義。

王充自稱「傷偽書俗文多不實誠,故作【論衡】之書」。他批判了「天人感應」說與讖緯迷信,提出「知物由學」「須任耳目以定情實」。他認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誤者在諸子。」草野:民間。意思是:房屋是否漏雨,住在屋宇下的人最清楚;政策是否有過失,老百姓最有發言權;經書是否有錯誤,諸子的著述中寫得最明白。[摘自【習近平用典】第二輯(2018年版)]

4、D

解析: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等文中參照

【釋義】

出自【禮記·大學】。【大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後與【論語】【孟子】【中庸】合稱為「四書」,提出「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三綱領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條目,成為南宋以後理學家講倫理、政治、哲學的基本綱領。

【大學】多次參照並闡釋【詩經】中的詩句。「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宜監於殷,駿命不易」出自【詩經·大雅·文王】。喪師:失去民眾。駿命:大命,即天命。意思是:殷商沒有失去民眾的時候,是能夠符合天道的;應該以殷商為鑒,天命才不會變更。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強調了民眾的重要性。【大學】還告誡說:「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lù)矣。」[摘自【習近平用典】第二輯(2018年版)]

5、D

解析:

國家統計局2024年9月25日釋出的新中國75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顯示,75年來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兩個著力點,大力推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人民總體健康水平位居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人均預期壽命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5歲提升到2023年的78.6歲,孕產婦死亡率由1991年的80.0/10萬降至2023年的15.1/10萬,全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中有1.4億人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受健康管理,占比為62.5%。

6、B

解析: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2024年9月25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釋出會上說,生態環境部將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力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和根本好轉,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近年來,生態環境部堅持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品質發展,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統籌發展和保護的成效不斷提升。黃潤秋說,持續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的「含金量」顯著提升。2023年全國重點城市PM2.5的平均濃度是30微克/立方米,比十年前下降了54%。去年全國地表水體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達到89.4%,比十年前提高了25.3個百分點。本世紀以來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約1/4來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