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自己內耗很嚴重,感覺每天都能量不足,怎麽辦?

2021-09-26新聞

「把自己當女兒養後,內耗變少了」

最近微博上有一個熱搜討論: #把自己當女兒養後,內耗變少了

▷ 把自己當女兒養=「做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不要因為給自己花了錢和時間而愧疚。你希望孩子吃好喝好,多出去走走,那你也要吃好喝好,開心做自己。

有意思的是,大約 100 年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提出「內在小孩(inner child)」這個概念。大意是: 每個人心中都存在一個孩子的狀態,並不會隨著長大而消失。

如果童年期環境惡劣,「內在小孩」可能會發展出各種創傷反應,並在成年生活裏內化這種經驗。比如孩子從小被貶低,ta 長大後可能會不斷「挑選」虐待自己的伴侶,因為 ta 對親密關系的認知就是「愛本就混雜著貶低」。

當遇到相似的情緒刺激,「內在小孩」也會跑出來。 有時明明看起來一件小事,也會讓人的情緒反應如此之大。也許,你的情緒反應並不完全來自當下那個惹惱你的人,而來自你過往相似創傷情景的重現,是「內在小孩」的情緒。

因此也有一種說法是,心理治療本質上是一個「再養育」的過程,即:讓來訪學習給自己做父母。

本期 簡單聊聊 ,編輯們會寫寫怎麽發現那個「內在小孩」,以及我們如何重新成為自己的父母。

我從小就很怕摔碎東西

因為父母會像天塌一樣怪你

周末我摔碎了男朋友的茶杯。我安靜撿起玻璃渣,他拿來吸塵器把小碎渣吸走——我們倆都很「情緒穩定」,沒有向對方發脾氣。

這並不是我一開始就學習到的能力。

我從小就很怕摔碎東西,因為父母會像天塌一樣怪你。比如 「你怎麽搞的」「你怎麽這點東西都做不好」 (怒目而視(咆哮。

這是一種情緒壓力。在摔碎的一瞬間,我的血壓可以沖到 200(誇張手法),那種恐懼感會像漫畫裏的小人兒一樣,瞬間有個黑色的陰影籠罩著你。 小時候的我甚至不知道摔碎碗筷這種事情,除了挨罵還有第二種處理方法。

直到長大後,每當遇到這樣的場景,哪怕不是我摔碎東西,我都會莫名的恐懼和緊張,嚴重一點可能會身體僵硬掉

直到我慢慢發現,這種情緒其實來自「內在小孩」。

改變的過程是這樣的:

一開始,獨居的我發現,摔碎碗的時候家裏沒有人怪你;緊接著,當我在別人面前摔碎碗的時候,我會立馬安慰自己「沒關系沒關系,再買一個就可以了」;

後來,當我發現我摔碎碗有人「可能」會罵我的時候,我就會大聲告訴 ta 「這只是一個碗而已,再買不就行了嗎!有什麽好罵的!」

最後,當我發現身邊有人摔碎碗而緊張的時候,我會收拾好碎片,當做沒事發生一樣結束這件事。

因為我意識到,我不應該被這樣對待。我的父母很愛我,但這種微小的代際創傷也客觀存在。當我認識它,我就有了終止它的能力。

那個從小就帶著恐懼長大的小孩,在我成長之後終於有能力重新照顧她啦,甚至還有能力照顧別人,我真棒!

我的「內在小孩」

總是用大哭來表達憤怒

在許多人眼中,「哭」是小孩子才會做的事,成熟的大人是要直接解決問題的。

但即便成年已久,我依然是個淚腺超常發達的人,一周有三四天,都會被自己突如其來的眼淚嚇到:看完感人的電影會哭,想起悲傷的故事會哭。最主要的, 當我面對來自親密的人的憤怒和指責時,「哭」成為了我保護自己、發泄怒氣的主要方式。

這可能是從我上小學起,就被「被動培養」的一種反應習慣。父母都是熱暴力的人,如果我做錯了什麽事情,少不了一頓臭罵。 而從小就被打上「乖乖女」標簽的我,從不敢與父母直接抗衡,只能呆呆地站在那裏,忍受著憤怒的言語向我襲來,直到他們氣消為止。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我發現,「哭」是一種應對父母責罵的有效方式。只要我一哭,父母的語氣就會變得柔軟起來,從惡語相向變成好言相勸,憤怒的情緒也會走的更快。此後,當我不想面對父母的責罵時,就會選擇以「哭」的形式作為回應。

▷【千與千尋】

現在,我早已不在父母身邊生活,但這個孩童時期的習慣依然在我心裏保留著,當我與親密的人之間發生沖突時就會復蘇。 其實面對每一次沖突時,我是想說話、想回應,想表達情緒的,然而在決定張嘴的那刻就會突然失去了力量,轉而以自己更為熟悉的「哭」的方式作為取代。

