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之濱也很美。王喜娜攝
2023年7月31日,中共甘肅省委在省委十四屆三次全體會議上審議透過了【中共甘肅省委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的正式出爐,為甘肅的綠色發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為確保這份沈甸甸的「綠色契約」能夠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甘肅省委辦公廳迅速行動,印發【關於分解落實〈中共甘肅省委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重點任務的通知】,將【決定】中的宏偉藍圖細化為123項具體任務,並明確了領航的牽頭單位和並肩作戰的配合單位。
為高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甘肅省創新性地開展了「七大專項行動」,分別成立工作專責組,實行計畫化管理、清單化推進,確保各項任務有力有序有效落實。
一年來,各地各部門積極響應省委號召,立足自身職責,紛紛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檔和實施細則,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一場生動的生態文明建設實踐正在甘肅大地上蓬勃開展。
強化綠色轉型動力:工業能效躍升與數位經濟並進
【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胡基準水平(2023年版)】的釋出,如同精準的導航儀,引導著計畫分類實施改造升級,推動全省工業能效水平邁上新台階。同時,數位經濟新業態的培育也被提上日程,【2024年數位經濟發展工作要點】的印發,為甘肅數位經濟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華為在甘肅計畫的加速推進,以及甘肅燧弘年產10萬台AI算力伺服器智慧制造基地計畫的成功落地,更是為甘肅數位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雲海劍出鞘,天塹變通途。王啟寧攝
慶陽數據中心集群建設也傳來喜訊。作為「東數西算」工程的重要節點,慶陽市正加快推進數據中心集群建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截至目前,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已累計建成1.5萬余個標準機架,算力規模達到1.2萬PFlops,為數位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甘肅緊抓國家政策機遇,建立能耗捲動支持機制,全力支持優質高載能計畫上馬。透過嚴格實施固定資產投資計畫節能審查,嚴把能效水平關,確保能源要素向高效益產業和計畫傾斜。今年1月—5月,已辦理16個計畫節能審查,節能管理智慧化水平不斷提升。
同時,加速推進正寧電廠示範計畫建設,各市州在不同領域規劃實施一批重點工程,探索不同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的城市和園區碳達峰路徑。在新能源領域,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加速布局新能源計畫,中核集團玉門、恒基偉業(三峽集團)瓜州等「光熱+風光電」計畫的建設,以及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等調峰計畫的上馬,正逐步構建起多元化、清潔化的能源供應體系。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甘肅新能源發電量高達407.6億千瓦時,發電量占比37.2%,排名位居全國第二。
推進汙染防治攻堅:超低排放改造引領「綠色變革」
隨著【甘肅省空氣品質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的制定印發,一場針對鋼鐵、水泥巨頭的「綠色革命」悄然拉開序幕。這些曾經的排放大戶,正被賦予新的使命——超低排放。
一方面,甘肅推進鋼鐵、水泥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深入石化行業,對揮發性有機物進行深度治理,讓空氣更加清新。另一方面,建立了嚴格的日常研判分析、定期排程通報和駐地督導幫扶機制,確保每一項措施都能落到實處,每一項責任都能壓實。
冬季的寒風雖刺骨,但甘肅的北方城市卻暖意融融。蘭州、金昌、武威、臨夏四地,作為冬季清潔取暖的「先行者」,引領了一場取暖方式的綠色變革。居民們在享受溫暖的同時,也感受到了藍天白雲帶來的幸福與安寧。
在碧水保衛戰中,甘肅堅持「三水統籌」,將黃河生態保護治理和長江保護修復作為攻堅重點,構建起劉家峽、九甸峽跨區連片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生態補償機制,為母親河築起了一道堅實的綠色屏障。城市汙水處理及配套設施建設的加快,讓142個全國重點鎮擁有了汙水收集處理能力,18條城市黑臭水體更是實作了從「黑臭」到「清流」的華麗轉身,居民們紛紛點贊:「水清了,環境更美了。」
甘肅省臨潭縣秋日農村美如畫 朵國良攝
在凈土保衛戰方面,甘肅針對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汙染,開展了源頭汙染防治行動,實施相關重大工程計畫,嚴格管理土壤汙染重點監管單位,將142個關閉搬遷企業騰退地塊納入優先監管清單,確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安全利用。同時,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及汙染防治重點區域劃定工作的推進,為地下水環境的分區管理、分級防治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固體廢物和新汙染物治理領域,透過提升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化、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能力,加快推進蘭州市、金昌市、天水市和蘭州新區等國家「無廢城市」建設,為固體廢物治理樹立了新標桿。此外,新汙染監測試點工作的啟動,也標誌著甘肅省在新汙染物治理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
