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歐美多國也在經歷一場大範圍的電荒,什麽原因引發了這場正在波及全球的能源危機?這個冬天各國將如何度過?

2021-09-28新聞

2021年了,說歐美已開發國家還缺電,你信麽?

這真不是開玩笑。

最近一段時間,歐美國家相繼陷入能源危機,電力供應極其緊張,拉閘限電的事時有發生。要知道現在才10月份,大規模供暖季還沒到呢

之前有科學家預測,今年可能會遭遇罕見的寒冬。如果能源危機持續下去,歐美人民要怎樣度過這個冬天?

1

歐美能源危機有多嚴重,我們來看一個「鮮活」的案例——

前幾天,英國能源市場監管機構官員強納生,正在透過視訊會議出席一場能源問題的聽證會。就在他拍著胸脯向議員們保證,能源危機不會導致英國冬天停電時,「啪」的一下,他房間的燈突然就黑了。

大寫的尷尬。

在強納生中斷會議,去檢視發生了什麽情況時,參會的其他人調侃說,你看,我就說英國沒電了嘛。

英國國家電網前兩天發出警告說,鑒於電力供應的「不確定性」,英國今年冬天斷電的風險在不斷增加。

不只是英國,整個歐洲乃至北美,都在缺電的邊緣徘徊。

在電價完全市場化的情況下,缺電意味著電價的飆升。

英國(批發)電價9月已達歷史新高;在西班牙和葡萄牙,9月初的(批發)電價是半年前的3倍,荷蘭更是比3月份時高出4倍。

只有更貴,沒有最貴。

截止9月,歐盟平均電價在20多歐分/度左右,換算成人民幣大概2塊錢/度電。

電價飆漲,生活成本和生產成本,都在蹭蹭地往上漲。一些企業幹脆直接把工廠給關了,反正停產損失比開工成本要低多了。

北美情況暫時要好點,美國最近還向歐洲出口了不少液化天然氣和煤炭。

但美國未來的情況不容樂觀。

據美國能源資訊署的數據,到今年年底,美國煤炭庫存水平可能會下降到不足去年的一半。

據彭博社報道,有交易員將明年1月美國的期貨電價,上調至2014年以來的最高值。

期貨電價是對未來供電情況的預期,大幅上調價格,說明市場不看好美國今年冬天的供電情況。

一般來說,美國的用電高峰是在夏天,況且今年還是個屢創高溫記錄的年份,但美國多地的今冬期貨電價,都大大高於夏天的電價。

有美國媒體報道說,如果能源危機持續下去,美國將在冬天遭遇電力短缺,部份企業或政府部門可能被迫拉閘限電。

2

印象中,歐美國家的能源供應比較多元化,不應該出現電力短缺情況啊?

背後的原因其實挺復雜的,根源在於天然氣產量的減少和價格的飆升。

歐洲的電力來源,排第一位的是天然氣,占到三分之一左右。但歐洲大部份國家不產天然氣,主要依賴進口。

去年因為疫情,全球各大能源企業出現了主動或被動的減產,今年需求大增產量卻沒上去,直接導致天然氣價格漲上了天,9月份以來都翻了好幾番。

反饋到電力企業,意味著發電成本的飆升。成本高就高吧,再高也得用電是不,可難就難在,市場上根本沒有足夠多的天然氣可買。

通常來說,一個國家會儲備一定的能源,用來應對潛在的能源危機。然而從去年底開始,歐洲各國的能源庫存,就降到了不足往年一半的水平,有些國家甚至不到三分之一。

除了前邊說到的能源企業減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歐洲集體將寶押在新能源上,主動大幅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

