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印度有能力追上中國的制造業嗎?

2021-02-20新聞

我們知道,印度長期是英國的殖民地,有幾百年一直跟著英國混,時間長了,爺兩有了感情,英國把印度當幹兒子看,上哪兒都帶著,比如當年鴉片戰爭,英軍裏就有很多印度人,英國人一點不見外,當自己人用了。

長期殖民造成了兩個後果。

首先是英美有大量印度人,印度獨立後,這些人留在宗主國變成了第一批印度裔移民。

而且能留在宗主國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類似咱們國家清華北大培養的高材生跑去給美國人打工,這些人腦子聰明又上進,經過幾代人努力,其中的一部份就混入了上層。

多說一句,這個也算是西方國家的頂級陽謀了,用價值觀這高薪崗位從全世界吸收優秀人才,比如非洲的精英專供法國,全世界的精英都往美國跑,聚集了一大批頭部人才,你說能不領先嗎?這也是為啥大家說殖民還沒結束,已開發國家還再從經濟和人才兩個方向從開發中國家持續吸血。

現在英美都有很多印度裔的高官,比如美國副總統和現在的英國首相,還有矽谷那些大廠的高管,很多也都是印度人,他們是後來印度能崛起的重要外援。

而且因為常年跟著英國主子混,英語成了印度人的第二母語,半個身子已經擠入昂撒人的圈子,老大吃肉他就能跟著喝口湯,這也為後來印度的服務業崛起打下基礎。

其次是印度對自由經濟、金融那套非常上頭,主要是跟著幹爹耳濡目染,多少有點路徑依賴了。比如印度股市,成立非常早,1875年就開張營業,已經有100多年歷史了。

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印度獨立以後本來應該是倒向西方陣營,沿著自由經濟那條路走下去。

不過印度人不走尋常路,獨立以後先是搞不結盟運動,美國蘇聯誰都不靠,搞起了左右逢源火中取栗那套把戲。後來被北邊的鄰居胖揍一頓後,徹底倒向蘇聯,從那以後一直到蘇聯解體,他兩都是鐵哥們,中間甚至一度簽署過軍事同盟協定,類似中朝這種,關系好的穿一條褲子都嫌肥。

蘇聯解體後印度和俄羅斯互相看不順眼,印度乘盧布貶值的時候賴掉俄羅斯一部份外債,俄羅斯反手就是一刀,借賣航母的機會坑了印度一把,場子找回來以後哥兩又好上了。

這次俄烏戰爭,整個西方都在譴責俄羅斯,唯獨印度默不做聲,還偷摸替俄羅斯賣石油,不少人覺得納悶,其實很正常,他們兩祖上就是鐵桿。

政治上關系好,經濟上自然也差不了,印度獨立後一直都在學習蘇聯的計劃經濟。對,印度其實是個社會主義國家,至少他們自認為是個社會主義國家。

這點其實跟我們國家很像,都是二戰後才獨立,都是背靠蘇聯搞計劃經濟。不同的是印度的基因裏帶著英國的成分,所以在金融這塊還是保留了自由經濟,包括咱們前面說的印度股市,這玩意完全是自由經濟的產物,按理說跟計劃經濟水火不容,但是在印度他兩就可以和平相處。可能是因為印度人隨和吧,多大的矛盾在印度都不叫事,妥妥給你安排在一個桌子吃飯。

而在制造業這塊,印度一直都不成氣候,被我們甩出了幾條街。

咱們當年只有蘇聯這一個老師,所以心無旁騖專精一門,後來和蘇聯關系惡化,逼著我們搞獨立自主,反倒是因禍得福,穩紮穩打把蘇聯轉移了一半的重工業全部消化吸收。

印度就不一樣,國際形勢比我們好太多,英法美蘇都願意當他老師,這印度人腦子就活泛了,準備把那幾家的先進技術拿過來組合一下,直接幹到世界領先。

到後來東學一下,西學一下,這兒摸摸那兒碰碰,最後搞了個寂寞。比如軍工方面,國產坦克戰鬥機都是一塌糊塗,質次價高不說,還經常出事故,搞得軍方都不願意買。政府踢兩腳,空軍就象征性的買幾架,買了也不用,放在倉柯瑞備用,到現在印軍裝備國產化程度只有15%,制造業就是個笑話。

