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工程師是推動工程科技造福人類、創造未來的重要力量,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份。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廣大工程師胸懷「國之大者」,勇攀科技高峰,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為建設重大工程、鑄就大國重器作出了突出貢獻。
1月19日,「國家工程師獎」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81名個人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50個團隊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本系列聚焦部份獲獎工程師和工程師團隊,講述他們勇攀科技高峰的創新故事。
風雲二號、風雲四號地面套用系統總設計師張誌清
推動氣象衛星跨越式發展
前不久,在軌穩定執行7周年後,風雲四號A星,這顆「勞苦功高」的衛星圓滿完成了考核及壽命要求,開啟超期服役的新征程。
張誌清在作報告
作為風雲四號地面套用系統總設計師,張誌清始終牽掛著這顆衛星:「風雲四號A星引領了中國靜止軌域氣象衛星的升級換代,多項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承載了幾代氣象人和航天人的期望。」
2016年12月,風雲四號A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2018年5月,該星正式投入業務執行,向國內外使用者提供衛星遙感數據和產品,開創了首顆試驗衛星直接投入業務執行的先河。
從發射到投入業務執行,一年半內,張誌清帶領技術團隊,經過測試、調整、最佳化,全面建成全新技術體制的靜止氣象衛星觀測系統,推動中國靜止氣象衛星實作跨越式發展。
在國際上首次實作靜止軌域高光譜紅外大氣探測,在國內首次實作在衛星上進行閃電監測 ……對於風雲四號A星這顆衛星的每一個技術特點,張誌清都了然於心。而每一項超越的背後,都凝聚著科研人員的艱辛努力。在沒有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張誌清帶領團隊突破了一系列核心技術,研發了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方案,使風雲四號衛星步入世界前列。
「能夠親身參與風雲一號、二號、三號和四號氣象衛星工程,是我一生的榮幸。」張誌清說,1986年大學畢業來到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工作時,恰逢中國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工程啟動建設,「能參與其中,別提有多自豪了。」
隨著風雲氣象衛星的發展,經過包括張誌清在內的廣大氣象、航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目前中國已建成包括高、低多種軌域的氣象衛星觀測體系,為農林水利、生態環境、交通能源、國土海洋等行業提供精細、精準的服務。
來源:【人民日報】
記者: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