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中國首套氫膨脹5噸/天氫液化系統在京釋出。該系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01所、航天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制,8月18日成功產出液氫,是中國在液氫大規模制備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將助力液氫大規模套用的工業化行程,為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實作「雙碳」目標提供重要技術和裝備基礎。
該系統攻克了氫克勞德迴圈氫液化工藝流程設計、大型高效連續性正仲氫轉化換熱技術、高速氣浮軸承氫氣透平膨脹機、大型深低溫臥式冷箱分區整合工藝以及變工況自適應一鍵啟停控制邏輯等五大關鍵核心技術。在滿工況執行過程中,各工藝裝置執行穩定,冷箱各節點參數與設計參數高度匹配,各項效能指標均優於設計值,是繼2021年9月2噸/天氦膨脹制氫液化冷箱研制成功之後,在氫液化領域的又一裏程碑式成果。
液氫是實作氫能高效儲存運輸,推動中國實作綠色低碳發展、能源戰略轉型目標的重要途徑。氫克勞德制冷迴圈氫液化流程是未來大規模氫液化系統的主要工藝路線,該系統的成功執行提升了中國液氫工業生產領域技術和裝備的自主可控能力,為更大規模氫液化系統的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液氫產業技術進步,
助力中國氫能產業實作高品質發展。
「全球氫能產業總體仍處於商業化前期,低碳、廉價、高純氫氣是發展氫能產業的前提,國產首套氫膨脹5噸/天氫液化系統的成功為液氫技術推廣套用提供了重要支撐。」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學東說。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陶文銓表示,60年前,中國首套「100升/天氫液化裝置」問世,今天,國產首套氫膨脹5噸/天氫液化系統研制成功。
氫能產業鏈優勢企業應繼續深入合作,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升氫能裝備及關鍵核心部件的國產化率和自主化水平,打造氫能示範「樣板間」。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劉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