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再一次成了台海局勢的焦點人物。隨著川普拿下共和黨初選提名的機率越來越高,現在幾乎全世界都開始討論如果川普回歸之後,他會做什麽,會對世界產生什麽樣的影響。
而在台灣島內,對川普的關註度同樣也非常高,這位美國前總統和傳統政客出身的拜登有著很大的不同,前者不可測。此外,與拜登相比,川普非常看重錢和利益,不過這裏的利益可不單單指的是戰略利益或地緣利益,川普更喜歡的是經濟利益,這一點從他過去4年的執政中也可以看出。
不過對於川普可能要回爐一事,台灣島內可謂議論紛紛,尤其是近期對川普的一則專訪,更讓台灣島內充滿了一種憂心。當被問及是否會在戰時介入台海時,川普繼續模糊,表示自己不會明確回答這一問題,隨後川普把話鋒一轉,又開始狂噴台灣地區的半導體,並直言台灣「搶」了美國的半導體生意。
這則采訪視訊一出,外界可就不淡定了,很多人普遍認為,川普壓根就沒有戰時介入台海的想法。此外,近日台島內對川普的熱議程度非常多,已經有媒體輿論喊話賴清德:只認錢的川普可能要回來了,你準備好接招吧!
更有意思的是,有美國政府背景的兩岸問題學者葛來儀也喊話台灣:要當心了!下面就來討論一下台灣地區對川普的憂慮。
(一)對台海局勢而言,11月份的美國總統選舉結果才是關鍵
目前台灣島內的輿論界開始掀起了一陣「川普熱」,這裏的「川普熱」可不是推崇川普,而是對川普的討論度非常高,尤其是隨著他越來越接近拿到共和黨的初選總統提名,這種熱度更是只增不減。
在過去的2023年,外界在研判台海局勢走向時,普遍認為2024年是未來台海局勢的重要轉折時間點。不過不熟悉台海局勢的人可能單純地認為,島內2024年選舉結果將會影響未來台海局勢的走向。事實上,這是一種較為片面的判斷,在2024年影響台海局勢走向的選舉其實共有兩場,除了島內選舉外,另一場就是下半年的美國總統選舉。
平心而論,若論及對台海局勢未來走向的影響,後者的重要性可要遠遠大於前者。因為說到底,兩岸關系其實是隸屬於中美關系的。從政治正確的角度出發,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容許外來勢力插手幹涉。但從現實角度出發,台灣問題之所以會到今天這一地步,美國的因素是非常重的。正如一位知名的國際政客所說:數十年來,台灣之所以能夠保持今天這一狀態,主要是因為美國,未來台灣能夠再繼續維持這一狀態,主要取決於中美兩國的實力對比。
島內兩岸問題專家蘇起日前在自己釋出的新書中提到了這麽一句話:兩岸和平統一的最後希望其實是由中美談判所決定的。
說來說去,其實台海局勢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取決於兩岸關系的發展,而在於中美關系的發展,尤其是2016年民進黨上台後,這一趨勢將更加明顯。蘇起在自己的新書中談到:對大陸而言,「武統」是最後的抉擇,和平統一的選項更為優先,按照和平統一的優先級排列,最優先是與台灣協商出一個統一方案,次要選擇是與美國協商台灣地區的前途。但現在的民進黨當局連「九二共識」都不承認,所以現在中美關系的發展就變得更加重要。
德國【商報】是這麽說的:其實對台灣最終命運影響最大的並不是1月份2300萬台灣人的投票,而是11月份美國總統選舉的最終結果。
總之一句話,對台海局勢而言,除了看兩岸關系的發展外,更需要看的是中美關系的發展,後者的權重更高。所以在2024年,除了島內選舉值得關註外,其實更需要關註、對兩岸局勢影響更大的是下半年的美國總統選舉。
從美國過往的政治看,其實歷屆美國總統在台灣問題的態度基本上都差不多,但細節上有些差異。這次情況則不同,現在海峽兩岸要面對的是川普的回爐,這可是一個極不靠譜的人,相較於拜登,他是極難預測的。
(二)川普重返白宮的可能性很大,台灣島內很關註川普上台對台海局勢的影響
