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氣候中心@國家氣候中心官博 的最新訊息,2023年中國最熱和最冷紀錄均被重新整理。2023年1月22日黑龍江漠河勁濤最低零下53℃,7月16日新疆吐魯番三堡鄉最高52.2℃,分別打破了中國實測最冷和最熱紀錄。
另據統計,2023年全國平均氣溫10.7℃,較常年(9.9℃)偏高0.8℃,為1961年以來最高,打破2021年10.5℃記錄。全國大部地區氣溫偏高0.5~1℃。山東、遼寧、新疆、貴州、雲南、天津、湖南、河北、四川、河南、北京、內蒙古、廣西等13個省(市、區)氣溫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最高,全國共127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極端氣候的成因是什麽?未來極端天氣會常態化嗎?該如何應對?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孔鋒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韓健夫
曾做客澎湃問吧,為網友們講解與極端氣候有關的知識。
極端氣候的成因是什麽
@澎湃網友iyam2u: 極端氣候的出現主要有哪些原因?
韓健夫: 極端氣候出現的原因會因其出現的地區和型別不同而不同。就現有研究來看,中國極端氣候出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 聖嬰現象。太平洋赤道海溫的變化是中國東部地區很多極端幹旱和淹水事件的氣候背景,比如1755年華東的大澇、1849年長江中下遊的大澇、1877年華北的大旱等。
2. 太陽活動周期。在太陽活動極小年,曾出現長江流域大澇和1843年華北地區夏季極端高溫的事件。
3. 火山爆發。1815年坦博拉火山的爆發,直接導致1816年歐洲的「無夏之年」以及雲南連續三年的夏秋低溫,從而造成嚴重饑荒。
@小兔兔: 極端天氣的威力加強了好多,這跟人口和活動範圍增加有關嗎?
韓健夫: 這是兩個不同性質但又彼此有密切關系的問題。先說極端氣候事件。極端氣候事件本身可以分為極端幹旱、極端淹水、極端冰凍、極端高溫等很多種類;極端氣候事件的影響大小又可以透過發生的頻率和影響的程度兩方面來判斷,所以很難一概而論說極端天氣威力加強了,而應該做更具體的區分。
再說人口和活動範圍。人口及活動範圍的增加是隨著全世界人口的增長和科技、生活水平的增長的一種必然的趨勢。但人口及其活動範圍的增加與極端天氣的社會破壞力增強之間並不是簡單的對應關系,兩者之間的關系還受到災害預防、技術進步等諸多社會因素的影響。·
@阪田巧S: 我們現在經歷的極端氣候是有周期性的嗎?人類活動與極端氣候的關系究竟有多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又能做什麽?
韓健夫: 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是有周期性的,只是不同地區、不同種類的極端氣候事件的周期性不同。現今已經從歷史時期極端氣候事件的研究中獲取了很多極端氣候事件的周期性規律。
人類活動與極端氣候的關系是異常復雜的,因為人類活動與作為極端氣候發生原因的全球氣候變遷之間的關系至今還很難明確獲知。我們現今知曉的是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碳排放活動的確與全球暖化有關,但全球暖化是否一定會導致極端氣候事件次數和強度的增多和加強,現在還很難得出一致的結論。
在這種情況下,我想我們能做的是,第一,加強極端氣候事件的研究工作。第二,積極預警極端氣候事件,加強大家的防範意識。
@披星戴月地吃哈密瓜: 過去五千年氣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嗎?
韓健夫: 從過去一萬年乃至更長時間尺度來看,過去五千年的氣候變遷不算大。具體而言,在過去5000年到3000年之間,屬於「仰韶溫暖期」,黃河流域較今天年均溫度高2℃,冬季溫度可能會較今天高3℃以上。過去3000年中,氣溫一直處於冷暖交替的波動之中。比如比較有名的西漢中期至東漢的溫暖期、魏晉南北朝寒冷期、宋元溫暖期和明清小冰期。這段時間中,最冷與最暖時期的氣溫振幅不超過2℃。幹濕變化也一樣存在幹濕的交替波動。
如何防範極端天氣
@小兔兔: 極端天氣預報的準確度怎麽樣?
韓健夫: 現代天氣預報是一門科學,是基於科學的大氣探測網體系、資料儲存和傳輸體系、超級電腦數值模擬體系,由具有科學素養的人綜合做出的,氣象衛星、雷達等為其構建了監測網。天氣預測分為潛勢預報和鄰近預報/警報,後者更為精準,可以提前幾分鐘到幾個小時預報。目前,中國能提前38分鐘釋出強對流天氣預警,較之前有所提前;全國暴雨預警準確率達到89%,台風路徑預報24小時誤差減小到70公裏。
@縱使相逢應不識1999: 我們個人為了地球能做些什麽?平時節約水電煤,少用一次性物品,多坐公共交通,感覺這些行為的作用真的微乎其微,再加上身邊人的冷嘲熱諷,我又無法量化自己做的努力,就很難持續努力。
孔鋒: 我們每一個人如果都能一致地節約每一滴水,少用一度電,減少乘坐燃油汽車等,那麽其實作用很大。積少成多,其實是一個過程,我們中國古語有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目前我們需要倡導全社會形成一種節約的氛圍,齊心協力應對氣候變遷。你所講的周邊環境,這其實就是社會參與還沒達成一種共識。這是未來需要加強科普的地方,也是政策導向需要加強的方向。
@Margaret__: 普通人對待環境問題,如何避免「好了傷疤忘了疼」?
孔鋒: 一方面需要政府做好應對氣候變遷的長遠規劃,另一方面要加強應對氣候變遷和災害風險的科普宣傳教育。在規劃的基礎上,如何有序地付諸實踐是需要有一定的機制來考核的。普通公眾的應對行動是需要國家、地方政府和基層社群共同號召並加以激勵。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