民用也拉垮,塔塔公司是印度的頭部企業,當年斥巨資制造一款汽車,號稱全世界最便宜,整車售價折合成人民幣大概是8000塊錢,一部手機錢就能買輛汽車,大家可以想象下偷工減料都啥程度了。就這麽個破玩意,連研發帶量產花了好幾年,結果一上市直接掉坑裏,總共沒賣出去幾輛,還經常出事故,很快就停產,前期投入也都打了水漂。

這事說白了還是眼高手低,工業底子都沒有就敢奔著世界領先去,走路都搖搖晃晃,非要去練跨欄,摔個鼻青臉腫那也是很正常的了。

要按照經濟學家的話說,這個叫逆比較優勢,你的優勢是人口多,應該搞低端制造業,上手就搞高科技那不是和西方大佬們迎頭撞車?雞蛋碰石頭結果是可想而知。

所以獨立後很長一段時間,印度經濟都不溫不火,日子比我們好點也有限。

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轉機來了。

當時西方要轉移產能,制造業轉向了東亞,低端服務業往哪兒轉呢?

大廠裏那些印度裔高管就把老家想起來了,印度人很多都會說英語,和美國正好有12個小時時差,美國人晚上打客服,印度這邊是白天,加班費就省下來了,而且白天畢竟大家工作狀態要好一點,這使用者體驗不就上來了?

關鍵還是便宜,隨便找個辦公室,拉上電話線,雇幾個社會閑散人員,稍微培訓下就可以開展業務,場地、人工、裝置都能省一大筆錢。至於這業務品質嘛,也無所謂了,都是流程化的東西,按照話術手冊對號入座,一般都沒問題。

而且印度人性子慢,又隨和,天然適合作客服,能不能解決問題放在一邊,主打的就是一個態度好語氣柔和,應付一般使用者沒啥問題。真碰到刁鉆的再轉給美國總部處理,也沒什麽大問題。

這事本質上和京東把客服中心建在宿遷是一個道理,既節約成本,還能幫助老家人民脫貧致富,妥妥的一箭雙雕。

再後來這個服務又升級了,外包的範圍擴大到軟體開發。

可能有小夥伴擔心了,以印度人那揍性,接的住這高難度活嗎。

其實一點問題沒有,寫程式碼這東西,看起來復雜,本質還是個體力活,編程需要的那些演算法和邏輯,根本不需要什麽高科技,初中數學就夠了,只要腦子不糊塗,培訓一個月就能上崗。而且印度人還有英語優勢,寫文件、看註釋、溝通都沒什麽障礙,可以和西方無縫對接,這又把外包工作的門檻降低了一大半。綜合起來,印度這軟體外包服務就風風火火搞了起來。

到現在印度幾乎壟斷了全世界一半的軟體開發,每年給印度創匯將近2000億美元,要知道服務的成本主要是人力,從國家的角度看,這2000億美元就是純收入,妥妥的支柱產業。印度也喜提「世界辦公室」的綽號。

大家能看出來嗎,印度經濟能夠起死回生,一靠國外的印度裔高管,二靠國內的英語底子,說白了,吃的還是殖民紅利。

不過光靠服務業沒法實作國家富強,一方面印度這個軟體外包還處於產業鏈的底端,上遊設計、下遊的銷售,連帶品牌都在國外,他們也就是掙了個幸苦錢,還處在微笑曲線的底端,本質上跟我們國家改開初期兩頭在外的三來一補沒什麽區別,對本國的軟體行業沒什麽帶動作用,印度國內除了一些碼農,到現在都沒有幾個能拿得出手的軟體,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一方面服務業惠及人群太少,印度到現在還有5億人吃不飽肚子,這些人跟辦公室裏接電話敲程式碼的那一群上基本上就是活在兩個世界,長期看會造成更大的貧富分化。

解決問題的核心還在制造業。

事實上,現代化的過程就是支柱產業升級的過程,從農業到制造業,再從制造業到服務業。

比如一開始大家都是農民,農業生產效率提高,農村有了剩余人口,大家湧入城市打工,低端制造業這就起來了。等剩余人口消耗差不多,人口紅利沒了,那就得搞升級,產業往高端制造業和服務業轉移,相應的,打螺絲的低端勞動力要升級成高級技工或者接受高等教育。這個過程中規模縮小,品質提高,是個由大到強的過程,也就是現在經常提到的「高品質發展」