鑒於美國在全球中的地位,其實全世界都在高度關註今年的美國總統選舉,如果要換屆的話,美國政府的對外政策可能要出現一個非常大的轉換。從當前美國國內的選情看,和之前的預測並沒有大出入,川普憑借高人氣在共和黨內打得非常順暢,現在很多對手都已經陸續結束黨內初選,目前還在挑戰川普的只有黑利。不過外界對她並不看好,黑利的出局估計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川普最終拿下共和黨提名的機率非常高,說一句更直白的話,恐怕現在認為黑利會在共和黨內初選中擊敗川普的人寥寥無幾,估計就連她自己都沒底,現在做的無非是為4年後的黨內初選積累實力、資源和經驗。
現在幾乎全世界都已經開始討論川普可能的回歸,翻開西方的主串流媒體會發現大多數頭版頭條基本上都與川普有關。其實作在討論川普重返白宮並不晚,這位美國前總統太不靠譜了,他不是美國主流政客,需要提前做一個預防;從現實的角度考量,川普獲勝的機率並不低。
去年12月的蓋洛普民調顯示,拜登只有39%的支持率,過去幾任總統在選前一年的支持率都沒有這麽低的,連川普在2019年12月的民調還有40%出頭。拜登選情低迷前景不明,巴以沖突又讓許多少數族裔、年輕選民等民主黨傳統支持者流失,特別是在一些搖擺州,拜登的選情岌岌可危;此外很多選民對拜登在過去幾年的經濟治理感到非常不滿,尤其是通貨膨脹問題,更讓很多中間選民備感失望。
總之一句話,川普在今年11月份贏得選舉的機率非常大。如果他真的獲勝,明年1月重返白宮的話,這會發生什麽呢?這一點各方不由得從自己個人利益角度開始做深度考量。其中台當局就是其中的重要一個。
目前,台灣島內對於這位特立獨行、辦事作風極不靠譜的美國前總統討論度極高,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話題就是川普如果二次上台後,他會如何對待台當局。
(三)川普對台海局勢不感興趣,但中間有很大的變數
下面就從川普近日的一則采訪作為突破口,一窺若川普上台可能對台海帶來的影響。根據【環球時報】的報道,日前川普在接受采訪時被問到了這麽一個問題:如果他贏得選舉,並在第二個任期內台海突然有事的話,他會派遣美軍直接介入嗎?這位主持人還特別加了一個字尾:即使這意味著與大陸開戰。川普的回答很簡單:自己不會透露自己的心中所想,因為一旦給出了確定答案,這會在談判中處於一種非常不利的的地位。
實際上,川普的這一回答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之前他在接受采訪並回答這一類似的問題時也是這麽說的,當時他曾抨擊拜登口中直接說出「協防台灣」是一個愚蠢的主意。川普一直強調要保證自己的不可預測性,他在自己所寫的【交易的藝術】一書中也特別強調保持不可預測性這一點,如果讓對手知道自己的行為習慣,這只會過早地亮出底牌,對現實談判非常不利。
不過這次川普在接受采訪中的重點其實並不在於內容,因為他所說的話就是之前他所經常重復的。重點其實在這麽兩點:其一,川普有關是否會介入台海的內容太短了,如果說換成其他主流政客,他們在面對這一問題時一定會長篇大論一番,隨後可能還會再做一些內容拓展,甚至還會延伸到美國的「印太戰略」以及對華戰略等。如此向選民展示自己的國際認知能力,至少證明自己不是一位「國際小白」。而且在當前美國政壇「反華」氛圍濃重的背景下,對參選的政客而言,這可是一個「送分題」。
但川普的表現很令人意外,他就單單重復了之前自己所經常說的話後來了一個話題一轉。這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如果要做深度解析的話,或許證明了這麽一點:川普對這個問題非常不感興趣,所謂的台海戰事、戰時美軍是否會出兵台海,川普恐怕根本不感冒。台灣【中國時報】是這麽形容川普的:他的「美國優先」是孤立主義與經濟民族主義。
