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新發展理念豐富開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2024-07-23新聞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回答了關於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於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新發展理念作為中國新時代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則,開拓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書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新篇章。
新發展理念是一個整體
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實作什麽樣的發展、怎樣實作發展這個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經濟形勢進行科學判斷,對發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時調整,引導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這些理念和思路歸結起來,就是要在新發展階段,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指引,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實作經濟高品質發展。
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的重大經濟社會理論和理念中,「新發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開始起草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首先要把應該樹立什麽樣的發展理念搞清楚,發展理念是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發展理念搞對了,目標任務就好定了,政策舉措跟著也就好定了。【建議】提出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五大發展理念不是憑空得來的,是我們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也是針對中國開發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新發展理念是在中國宏偉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又是進一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重要原則,「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都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實踐告訴我們,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行程,發展環境不會一成不變,發展條件不會一成不變,發展理念自然也不會一成不變」。
由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構成的新發展理念是一個整體。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發展的內生需要、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實作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等核心觀點,系統回答了實作中國式現代化所要求的發展目標、發展動力、發展方式、發展路徑等一系列根本問題,進一步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進入新時代,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這些思想可以大致歸結為四個層次。一是道路—價值論,解釋為什麽要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及為什麽要以人民為中心等問題;二是階段—制度論,解釋為什麽我們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什麽新發展階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一個階段,以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制度體系等問題;三是理念—政策論,解釋為什麽要用新發展理念指導經濟社會發展,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實作中國式現代化等問題;四是開放—共贏論,解釋為什麽要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世界各國互利合作、實作共贏等問題。
從道路—價值論到理念—政策論,在邏輯上符合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從抽象到具體的關系。這意味著,第一,相對於道路—價值論和階段—制度論,理念—政策論是更為具體的思想,它將此前的思想涵攝於內;第二,從抽象到具體的最終目標,是朝向生動的社會實踐。理念—政策論,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的重要組成部份,不僅僅是理論,而且必然轉化為治國理政的實踐。新發展理念是「管全域、管根本、管長遠」的,其自身結構和內在聯系反映了人類社會實踐將目的—價值與手段—路徑相結合的特點,「回答了關於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新發展理念始終處於理論轉化為實踐、實踐昇華為理論的過渡點上,是實踐中的理論和不斷被反思的實踐。
新發展理念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新發展理念是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踐的科學總結。新發展理念的每一個理念都包含豐富的政治經濟學研究課題,事實上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總體框架。例如,強調創新發展,就要研究為什麽創新是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如何形成新質生產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如何把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發展速度穩定在合理水平,順利實作「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強調協調發展,就應當從中國開發中不平衡、不充分、不永續等問題出發,研究如何促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如何實作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相協調,研究如何推動區域統籌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強調綠色發展,就要研究節約資源和保護弓境的基本對策,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實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開辟廣闊前景;強調開放發展,就要研究如何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共享發展,就要研究如何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做大「蛋糕」,又不斷分好「蛋糕」,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更充分體現,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第二,新發展理念深化了對中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認識。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強調變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發展生產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這一規律是相對抽象的規律,適用於整個社會主義階段,沒有涉及社會主義不同發展階段的具體特點。新發展理念適應了中國社會基本矛盾和發展階段的轉變,更加鮮明而具體地強調生產力發展的時代特點,緊扣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引領經濟高品質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加鮮明而具體地強調不斷調整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發展,透過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更加鮮明而具體地強調社會再生產過程的協調性和永續性,強調產業間、城鄉間、區域間、國際間以及人與自然、人與人關系的改善,強調處理好當前和長遠、局部和全域、重點與一般的關系;更加鮮明而具體地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
第三,新發展理念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於經濟發展原則的理論。新發展理念是對社會主義經濟開發中具有戰略性、綱領性和引領性的重大問題作出的全新闡釋,深刻闡明了關於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現有的經濟發展理論,特別是作為西方經濟學重要分支的發展經濟學,面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新問題、新任務、新特點,暴露出明顯的歷史局限性和理論局限性。例如,西方發展經濟學基本上是以處於低收入階段的開發中國家為其研究物件的。中國在低收入階段也曾借鑒並套用了發展經濟學的部份理論,如二元城鄉結構理論、比較優勢理論等。但在中國進入中等收入階段後,以低收入國家為物件的發展經濟學理論就失去或部份失去了解釋力和套用價值。再如,西方發展經濟學是根據已開發國家的經驗為開發中國家設計現代化道路的,這種現代化是具有高消耗、高排放特點的傳統現代化,無法適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需要。西方發展經濟學的上述局限表明,為了適應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必須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理論的新體系。
新時代新征程上,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為指引,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全面深化改革全過程,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註入新的理論內涵。
(作者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作者:孟捷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24年7月23日第29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