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中方拒絕15億要價,決定自行研發

2024-01-21新聞

中方拒絕15億要價,決定自行研發。

過去的屈辱,將化為明天的動力,推動我們前進!從1949年國家成立時的一貧如洗、百廢待興,到今天華夏繁榮昌盛、國力強大,我們經歷了風雨、磨難,許多人和事仍然讓我們熱淚盈眶、泣不成聲。

現在,讓我們來到2018年10月24日上午9點,這個時候,連線香港、澳門、珠海的港珠澳大橋已經全線貫通,向全世界宣布了這個重要的訊息。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充滿了困難與挑戰,但它所帶來的意義卻是無比深遠。這座橋梁不僅縮短了港珠澳地區的交通距離,更為三地的經濟發展註入了強大的動力。

更令人驚嘆的是,這座橋的背後,隱藏著無數的艱辛與苦楚,甚至是讓我們四處求人受盡屈辱的歷程。在電視節目采訪中,大橋的總工程師師傅林鳴講述了造橋的艱難過程,概括起來就是一個字「難」。

這座跨度長達55公裏的超長大橋,必須在水面之上建造一座人工島來支撐大橋,這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還必須建造一條6.7公裏長的海底隧道,因為大橋途徑伶仃洋航道,每天要經過4000多艘大大小小的船舶,所以橋梁的高度要高於它們,這樣的船舶才能安全通行。

而這就引出了另一個問題:香港的機場有規定,在飛行航班範圍之內,88公尺以上的建築是不允許的。工程師們想了想,決定在海底挖一條連線兩端通車的隧道。

然而,要在海底建造一條6.7公裏的隧道,這幾乎是天方夜譚。在此之前,中國所有的海地隧道施工歷程加起來也不足4公裏。

但是,我們的工程師們並沒有放棄,他們以堅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技術,成功地完成了這一不可能的任務。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歷程,不僅體現了我們的創新精神和技術實力,更體現了我們勇於挑戰和不斷超越的精神。

這是一座橋,也是一座精神豐碑,它將永遠被人們銘記在心。

林鳴總工程師回憶起2005年,他已經開始參與港澳珠大橋的籌備工作。為了克服海底隧道的難題,國家派出了工程師前往南韓學習南韓釜山巨加跨海大橋的隧道技術。

但是,滿懷期待的中國工程師抵達南韓後,卻被拒絕參觀他們的設施。盡管遭受了排斥和白眼,但中國工程師並沒有屈服,他們在百米之外的船上拍攝了一些照片作為參考。

我們可以想象,這些遠離家鄉的工程師在異國他鄉遭受了多大的困難和痛苦,真是讓人感到心酸和惋惜。

不屈不撓的信念,讓團隊決定向橋梁技術領域堪稱翹楚的荷蘭公司求教。在磋商過程中,對方提出了一億五千萬歐元的咨詢費,相當於2017年人民幣15億元,價格之高讓人乍舌,可謂獅子大開口!

這樣的天價讓中方只能被迫壓低價格,詢問荷蘭公司能提供哪些具體服務。而得到的回答卻出人意料,僅僅是可以為他們唱一首歌,為他們的成功祈禱。

這個充滿戲謔與嘲諷的回答徹底打消了我們尋求外國援助的想法。此後,中國工程師們更加堅定地投入到自主研發中,他們埋頭苦幹,不分晝夜,經過四年多的努力,終於攻克了珠港澳大橋沈管隧道的技術難題。

港珠澳大橋的設計壽命可達到120年,可抵禦16級、8級的地震,並經受住了「山竹」17級台風的嚴峻考驗。

這座大橋一開通,立即成為了全球關註的焦點,其巨大的規模、高難度的施工和先進的建造技術贏得了業內的高度評價。

美國對港珠澳大橋贊不絕口,稱其為「珠穆朗瑪峰」般的橋梁工程。英國【衛報】也將其列入「新世界七大奇跡」。

據統計,僅這座大橋就擁有八項「世界之最」。更重要的是,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讓我們不僅贏得了國際聲譽,也讓我們深刻意識到自主研發和獨立建造的重要性。

當初荷蘭公司曾以15億的價格試圖阻止我們的建設,但我們的工程師們沒有被嚇倒,而是透過不斷努力,掌握了成套技術,打破了技術封鎖。

如今,我們有能力獨立建造大型橋梁,如深中通道計畫,不需要再依賴他人。這樣的成長過程雖然痛苦,但每一步都讓我們更加自信,更加堅強。

只有擁有硬實力,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沒有專利、沒有技術,就無法在國際舞台上贏得應有的尊重!我們在中國的不斷挑戰與壓力下,攻克了一項又一項技術難關,一項項產業趕超先進,如今我們的產品已經熱銷全球。

但我們更不能忘記,在這繁榮的背後,是中國人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永不言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