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證監會回應近期股市波動:股市的長期報酬要能高於存款、債券的收益

2024-01-24新聞

據證監會網站釋出,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接受媒體采訪,回應近期股市出現波動,投資者對於資本市場「重融資輕投資」的爭論較多的問題時指出:這段時間以來,資本市場震蕩走弱、波動加大,不少投資者深感憂慮,提出意見建議,我們認真傾聽,感同身受。我們深知,只有廣大投資者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才能有牢固的根基,從而真正實作穩市場、穩信心。

問:近期股市出現波動,投資者對於資本市場「重融資輕投資」的爭論較多,請問您對此有何看法?

答:這段時間以來,資本市場震蕩走弱、波動加大,不少投資者深感憂慮,提出意見建議,我們認真傾聽,感同身受。我們深知,只有廣大投資者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才能有牢固的根基,從而真正實作穩市場、穩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1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聽取了資本市場執行情況及工作考慮的匯報,作出一系列部署,證監會正在抓緊落實推進。

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是證監會的法定職責,也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監管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直接體現。目前,中國股市有2.2億投資者,基金投資者更多,這是中國資本市場最大的市情,也是我們巨大的優勢。從歷史看,中國資本市場建立之初,廣大中小投資者就是最主要的參與者。可以說,沒有億萬中小投資者的積極參與,就沒有資本市場30多年的發展,他們是市場的功臣。保護好廣大投資者是我們巨大的責任。從現實看,股市已經成為居民配置資產的重要渠道,市場波動直接關系老百姓的「錢袋子」。相比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在資訊、資金、工具運用等方面存在劣勢,更容易受到財務造假、欺詐發行、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侵害。這要求我們牢固樹立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始終把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努力,但落實中還有不到位的地方,距離大家的期待還有差距。

市場投資和融資是一體兩面。我們將更加突出以投資者為本,本就是根,根深才能木茂。只有把投資者保護好了,市場繁榮發展才有根基。我們將把這一理念貫穿到市場制度設計、監管執法各方面全流程,加快完善投資者保護的制度機制,全力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和法治環境,讓投資者切實感受到市場的公平正義。

問:建設以投資者為本的資本市場,在制度設計上如何體現?

答:建設以投資者為本的資本市場,要在制度機制設計上更加體現投資者優先,讓廣大投資者有報酬、有獲得感。一是大力提升上市公司品質。上市公司品質突出體現在給投資者的報酬上。上市公司要牢固樹立報酬股東意識,沒有合理的報酬就不是合格的上市公司。投資者買股票是要報酬的,股市的長期報酬要能高於存款、債券的收益,才是更加永續的。我們將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品質評價標準,突出報酬要求,大力推進上市公司透過回購登出、加大分紅等方式,更好報酬投資者。支持上市公司註入優質資產、市場化並購重組,激發經營活力。鞏固深化常態化退市機制,對重大違法和沒有投資價值的公司「應退盡退」,加速優勝劣汰。二是報酬投資者要發揮證券基金機構的作用。我們將健全保薦機構評價機制,突出對其保薦公司的品質考核特別是對投資者報酬的考核,不能把沒有長期報酬的公司帶到市場上來。我們將完善基金產品註冊、投研能力評價等制度安排,引導投資機構轉變「重銷售輕服務」的觀念,增強專業管理能力,加大產品和服務創新,更好滿足投資者財富管理需求。三是梳理完善基礎制度安排。全面評估發行定價、詢價等機制,支持更多投資者參與,增強投資者獲得感。把公平性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健全適合國情市情的量化交易監管制度,最佳化完善減持、融券、轉融通等制度規則。

問: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在監管執法上將如何體現?

答:建設以投資者為本的資本市場,必須依法全面加強監管,特別是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上市公司是中國經濟的骨幹力量,目前總體情況是好的。但有的上市公司誠信意識不強,上市目的不純,缺乏公眾公司姓「公」的基本認知,侵害投資者利益的事時有發生,嚴重影響投資者信心。我們將堅守監管主責主業,落實好金融監管要「長牙帶刺」、有棱有角的要求,加快完善更加嚴格的資本市場監管執法體系,增強監管穿透力。特別是進一步健全資本市場防假打假制度機制,保持「零容忍」高壓態勢。對於欺詐發行等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的違法行為,堅決重拳打擊,讓其「傾家蕩產、牢底坐穿」。對參與造假的中介機構一體追責,讓其痛到不敢再為。

堅持以投資者為本,本立而道生。保護好投資者,切實增強投資者的獲得感,市場一定會走出短期的困擾,回歸到穩定健康發展的道路上來。我們堅定相信,中國經濟的前景是光明的,中國股市的前景是光明的。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含資訊網路傳播權)歸屬北京青年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朱開雲

編輯/樊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