咱們國家現在就處於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的轉型期,勞動力素質倒是提上來了,遍地都是大學畢業生,但是產業升級沒跟上,沒那麽多高端崗位,所以大家只能脫下長衫,進工地打螺絲。

現在有不少人鼓吹上學無用論,這就是典型的目光短淺。長期看,產業是一定要升級的,現在脫下的長衫,將來還要穿回來。你不上學,等機會來了別人穿衣服的時候你只能看著,你說那多難受。

咱們說回來,這個升級過程中前後有依賴關系,比如制造業需要農業的剩余人口,而服務業一定要以制造業為基礎。

為啥這麽說呢?

服務業分兩大類,一類是生活服務,餐飲,娛樂、美容美發什麽的,這些服務誰來購買呢?農民是沒什麽消費能力的,還得靠產業工人,而這些產業工人有沒有消費能力,最終還得看制造業發展的怎麽樣。

另外一類是生產型服務業,銀行、咨詢,IT,品牌設計、專利、廣告公司,整體還是圍繞實體經濟展開,撥開表象,底座還是制造業。

比如美國,大家現在都在說美國產業空心化,其實作在支撐美國經濟的一個重要產業就是生產型服務業,利潤高,科技含量高,話語權大,他們站在金字塔的頂端,屬於吃肉的那一撥人。

大家可以看下歷史上那些世界霸主,曾經都是制造業強國,幾乎沒有直接靠服務業獨步天下的。

如果沒有制造業,服務業就是空中樓閣,就跟印度一樣,本國沒有服務物件,只能給別人打下手,掙個辛苦錢,自己一點沈澱沒有。

莫迪是懂這個道理的,所以他上台以後積極推動印度制造業發展,喊口號,寫規劃,大幹一場的氣氛是拉滿了。

而且這回換了思路,不搞高精尖了,放低姿態,先從低端制造業幹起。

咱們前面說了,印度搞低端制造業還是有比較優勢的,有人口、有港口,還處在貿易路線的關鍵節點,天然就是一副承接產業轉移的造型。

不過印度專業擺爛幾十年,半死不活的狀態已經深入人心,外資能來早就來了,既然這麽長時間都沒動,肯定是有顧慮,你現在讓人家放棄國外的家底,拖家帶口搬到你這兒來,總的拿出點辦法來不是?

是不是有點眼熟?這事的本質就是招商引資,辦法早就有了,北方鄰居已經打了樣,直接抄作業就好。

最直接的就是給優惠,像稅收減免、財政補貼等等,反正變著法給你降成本,這個好理解,不多說了。

更關鍵的是市場換技術,咱們重點說說。

按理說,我要開啟市場,直接把東西賣到印度就行了,為啥非要把工廠搬過去呢?

這裏面就有技巧了。

比如特斯拉想把汽車賣到印度,莫迪說可以,自由經濟嘛,不攔著,但是關稅要100%,5萬美元的汽車賣到印度要10萬美元,價格直接翻番。印度人只是懶,人家又不傻,誰願意當這個冤大頭,肯定是賣不動。

想把關稅降低?

也可以,你把廠子開到印度,變成印度制造,自產自銷,不通關這關稅不就沒了?

那我只把組裝廠搬過去,零件還在國外,在印度只搞組裝業務行不行呢?

也不行,一方面汽車零件都是大部件,像輪胎、玻璃,運輸成本就很高,另外一方面這些零部件入關也要收關稅,核算下來成本可能節省不了多少。

咋辦呢?你只能咬牙把零部件廠子也搬到印度,這就把產業鏈的上遊一起帶過去了,汽車行業能帶動橡膠、玻璃、鋼材、皮革幾十個行業,這些上遊行業形成規模以後又可以培育國產品牌,投入一個石子能帶動連鎖反應,這就是產業的外溢功能。

有時候為了加速這種轉移,政府還得在後面推一把。比如規定零部件國產化率要達到50%才免除關稅,逼著你連供應鏈一起轉移,這力度可就不是一兩個廠子這種規模了。

這方面做的最成功的就是我們,當年桑塔納進入中國的時候,按照西方的工業標準, 咱們的零部件供貨能力幾乎沒有,後來從零開始,硬是把國產率做到90%以上,這些供貨商後來又可以給吉利、長城、比亞迪這些國貨品牌供貨,帶動汽車行業蓬勃發展。當然了,咱們的汽車行業其實走了不少彎路,後來的崛起完全歸因於民營資本的進入,這個有機會再說。