科學修復生態系:實作生態流量線上監測全覆蓋
為推進河湖濕地修復治理,甘肅省制定了【省級重要濕地管理辦法】,為濕地面積總量劃定了嚴格的「紅線」,並對濕地用途實施了精細化管理。據悉,2024年,黃河首曲、尕海、張掖黑河、敦煌西湖和鹽池灣這五大國際重要濕地,將各自獲得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專項用於濕地保護修復工作,進一步恢復濕地生態功能,守護好這些「地球之腎」。
多彩濕地 趙瑩娜攝
在河流生態流量保障方面,甘肅已明確28條重點河流及42處主要控制斷面的生態流量(水量)保障目標,透過組織完成水電站水資源論證復評、安裝無障礙泄放設施和計量監控裝置等一系列舉措,成功構建了省級監管平台,在全國率先實作生態流量線上監測全覆蓋。
針對脆弱地區的生態治理問題,甘肅統籌實施了一系列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甘南黃河上遊水源涵養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成效顯著,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的生態修復工作也在深入開展。有序實施甘肅黃土高原生態屏障區(平涼市)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範工程和黃河重點生態區(甘肅白銀段)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範工程,以上計畫2024年成功爭取到中央支持資金3.2億元,為生態修復工作註入了強勁動力。
在綠色礦山建設方面,透過印發【甘肅省綠色礦山建設管理辦法】和綠色礦山建設評價指標,積極引導和支持礦山企業走綠色發展之路。目前,全省已有62座礦山被認定為綠色礦山,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
此外,甘肅還積極構建自然保育地體系,推動自然保育地的整合最佳化工作。【甘肅省自然保育地整合最佳化方案】已於2024年4月透過國家林草局等國家相關部委的聯合審查,正待國務院批復。同時,甘肅省還與青海省、四川省攜手合作,分別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創設工作和若爾蓋國家公園的建立批復工作,為構建更加完善的自然保育地網路貢獻力量。
開展國土綠化行動:「一攬子」政策助力重點工程建設
為了加強荒漠化防治並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甘肅制定了「一攬子」政策措施,首批44個重點計畫已成功納入國家發改、財政計畫庫。同時,在全省範圍內廣泛開展了造林綠化空間適宜性評估和退化林本底評估工作,為科學規劃、精準施策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
在這場綠化熱潮中,甘肅不僅依靠政府力量,還積極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透過「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的創新模式,鼓勵和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國土綠化。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完成689.95萬畝的林草沙綜合治理任務,其中營造林面積達115.78萬畝,種草改良385.95萬畝,沙化土地綜合治理達到188.22萬畝,生態治理成效顯著。
在林草資源保護管理的關鍵領域,甘肅透過深化林長制改革,明確各級林長的責任與使命,強化考核監督機制,確保林草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同時,依法加強林政執法,嚴厲打擊毀林行為,完成使用林地稽核審批201項和草原征占用稽核審批275項,嚴格控制了經營性、商業性計畫對林地的占用。
面對森林草原火災的潛在威脅,甘肅今年實施了103個森林草原防火計畫,投入2148萬元,全面加強森林草原火災預防工作。此外,還紮實推進有害生物災害防控工作,透過實施「綠盾2024」檢疫執法專項行動和跨區域聯防聯控機制,有效遏制了生物災害的蔓延勢頭,截至目前完成了95.7萬畝草原的鼠蟲害防治任務。
創新治水興水路徑:探索拓展水資源利用新途徑
據了解,甘肅已經明確了「十四五」用水總量、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目標,透過強化監管和考核,確保這些目標得以實作。同時,對於地下水資源的開采,甘肅實施了嚴格的審批和監管制度,對違法違規取水行為堅決說「不」。
為構建更加完善的水網體系,印發了【甘肅省水網建設規劃】,並對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內陸河流域及全省防洪規劃進行修編,啟動了3000平方公裏以上中小河流的系統治理方案編制工作,加速水網布局最佳化。
在重大水利計畫建設方面,阿克塞縣生態保護及城鄉供水一體化、鹽環定揚黃工程提質改造等12項省級重大計畫順利推進,白龍江引水工程、黃河甘肅段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及河西走廊水資源配置一期工程(引大延伸增效工程)等前期工作也取得積極進展。今年上半年,全省共開工復工水利計畫1205個,完成水利投資101.51億元,占年度目標任務的46%。
