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大馬士革12月15日電 題:多方賽局下的敘利亞局勢
新華社記者冀澤 王卓倫 陳霄
「敘利亞沙姆解放武裝」支持的敘過渡政府日前正式接管權力後,中東地區和域外一些國家紛紛作出反應。分析人士認為,敘政局劇變打破了外部勢力在敘的原有狀態,一些被認為從變局中受益的外部勢力謀劃透過外交、軍事等手段搶先布局,其他外部勢力則試圖保持存在、維護在敘利益。敘利亞究竟會走向穩定還是動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種力量賽局影響。
加緊在敘布局
以色列軍隊繼續對敘利亞境內目標進行空襲。據總部設在英國的「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訊息,14日上午,以戰機對敘軍事目標進行4輪17架次空襲。以軍總參謀長哈萊維同日稱,以軍在敘采取主動行動是防止「恐怖分子」在具有戰略意義的區域站穩腳跟。
這是12月12日在敘利亞大馬士革市郊拍攝的以軍空襲後冒出的濃煙。新華社發(阿馬爾·薩法爾賈拉尼攝)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到訪中東,12日和13日在土耳其分別與土總統埃爾多安和外長費丹會見,重點討論敘利亞問題。布林肯稱,美土就敘未來圖景達成廣泛共識。布林肯14日在約旦表示,美國已與被其認定為恐怖組織的「敘利亞沙姆解放武裝」進行了「直接接觸」。輿論認為,布林肯此訪意在調動資源保護美國在敘利亞及中東的利益。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2日會見布林肯時說,出於國家安全考慮,土將繼續打擊在敘利亞的「恐怖分子」。此外,土駐敘使館14日重新開館,時隔12年恢復運作,此舉被視為為敘過渡政府月台。
俄羅斯副外長波格丹諾夫日前表示,俄方已與「敘利亞沙姆解放武裝」建立聯系,雙方討論了有關保護俄在敘外交使團和公民安全的問題。分析人士認為,對俄方而言,首要任務是確保俄在敘外交和軍事設施不受侵犯,維持俄在中東地區的軍事投射能力。
兩大賽局焦點
分析人士認為,在上述動向中,有兩大問題是當前外部勢力在敘賽局的焦點。
第一個焦點是敘利亞新政權對以色列的態度。此前巴沙爾政府被視為伊朗主導的地區抗以聯盟「抵抗之弧」的重要成員,敘利亞被認為是伊朗向黎巴嫩真主黨提供支持的關鍵通道。「敘利亞沙姆解放武裝」主導的反對派迅速奪權後,敘新政權的態度成為影響以伊兩國在中東賽局態勢的重要因素。
這是12月8日拍攝的位於戈倫高地的以敘邊境軍事緩沖區及周邊區域。新華社發(吉爾·科恩·馬根攝)
以總理內塔尼亞胡此前表示,以色列希望與敘過渡政府「建立關系」,但如果敘利亞對以色列構成威脅,以方會毫不猶豫發起攻擊。以色列區域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長尼姆羅德·戈倫認為,內塔尼亞胡將伊朗勢力的重建、向黎巴嫩真主黨的武器轉移以及對以色列的直接威脅列為敘利亞未來政權不得觸碰的「紅線」。
伊朗政府發言人穆哈傑拉尼此前表示,敘過渡政府與以色列保持何種距離,「是決定伊朗對敘新執政者采取何種態度的一個關鍵因素」。浙江外國語學院環地中海研究院院長馬曉霖認為,伊朗可能期待用抗擊以色列作為共同目標拉攏「敘利亞沙姆解放武裝」,從而挽救「抵抗之弧」西翼。
第二個焦點是敘利亞庫爾德武裝問題。當前,美國支持的庫爾德武裝控制著敘利亞東部大片地區,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國民軍」控制著北部地區。美國將庫爾德武裝視為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關鍵力量之一,但土耳其將其視為國內反政府組織庫爾德工人黨在敘利亞的分支,多次越境予以打擊。
分析人士指出,美土在這一問題上的矛盾近期已經顯現。埃爾多安會見布林肯時有關將繼續打擊在敘「恐怖分子」的言論就是針對庫爾德武裝。布林肯則強調,有必要確保打擊「伊斯蘭國」聯盟能夠繼續執行關鍵任務。未來雙方如何賽局值得關註。
過渡行程不易
分析人士指出,外部勢力可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對敘利亞局勢產生深刻影響。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丁隆認為,敘過渡政府目前釋放出願與國際社會建立聯系的訊號,但這其中肯定有親疏之別。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王晉說,土耳其被認為是當前敘政治變局的最大「贏家」,它將在未來敘局勢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同時也將承擔更多斡旋責任和壓力。
敘利亞問題阿拉伯部長級聯絡委員會會議14日在約旦亞喀巴舉行。會議發表的聲明強調,支持包容和平的敘利亞政治過渡行程,維護敘利亞的統一、領土完整、主權、安全和穩定。敘政治分析人士馬希爾·伊赫桑指出,尊重敘人民意願、透過和平對話解決爭端、建立包容性政府,是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對敘未來局勢的普遍期待。
這是12月14日在約旦亞喀巴拍攝的敘利亞問題阿拉伯部長級聯絡委員會會議現場。新華社發(穆罕默德·阿布·古什攝)
伊赫桑認為,敘利亞局勢能否好轉取決於未來政權能否妥善應對一系列挑戰,包括能否避免深度卷入地區紛爭;能否早日擺脫美西方制裁,吸納國際援助和投資,開啟重建行程;能否妥善解決人道主義危機、促進民生發展等。
王晉表示,敘過渡政府需要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未來重建路徑,既要能被敘國內各政治、宗教、武裝派別接納,又要爭取得到國際社會支持。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