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掉三門峽水壩,為何引爭議?
中國最引人爭議的水電站!有人威脅要對其進行爆破。那麽,三門峽水電站究竟存在哪些問題呢?上世紀50年代,蘇聯為中國援助了156個工程計畫,使得中國從一個農業國一躍成為東亞最大的工業國。
在這156個工程計畫中,三門峽水電站的爭議尤為突出,甚至直到2004年,黃河附近的幾個省份還在為此爭論不休。
陜西省領導在向中央送出的報告中甚至提出了炸毀三門峽水電站的建議。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引發了人們對三門峽水電站如此強烈的不滿情緒呢?
1953年,黃河下遊遭遇洪水侵襲,河南、山西、山東三省受災嚴重,數十萬民眾被迫背井離鄉。在這危難時刻,中國向蘇聯求助,請求派遣水利工程師,協助我們在黃河流域建設一座既能防洪又能供電的水電站。
蘇聯積極響應,派出列寧學院的專家組,並在中國水利部門專家的陪同下,沿黃河兩岸探測了整整3個月。最終,他們選擇了三門峽作為水電站的地址。
三門峽兩岸地質結構穩固,山體巖石堅硬,水流速度適中,是建設水電站的理想之地。
陜西省對修建水電站表示關註,因為這將提高三門峽的水位。蘇聯水利專家科洛列夫曾意味深長地對隨行人員說:「任何水電站的庫容,都是靠淹沒換來的。」
因此,科洛列夫也意識到,中國這個水電站的修建困難重重,因為提高水位就必須淹沒大量土地。三門峽水電站的修建需要移民87萬人,淹沒325萬畝土地,其中大部份土地位於陜西省境內。
盡管陜西省領導為了大局做出了妥協,但在修建過程中,出現了一個讓陜西人難以忍受的插曲。
黃萬裏教授和溫善章技術員聯合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們認為蘇聯水利專家的方案低估了黃河泥沙的威力,會導致水庫泥沙淤積,發電效率降低,水庫使用年限也將縮短。
然而,陜西省代表對這一報告表示反對,認為用300萬畝耕地換取一個只能使用60年的攔沙壩難以被群眾接受。
盡管中央認同黃萬裏教授的報告,但水電站大壩已經快要合攏,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建設。
三峽大壩的建設,解決了黃河下遊省份的淹水問題,河南在次年迎來了大豐收。1962年,河南一省的秋收糧食產量達到了驚人的400億斤,要知道當時中國有1.5億多戶6億多人,這意味著全國每戶都能分到260斤河南的糧食。
這對於剛剛從三年自然災害中走出來,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中國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鼓舞。然而好景不長,三門峽水電站的蓄水只持續了不到兩年,就堆積了15.3億噸的泥沙,遠超預期。
這些淤積的泥沙導致渭河水位暴漲,兩岸農田大量被淹。為了應對這個問題,水利部在三門峽水電站的下方鉆了五個大孔,插上無縫鋼管來排沙,經過一番操作,三門峽水電站的淤沙問題得到了暫時的解決。
渭河兩岸雖然已經降低水位,但是每五年都會遭受一次洪水的襲擊,給兩岸的居民帶來了無窮的痛苦。隨著年月的流逝,當初的五個導沙管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於是又增加了兩個,後來的導沙管編號已經上升到了十二個。
盡管三門峽水電站的設計存在不足,但它至少品質上乘,如果換成印度的大壩,恐怕連鉆一個導流孔都可能造成大壩崩潰。
雖然導沙孔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但在2003年,渭河流域爆發了一場特大洪水,1080萬畝農作物被淹,515萬人受災,200多萬畝農田顆粒無收。
這是因為渭河的泥沙淤積擡高了河床,洪水沖破了攔河大壩,這些泥沙是從黃河倒灌入渭河的,罪魁禍首就是三門峽水壩。
2004年,陜西人大代表氣憤地提議暫停三門峽蓄水,甚至有人揚言要炸掉大壩。在無法解決渭河流域淹水問題的情況下,水利部門不得不采取措施,停掉三門峽大壩的兩個發電機,並將排水口改造為排沙口。
幸運的是,小浪底水電站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水利部決定利用其攔洪,而三門峽則用於攔沙。這樣,當出現洪峰時,三門峽可以安心排水,而渭河的水位也不會在夏季突然上漲。
小浪底水電站汲取了三門峽大壩的經驗教訓,設計時充分考慮了排沙問題。隨著黃土高原生態環境的改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黃河泥沙逐年減少。
三門峽大壩雖未被炸毀,但其排沙問題給中國的水利專家敲響了警鐘:在修建大壩前,必須充分考慮如何妥善解決泥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