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攜手應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

2023-11-22新聞
李紅梅
減緩氣候變遷與適應氣候變遷協同推進,才能最大限度減輕氣候變遷不利影響,確保人類社會永續發展。在推進減緩工作的同時,應更加重視適應氣候變遷行動的科學、精準,推進相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地球是我們的共同家園。我們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應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守護好這顆藍色星球。」「應對氣候變遷是中國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負責任大國應盡的國際義務,這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
生態環境部近日釋出的【中國應對氣候變遷的政策與行動2023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碳排放強度較2005年下降超過51%,目前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已歷史性地超過煤電,應對氣候變遷工作成效顯著。
氣候變遷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當前,全球氣候變暖正在加速演進,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現頻發、強發、廣發特征,嚴重影響全球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世界氣象組織日前指出,2023年10月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月。同時,由於聖嬰現象將至少持續至明年4月,大大增加了出現破紀錄高溫的可能性。
應對氣候變遷,需堅持減緩與適應並重。一方面,透過能源、工業等經濟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的調整,減少溫室瓦斯排放,減緩氣候變遷速率,比如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植樹造林增加地球碳匯等。減緩行動是遏制氣候變遷的根本措施,是人類實作永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透過加強自然生態系和經濟社會系統的風險辨識與管理,采取切實有效的調整適應行動,降低氣候變遷的不利影響和風險,比如建立完善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監測預警系統、加強對氣候災害風險的管理等。當氣候變遷已經發生或預期災害風險較大時,適應行動不可或缺,能直接有效地保護人類社會、自然生態系安全。減緩氣候變遷與適應氣候變遷協同推進,才能最大限度減輕氣候變遷不利影響,確保人類社會永續發展。
應對氣候變遷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堅定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遷國家戰略,減緩與適應氣候變遷工作都取得顯著成效。宣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構建完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推動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調整,采取節能提高能效、建立完善市場機制、增加森林碳匯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從印發【國家適應氣候變遷戰略2035】,到開展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從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空—天—地」一體化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到透過基礎設施、重大工程提升自然生態系適應能力,中國適應氣候變遷的能力持續增強。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全球氣候變遷的趨勢仍將持續。中國氣候型別復雜,氣候風險交織,增強適應氣候變遷能力的緊迫性不斷凸顯。在推進減緩工作的同時,應更加重視適應氣候變遷行動的科學、精準,推進相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方面,加強對氣候變遷風險的監測、評估;另一方面,科學、系統提升農業、水資源等重點領域適應氣候變遷能力,探索符合各地實際的城市適應氣候變遷建設管理模式,強化城市氣候韌性。
保護地球家園、應對氣候變遷需要全世界同舟共濟,共同書寫人類永續發展的未來。作為負責任的開發中大國,中國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遷全球治理,將應對氣候變遷擺在國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不斷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新的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22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