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提請自治區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審議。
![](https://img.jasve.com/2024-1/5485136853c37666200735905d92ce1f.webp)
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法治化,近年來,廣西著力推動綠色轉型,厚植生態環境優勢,美麗廣西和生態文明強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越有優勢的工作越要毫不放松,必須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多年來,廣西在生態保護、治理能力、環境品質、綠色轉型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生態環境品質持續保持在全國前列,不斷擦亮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但還存在不少問題、面臨較大挑戰,如產業結構不合理,公共財力相對較弱,生態文明建設政策措施的合力不足,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和責任追究制度有待健全完善等。這些問題,暴露出我們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的短板,環境品質改善與人民群眾期盼還有差距。建設生態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截至2023年,自治區現行有效本級地方性法規208件,其中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法規45件,占比近22%;14個設區的市制定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法規87件,占設區的市法規總數的42%。可以說,自治區已實作生態文明建設重點領域、重點區域立法全覆蓋。出台一部綜合性、統領性、系統性的地方性法規,從整體和全域規範和促進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十分必要。
制定條例,將推動解決影響和制約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問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引領推動綠色迴圈低碳發展,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急所盼,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有利於動員全社會同心同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凝聚綠色發展的強大合力,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制定納入了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及其常委會五年立法規劃和2023年立法工作計劃。2022年12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將條例草案提請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審議。2023年3月、7月、11月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會議對條例草案進行了三次審議。
條例草案堅持規劃引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統籌布局,對自治區各地編制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的經驗加以總結並制度化,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統籌謀劃、系統布局。條例草案維護生態安全,築牢國家南方生態安全螢幕障,將維護生態安全擺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位置,不斷鞏固和強化生態安全螢幕障。條例草案突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品質,要求持續深入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切實守護好八桂大地藍天碧水凈土。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立足於建立健全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推動生態優勢持續轉化為發展優勢。統籌資源匯聚力量,提供基礎支撐和有力保障,為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保障監督體系,從強化制度支撐、加強政策支持、構建監督機制三個方面作出規定。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出台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既是順應和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也是促進自治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現實需要。
條例草案在出台過程中,廣泛征求各級人大代表、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意見,凝聚各界智慧,聚焦難點焦點、對問題及時研究,並提出解決辦法。察民情、聽民聲、順民意,堅持開門立法、廣開言路,廣泛凝聚立法共識,確保法規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將全過程人民民主貫穿立法工作始終:一是廣泛征求意見。兩次透過廣西人大網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三次書面征求自治區有關部門和單位、地方立法基地、立法專家顧問的意見;兩次委托14個設區的市人大常委會和基層立法聯系點征求意見。二是深入開展調研。赴南寧、柳州、桂林等8個設區的市、16個縣(區)開展立法調研。三是認真評估論證。召開論證會,對重點問題進行研究評估;委托廣西大學地方立法基地就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度論證。四是充分發揮代表作用。在立法活動中,邀請各級人大代表參與;結合「混合編組、多級聯動、履職為民」主題活動,組織征求近11萬名五級人大代表意見建議。組織各設區的市、廣西軍區政治工作局開展自治區人大代表研讀討論工作,充分征求和聽取全體自治區人大代表意見。對社會各界意見建議,自治區人大法制委員會、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會同政府有關部門逐條研究、充分吸納。
2023年12月22日,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再次進行研究,形成了提請本次大會審議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草案)】。制定條例,透過立法高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汙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遷,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將為加快推進美麗廣西和生態文明強區建設提供有力保障;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海濕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當好保護廣西山山水水的「二郎神」,將為持續築牢國家南方生態安全螢幕障提供堅實支撐,助力自治區走出具有廣西特色的綠色發展道路,開創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新局面。(中國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石睿鵬)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