現在,當越來越多人成年後,覺得自己不會「哭」了,我倒是在獨自祈禱那「不爭氣」的眼淚可以減少一些。

覺察到「內在小孩」的存在

是很難很難的

對我來說,比起重新養育(起碼有個明確物件和目標),難的是它前面那步——發現內在小孩的存在。

一個難點是,我們太習慣現在的經驗,容易忽略一些事情。

就拿我自己舉例子,前段時間我想要結束長達一年半的咨詢,但又遲遲沒有下定決心。跟咨詢師討論時,我形容了我認為的完美結束應該是怎樣的:「我希望能得到你的祝福,希望聽見你說我的確有了很多成長,我能應對未來的不確定,在這裏結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聽見這樣的話,我就能沒有疑問地結束咨詢。

不知道你們讀到這裏有什麽感覺,反正我沒有覺得這有任何問題,這樣平等真實的祝福是一個正當不過的需求。

但咨詢師琢磨了下,做了一個解讀說:「你希望獲得來自權威的肯定」。

我聽見以後有種沖破天靈蓋的感覺,覺得很突兀又很合理。 「希望獲得來自權威的肯定」,這個想法就像一頭房間裏的大象,它一直存在在我所有的生命經驗中。

爸媽是這麽教的,工作和社會也是這麽強化的,所以它顯得那麽合理,合理到無法被覺察,直到這一刻被咨詢師命名。於是我知道其實可以不需要肯定的祝福,或者說我自己也可以肯定自己。

▷New Roads Behavioral Health

我們生命中有很多這樣的「房間裏的大象」,因為面對某個場景,我們都習慣自己的經驗,且無法體驗他人的經驗,所以自己的經驗顯得非常普世,甚至無法想象有別的可能。這讓大象總是能夠隱身。

還有一個難點,那個內在小孩可能已經失聯了。

我們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當感到焦慮、抑郁、緊張、感動,想要仔細問自己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感覺時,我們會說:「我不知道」「我也搞不懂」。

往往並不是不知道,身體和情緒已經給了反應,但是意識上跟內在小孩已經太久不聯系,所以逐漸失聯,聽不懂它在說什麽。

我有一段持續非常久時間的焦慮。做噩夢、失眠、吃很多東西……這些癥狀每天都在我身上上演,但我完全摸不著頭腦,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生活明明很不錯啊。

逐漸撥開它,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對自己誠實。每天問自己今天發生了什麽,想到了什麽,跟以前的感受有類似嗎?

每天都多理解一點,直到後來我知道,那種焦慮是很深的孤獨感和被拋棄的感覺,是我小時候每次大哭著想要媽媽,但又安慰自己睡著就不害怕的感覺。

最後關於怎麽找到內在小孩,我的經驗是「多碰撞碰撞」。

跟朋友和愛人碰撞,體會他們應對某一件事情的不同心態;找個咨詢師碰撞,他們的工作之一就是給你帶來新的情感體驗;或者在書、電影、旅行裏碰撞,好的壞的體驗都行。 有體驗就有感受,有感受就不虛此行。

6 個問題,開啟「內在小孩」的探索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把自己當女兒養」這種說法時,會感覺疑惑:為什麽要縱容自己嬰孩的一面,這樣跟巨嬰有什麽分別?

可能需要澄清一下: 「再養育(reparenting)」≠ 自我縱容,而是針對創傷性經歷進行自我回溯,用成年人的樣貌,重新給童年的自己一個「恰當回應」。

換用治療師 Pete Walker 的說法:

讓那個大人穿越到你感到受傷的每時每刻,與內在小孩對話。告訴 ta,你的感受是 OK 的,20 年後你將變得獨立和更有力量,我絕不允許別人在傷害你時你獨自忍受,我不評價你,不嘲笑你,還會幫你報警,幫你反擊——它能幫助降低情緒閃回的頻次、強度和持續時間,只要你練得足夠多。

▷【The Little Prince】

創傷治療師 Shari Botwin 認為, 以下 6 個問題,可能有助於開啟你對「內在小孩」的探索:

▨ 你經常覺得別人有敵意,而自己是受害者嗎?

▨ 你會讓別人支配你的感受嗎?

▨ 你在人際關系中努力設定界限嗎?

▨ 回想最近一件讓你崩潰的事,你的感受全部是當下的反應,還是可能與童年某件事情有關?

▨ 你是否發現自己反復進入同一類困境?

▨ 當你切斷人際交往時,你是否覺得更安全?

不僅僅是自我回溯,「再養育」的過程也可能來自治愈型伴侶、心理咨詢師、寵物、支持性朋友。你可以在與他們相處的過程中,獲得某種矯正性的情感體驗。

祝你找到與內在小孩對話的感覺~

「沒有充分成為過小孩的人,是沒法成為大人的。」

編輯:江湖邊

責編:kuma

封面:Danial R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