發展新能源是近年的世界大勢,歐洲一直走在最前面。

比如說英國,憑借漫長的海岸線,以及「一年刮一次、一次刮365天」的海風,加上沿岸多淺海的優勢,英國建設了大規模的海上風電場,巔峰時期的風電能占到一半。

再比如說德國,早在2019年,包括風能和太陽能在內的新能源,在德國電力結構中的平均比重就達到了46%。

眼看新能源形勢一片大好,歐洲各國加快了「淘汰」傳統能源的步伐,一批批的火電發電廠被關停。

然而問題是,風能和太陽能這類新能源,跟農業生產一樣,波動性大,純粹是靠天吃飯。風大、刮風時間多,全年日照天數多,發電自然就多;相反就會出現電力短缺。

偏偏今年是個極端天氣頻發的年份,刮風、下雨、寒潮完全沒有規律可言,新能源發電遭遇嚴峻挑戰。

一邊是傳統能源供應不足,一邊是新能源發電極不穩定,不缺電才怪。

3

我看網上有很多人說,歐美的這場能源危機,實際上是新舊能源之爭,是舊能源對新能源的反擊。

這個結論當然過於武斷了,但確實點出了根本問題。

部份歐美媒體最近也在反思,擁抱新能源、拋棄舊能源的步子,是不是邁得有點大了?

和在減排上一直遊移的美國相比,不管領導人如何更叠,歐洲倒是出奇的一致,各國都設定了嚴格的減排目標。

今年5月,梅克爾宣布提高德國的減排目標——

2030年溫室瓦斯排放較1990年減少65%,高於歐盟減排55%的目標,實作凈零排放的時間也從2050年提前到2045年。

可以說是全球最嚴減排目標了。

經濟學中有句老話,如果你想要的東西稀缺,你就征稅。為了盡快達到減排目標,德國設定了高額的碳排放稅。

每排放一噸二氧化碳,2018年要交16歐元,到2019年就漲到了25歐元。按德國政府的計劃,2025年時會增加到55歐元/噸。

這麽漲下去,傳統能源發電廠哪還有利潤可言,不如趁早關門大吉算了。

然而德國還覺得擁抱新能源的步子太慢了。

德國環境部長舒爾茨去年底表示,德國新能源的增長,充分說明了政府減排政策的成功,但速度還是不夠快——

「我擔心我們已經浪費了太多時間,已經危及到進一步加強氣候保護的機會和風電領域的就業機會。」

就在前段時間,德國宣布全面棄核,明年將關閉最後一座核電廠。

可惜事實上是,德國數千萬家庭一直承受著歐盟最高的電價,今年電價再次大漲後,已觸及十幾年來的最高位。

唯一的好訊息是,從俄羅斯經波羅的海到德國北部的「北溪2號」輸氣管道,馬上就要投入使用了,德國乃至歐洲大陸的能源危機得以暫時緩解。

但這也意味著,歐洲被俄羅斯卡住了「氣脖子」,未來如果發生地緣沖突,歐洲只能任由俄羅斯擺布。

4

既然無法擺脫對傳統能源的依賴,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發展新能源,是不是毫無價值了?

當然不是。

如果說之前還有人懷疑全球暖化的後果,面對今年頻發的極端高溫、幹旱、洪水等災害天氣,想必全球人民的感受是相同的。

減少碳排放,阻止地球繼續變暖,毫無疑問已成全球共識。

可就今年的情況來看,這似乎成了悖論——

全球暖化,極端天氣頻發,所以要減排。減排的大方向,自然是「除舊迎新」,但極端天氣導致新能源產能不穩,反過來又增加了舊能源的使用。

悖論或許恰恰說明,「除舊迎新」不能一蹴而就。

歐洲發展新能源搞了這麽多年,截至2020年,新能源發電量也只占到總發電量的38%。產能還很不穩定,忽高忽低的——

歐洲風能協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歐盟風能發電量同比下降了7%。風能大國英國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第二季度風力發電同比下降了14%。

經過這次能源危機,歐美國家應該會意識到,新舊能源從來不是是「你死我活」的對立關系,而是長期的共存關系。

新能源慢慢地增加,舊能源慢慢地退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激進的「二選一」。

對歐美國家來說,當務之急是盡可能的開源節流,為即將到來的冬天做準備——已經有多名科學家預測,今年會出現罕見的寒冬。

最近兩個月,歐洲多國政府透過限價、補貼、減稅等手段,在盡可能地減少能源價格上漲對老百姓及中小企業的影響。

美國也開始了未雨綢繆,在天然氣出口量創20年來最高值後,美國工業能源消費者協會9月致信能源部,呼籲減少美國液化天然氣的出口,以避免今年冬天出現天然氣價格上漲過高,甚至是供應短缺的現象。

歐美人民能否過好這個冬天?時間會給出答案。

搜狐【狐度】出品
作者:宗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