印度現在也是這個套路,不過效果卻很不怎麽樣。

首先是印度的基建拉垮。制造業需要穩定的電力,印度很多地方現在還經常停電,大家幹熱火朝天的時候忽然斷電,整個生產線上的產品可能都變成廢品,這誰敢來?物流方面,港口倒是夠用,但是通往內陸的道路那就一言難盡了,原材料進不來,成品出不去,生產效率可想而知。

還有工人素質,勞動力倒是很多,但是印度人懶散慣了,按照印度教的說法,大家主要是修來世,今世的命運已經註定,再努力也沒用,搞什麽精進?搞什麽奮鬥?所以整體非常消極,能混口飯吃就行了,天天都這心態,工作效率和品質也就可想而知。

而且咱們國家外資剛進來的時候是有一批產業工人的,七八十年國企向鄉鎮企業分包了一些業務,有一批農民工已經變成產業工人,外資進來的時候正好承接車間工作,印度沒有這個過程,工人都得慢慢培養,初期那產品品質也是沒法看。

馬斯克對這事有非常深刻的認識,前一陣不是說要特斯拉要去印度建廠嘛,你以為老馬是圖了印度給的那點優惠?

根本不是,真實的原因就是我前面說的,印度把關稅拉爆,強迫特斯拉把廠子遷到印度。馬斯克既想要印度的市場,又很擔心印度制造的品質問題,所以提了個折衷方案,說是特斯拉在印度只生產低端車,而且是印度專供,反正印度人幹啥都隨緣,隨隨便便造的車那就隨隨便便用,你們內部消化就好,別出來霍霍別人。

還有大家說爛了的營商環境,經常不講武德,動不動就揪住外資薅羊毛,前一陣不是罰了小米嘛,其實倒不是針對我們,西方列強也沒少受他們折騰,這個不多說了,大家網上搜一下,到處都是案例。

所以莫迪這波操作整體上很不成功,他原計劃把GDP中制造業的占比從15%提高25%,結果折騰了幾年,這個比例不升反降,

當然了,這個是相對值,印度這幾年經濟增速很高,要算絕對值,制造業規模還是在擴大。

到了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印度的機會又來了。

一方面俄羅斯被制裁,油氣資源沒了銷路,印度乘虛而入當起了中間商,低價收購俄羅斯的油氣,解決了自家的能源問題,轉手賣給歐洲還能再掙一筆,作為中間商,就是要賺差價,這一波就讓印度經濟走出了大陽線。

您說這買賣這麽好,為啥別人不能幹?

美國不讓啊,美國現在有求於印度,所以裝沒看見。你換個別的國家試試,分分鐘削你。印度也吃準了美國不敢動他,所以安安心心當起這個獨家代理。

更重要的是俄烏戰爭給西方列強敲了警鐘。之前歐洲能源幾乎全靠俄羅斯,結果一打仗能源就斷供,搞得大家狼狽不堪,所以整個西方都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這種事非常謹慎。這個背景下,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就被盯上了,大家都擔心制造業太過依賴世界工廠,搞不好將來也會受制於人。

帶頭的就是美國,積極的想把一部份產能轉移到印度。老大都發話了,小弟自然要配合,所以大家看這兩年東亞那幾個美國跟班都積極向印度靠攏。比如蘋果,這兩年就操縱產線向印度轉移,富士康去印度建廠就是這個背景。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幾年全世界都陷入通縮的危險,典型問題就是沒需求,大家都不消費,沒消費就沒生產,進一步導致整個經濟螺旋向下。

這時候印度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人口多,老百姓又不愛存錢,印度作為一個開發中國家,消費占GDP的比重常年在60%以上,而且未來還有很大增長空間,這麽大一塊蛋糕,誰都眼饞,所以雖然印度政府各種騷操作,但是大家也都捏著鼻子忍了。比如小米,常年占據印度手機市場30%以上,雖然挨了罰,但是也只能忍著,憋屈是憋屈點,賺錢嘛,不寒摻。

有服務業打底,制造業又有崛起的趨勢,所以印度近幾年看起來形勢一片大好。

那印度這個瘋勁能持續嗎?