其實不要說對台海局勢,就連美國長期所關註的歐洲事務,川普的興趣恐怕也不大,對於歐洲盟友,他最大的興趣恐怕就是要錢,要歐洲盟友增加軍費,做合理的軍費分擔,同時歐洲也要在貿易方面向美國作出讓步。
也難怪美國【新聞周刊】會認為,川普是在暗示台海有事時,他不會讓美軍過來。川普對台海根本就沒有興趣,更不要說派兵介入台海了。
其二,在簡單回復有關戰時台海問題後,川普開始刻意地把話鋒轉向了台灣的半導體。他表示:台灣「奪」走了美國的半導體業務,「奪」走了美國的生意。
川普的話根本就是胡扯,台灣的半導體之所以會有今天,這是數十年全球產業布局的結果。美國垂涎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確實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拜登為了能夠讓台積電來美國投資設廠,私下裏可是使出了不少手段;2022年8月佩洛西竄台時還特別見了台積電的張忠謀,討論台積電赴美設廠一事。
川普對台積電的垂涎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之前他也曾就台積電發出過類似的言論。這也恰好說明了一點:對川普而言,有關台灣,他最關心、最感興趣的其實就是半導體。不排除川普上台後會進一步施壓台灣的半導體赴美設廠。
不過如果僅僅從川普的這一次的言論就研判川普上台後的對台態度,恐怕還為時過早,畢竟川普可是不可預測的,今天是這樣,明天可能會是另外一個態度。所以對於川普對台灣態度的研判,恐怕還要做更綜合的分析。
對於這段采訪,台灣的「風傳媒」網站是這麽評論的:川普的回答只是延續了美國過往的「對台戰略模糊」。有關戰時美軍會不會介入台海的問題,美國政壇歷來都有「戰略清晰」與「戰略模糊」(不說清楚到底幫不幫,讓台海兩岸摸不清華府真意,但在實際作為上卻有利於台灣)兩派主張,川普的說法更可能是一種「戰略模糊」;拜登之前有關要「協防台灣」的論調更是在向「戰略清晰」偏移。
不過對於川普,輿論似乎更偏向是對台灣的一個震撼警示。1月21日,有美國政府背景的兩岸問題學者葛來儀在社交媒體上轉發了一段2023年川普專訪的視訊,葛來儀最後寫了這麽一句話:台北要小心了!島內資深媒體人陳鳳馨是這麽解讀的:台灣需要準備好應對川普,尤其是台積電。
台灣作家洛杉基撰文稱:半導體產業對美國而言非常重要,他們只會加劇台積電的「去台化」,川普可能會加速這一行程,最後失去台積電的台灣對美國而言就成了一塊「雞肋」,對川普而言,未來實在沒有必要為了台灣與大陸為敵。
台灣【中國時報】則表示:川普可能要回爐,賴清德準備好要接招了嗎?台媒表示:川普的「交易型」商人性格被認為是台海局勢的最大變量,未來不排除川普會與大陸就台灣問題達成一定協定的可能性。
值得註意的是,去年11月份,美國智庫CSIS的學者白明曾在香港舉辦的一場線上論壇上表示:如果最後是川普贏得選舉的話,北京在台灣問題上,將會有更多選擇空間。川普之前曾抱怨,美國太過關註台灣而忽略國內。
台媒援引蘇起的話表示:拜登是一個傳統的政客,外界對他在台灣問題上會如何做都心知肚明。但川普恐怕不會有相同的想法,誰也不清楚他會如何在台灣問題上出牌。賴清德準備好接招川普吧!是要拿更多的錢從美國買更多的武器,討好川普;還是自己主動為台海局勢降溫,這些都在賴清德的一念之間。
綜合判斷,對台灣而言,川普上台恐怕會讓局勢難以預測,他會給兩岸局勢帶來什麽,這一點誰也無法預測。但從川普的性格看,他可是只認錢,不認盟友的,他甚至可以為了經濟利益而不惜得罪持續半個多世紀的「跨大西洋聯盟」,更不要說台灣了。但民進黨可是很擅長花錢的,如果他在對美軍購上給予更多利益的話,川普對台海局勢的想法可能又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