在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方面,甘肅透過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塬面保護、淤地壩建設等水土保持計畫,今年上半年下達中央水利發展資金4.9億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71.17平方公裏,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此外,美麗幸福河湖建立工作深入開展,建設美麗幸福河湖34段,河流總長度達546.45公裏、湖泊總面積2.26平方公裏,成為群眾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在水文監測預警預報方面,甘肅省國家基本水文測站提檔升級建設工程(一期)已全面啟動,25個水文站升級改造計畫中有19個已完工。同時,甘肅正全力推動水文業務系統建設工程實施,無人機測流等先進技術裝備加速套用,為水資源管理和災害預防提供有力支撐。
隨著節水理念的廣泛傳播,節水成為一種自覺行動和生活方式。蘭州大學法學院參與節水宣傳的誌願者馬一凡表示,「節水不是口號,而是行動」。從農業節水灌溉到工業節水減排,從城市節水到農村節水,甘肅透過制定節水方案、推廣節水技術、加強節水宣傳等措施,全面提升了用水效率。同時,非常規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和管理辦法相繼制定,涉水規劃和建設計畫節水評價工作有序開展,節水載體建設積極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發展沙地特色產業:打造特色生態旅遊新名片
甘肅聚焦河西走廊至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阻擊戰與黃河「幾字彎」攻堅戰,依托重點工程計畫,沙化土地綜合治理取得重大進展。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完成沙化土地綜合治理任務188.22萬畝,占年度規劃任務的66.04%。
為了更有效應對沙化問題,甘肅采取了跨區域聯防聯治策略。武威市民勤縣與阿拉善右旗簽訂了跨區域聯防聯治框架協定,張掖市與酒泉市、金昌市簽訂了省域行內防聯治框架協定,形成了點、線、面 相結合的全方位防沙治沙體系,有效提升了防沙治沙的整體效能。
在治理措施上,甘肅嚴格執行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對已建成的22個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進行全面監管,確保封禁效果。透過組織國家重點防沙治沙工程計畫自查自糾,進一步規範了計畫管理。嚴格政策規定,完成了兩個建設活動穿越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的審批手續。
此外,甘肅還積極探索沙地特色經濟的發展路徑。依托豐富的沙地資源,因地制宜發展甘草、肉蓯蓉、鎖陽等特色中藥材種植與加工,推動文冠果、葡萄、枸杞等沙生植物資源的產業化開發。同時,加大沙漠公園、沙生植物園的建設力度,發展沙漠景觀旅遊、沙漠康養等產業,為當地經濟發展註入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民勤縣憑借其獨特的沙漠旅遊資源,被授予「中國最佳沙漠生態旅遊目的地」榮譽稱號,成為甘肅省防沙治沙與生態旅遊融合發展的典範。同時,「光伏治沙」模式的引入,更是將清潔能源與沙漠治理巧妙結合,實作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風電雲海 趙世鵬攝
築牢生態安全防線:構建全方位環境風險防控體系
隨著甘肅省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的深入實施,甘肅積極參與全國碳市場交易,20家電廠已提前完成履約清繳任務。白銀市、酒泉市和白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甘肅民樂工業園區成功申報國家首批減汙降碳協同創新試點,白銀市入選國家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
在核與放射線安全領域,甘肅嚴格落實核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全面排查核與放射線安全隱患及伴生放射性固體廢物,加強對核設施及重點核技術利用單位的監督檢查。積極推進放射線環境例行監測和專項監測,金塔前沿站試執行進展順利,放射線事故應急預案修訂工作也已啟動。
為強化生物安全管理,落實甘肅省生態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印發【關於加強甘肅秦嶺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見】,對秦嶺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甘肅片區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狀況評估,並完成了羌塘三江源甘肅片區的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同時,推進祁連山生態保護紅線監管試點及國家公園生態地面監測站建設,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築起生態屏障。
在環境風險防控方面,甘肅以重金屬、尾礦庫、危險廢物、石油化工等為重點領域,持續開展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和督導檢查,完善重點河流突發水汙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圖」,透過環境應急大比武等活動,提高環境應急隊伍科學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的專業素養和實戰能力。
甘肅生態文明建設砥礪前行,雖成果初顯,但仍需直面資金短缺、任務滯緩、指標達標艱巨等挑戰。未來,全省上下將精準把握「五大關系」,對照【決定】細化任務,全面盤點進展,補短板強弱項,完善舉措。同時,構建高效管理機制,強化統籌排程與幫扶,力促生態保護修復、減汙降碳擴綠、綠色低碳轉型齊頭並進,共築國家西部生態安全螢幕障,繪就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發展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