我整體上不太看好,倒不是因為網上經常被編成段子的印度國民性。

主要是印度這個國家還沒有形成事實的統一,莫迪想法是好的,但是能不能執行下去那就非常隨緣。大家知道南韓的浦項制鐵吧,當年要在印度投資建鋼鐵廠,結果低估了當地的復雜性,先是審批流程走了好幾年,轉著圈花錢,好不容易拿到批文,準備開工的時候才發現當地老百姓不幹,找政府說理,人家兩手一攤,說我也沒辦法,你得自己搞定。你個外來戶能把老百姓怎麽樣,最後也只能是黯然結束。還有日本從我們手裏搶到的高鐵訂單,中標的時候高高興興,開工才發現困難重重,有的地方工程車都開不進去,新德裏的批文在地方就是一張廢紙,幾年才修了10公裏,你說你咋弄?

大家可以留意下,在西方主導的經濟格局下,能夠白手起家,成功擠進準已開發國家行列的,也就是東亞那幾個國家,產業起飛階段共同特點是大政府再加老百姓吃苦耐勞,印度現在這兩個條件都不具備。

至於大家都說的人口紅利,這事得分開說,人多吃飯的人還多呢,你得有產業吸收這些人口才行,否則人再多也只能安排在田間地頭,要不然就是進入城市住進貧民窟,對國家來說反倒是個拖累。

而且真有產業進來,你還得接得住才行。富士康本來想把芯片工廠也轉移到印度,前兩天又說不轉了,營商環境太爛是一方面原因,另外一方面印度沒有那麽多高端人才,芯片制造跟手機組裝還不一樣,可不是打螺絲那麽簡單,前期培訓的成本就能嚇死人,等人家掌握工藝,可能很快就會把老師掃地出門,印度之前沒少幹這事。再說了,芯片制作是個米粒上雕花的活,以印度人那懶懶散散的作風,芯片做出來能不能用還兩說,幹脆就撤退了。

印度最近能風生水起,多少是占了國際形勢的光,美國要和中國脫鉤,所以操縱產業鏈向印度轉移,疊加俄烏戰爭小賺一筆,搞了這麽一波小高潮。

但是外因畢竟是次要的,短期刺激一下沒啥問題,長期還得看內力,印度內部問題一大堆,這些問題沒解決,他也就跑不了多遠。

至於這波產業轉移對咱們的影響,肯定有,但也沒那麽悲觀,我前面說了,咱們的優勢不在於幾個工廠,而是強大的供應鏈和基建,搬走工廠容易,想動產業鏈那就難了。基建更不用說了,沒有二十年功力根本搞不出來,一旦搞出來就是固定資產,可以長期吃紅利。印度在這兩方面遠遠不如,在可預見的未來,也沒有趕超我們的希望。

不過這事也給我們提了個醒,還是要迎難而上,搞產業升級,作產業鏈裏的龍頭。

比如這次蘋果大規模向印度轉移,咱們只能看著,沒啥辦法。

為啥呢?

咱們在果鏈上幹的是低端工作,可替代性太強,說不用你就不用你了。強如富士康,包攬了大部份蘋果的整機業務,依然是個打工仔,老板讓你出差,你就是一百個不情願,那也得去。

反觀美國,雖然不直接參與生產,但是掌握核心技術,整個鏈條上沒有可替代性,那就可以穩坐中軍帳,指揮小弟們沖鋒陷陣。小兵們是沒啥選擇權的,你只要在這條鏈上混,那就得乖乖聽人家擺布。

所以咱們未來都要走華為這條路,搞產業升級,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

這個絕不是要逆全球化,全球化是一定要搞的,區別在於控制權在誰手裏,產業鏈也不是不能轉移,關鍵要看主導權在誰手裏,咱們,要做那個運籌帷幄的將軍。

短期如果沒法控制產業鏈,那就提振消費。要知道,我們國家的消費也有巨大潛力。不過跟印度不同,我們長期屬於出口導向型經濟,經濟體量雖然大,但是消費比重低,綜合下來消費一直都不夠看,還有很大上漲空間。

最近幾年中央一直在提雙迴圈,就是為了補齊這塊短板,如果內部市場如果能支撐起巨大產能,那些工廠自然就不用千裏迢迢去看印度政府臉色,甚至咱們也可以用市場作為底牌和外資談判。

現在全球經濟是買方市場,有消費能力就有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