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芯片三巨頭倒向白宮,緊要關頭,歐盟落井下石,派人調查中國車企

2024-01-17新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們知道,這幾年美國針對我們的芯片產業發起了貿易戰和科技戰,妄圖在核心技術和供應鏈兩個層面絞殺中國芯片產業。然而,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本土企業透過自主創新闖開新天地,美國的芯片大戰不僅沒能讓中方傷筋動骨,反而損害了美國芯片巨頭們的核心利益。在各方壓力下,隨著中美在商業領域重新開機對話,芯片大戰已經告一段落。然而,進入2024年,美國政府再次動起了歪腦筋。近日,美眾議院「中國委員會」就對美國三大芯片巨頭輝達、英特爾和美光科技發出邀約,邀請三家掌門人出席聽證會,其目的就是為新一輪芯片大戰做準備。

從此前一輪芯片大戰可以看出,拜登政府的對華封鎖和打壓並不得人心,尤其是損害了本土芯片巨頭企業的在華市場利益,這更是引起了三大巨頭的強烈不滿。其中,美光科技在遭遇中國政府禁令後主動提出和解,輝達還透過推出專供中國版芯片繞過美國政府的禁令,企圖維系中國市場客戶。英特爾同樣不是省油的燈,一面拿著白宮的補償津貼,一面高調出席上海進博會,毫不遮掩地推銷自家高端芯片。即便是隨著美國商務部計劃擴大對華芯片管制,三大巨頭也毫不示弱,達成同盟向白宮提出抗議。

從根本來說,在商言商,美國三大芯片巨頭看中的僅僅是中國市場帶來的豐厚報酬。然而這一次,美國芯片三巨頭或許要與白宮統一戰線,真正參與到新一輪芯片大戰中了。因為所謂的「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就是美國知名的反華機構,其成員一直主張對華競爭,在美國政壇有著強大的影響力。此次該委員會邀請三大巨頭的CEO出席聽證會,就是希望在內部統一共識,服從美國的遏制中國芯片發展的政策。盡管美國的財團手眼通天,可以影響到美國政府的決策,但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在美國核心對華策略面前,這些美企也不得不作出讓步。此前,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就在美國的施壓下,取消了部份中國訂單,目前對華出口的光刻機,其效能也大打折扣。

就在美國政府整合力量準備開啟新一輪芯片大戰之際,歐盟也落井下石。據路透社報道,歐盟將對中國汽車制造商是否征收懲罰性關稅進行相關調查。歐盟之所以對中國的汽車產業下手,並不是盲從美國意誌的表現,而是徹頭徹尾的「貿易保護主義」。原因很簡單,中國的汽車出口產業發展迅猛,尤其是電動汽車產業,中國更是成為全球產業風向標。根據海關總署今年1月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全年出口電動載人汽車達177.3萬輛,增加67.1%,全年汽車總體出口達522.1萬輛,同比增加57.4%。早在2022年,中國就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結合日本汽車工業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日本汽車全年出口量僅為430萬輛左右。這也標誌著,如今中國已經正式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中國汽車揚帆出海,歐洲市場一直是核心市場,中國汽車在歐洲的市場份額更是節節攀升。目前,中國產車型的歐洲市場占有率為8%,預計到2025年,這個占比將增至15%。除了效能出色之外,中國造電動汽車售價更是比歐洲電動車平均便宜20%以上,如此巨大的價效比優勢,歐洲消費者自然青睞中國制造了。

目前來說,歐盟的調查行動呈現出明顯的「雙標政策」,被調查的企業包括比亞迪、吉利和上汽等中國車企。而同樣是在中國制造、出口到歐洲的車型,包括特斯拉、雷諾、寶馬均不在調查範圍之內,歐盟針對中國的動機彰顯無遺。在應對美國芯片大戰方面,我們靠自主創新扳回一局。而在此次應對歐洲調查方面,我們更是給予強勢回應。據悉,目前中國已經對從歐洲進口的品牌進行反傾銷調查。真正做到了對華脫鉤,到底誰傷得更重,時間將會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