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似一座燈塔,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給國家的繁榮、民族的進步賦予了磅礴的力量。在這一重要歷史時刻,各地區各部門及廣大幹部群眾應奮楫爭先、積極進取,以切實行動助力改革持續向深層次拓展。
定準「目標之錨」,在規劃引領中確保「路線精準」。 目標是前行的燈塔,明確的目標設定是事業順遂的基石。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行程中,務必錨定正確的目標方向。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我們清晰地勾勒出了改革的藍圖和框架,各地各部門要深入領會全會精神,要緊密圍繞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制定詳細的改革規劃和實施方案。要精準把握改革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明確階段性目標和長遠目標,確保改革工作有的放矢、有序推進。只有這樣,才能在復雜多變的改革形勢下找準定位,不偏離改革的主航道,保障改革的路線始終精準無誤。
鼓足「創新之風」,在機制創新中確保「活力充沛」。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有效的機制創新是改革煥發生機的關鍵。在新的發展階段,要大力推動機制創新,為改革註入源源不斷的活力。一方面,要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打破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營造有利於創新創造的良好環境。鼓勵各地各部門在行政管理、經濟執行、社會治理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建立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新機制、新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強創新人才培養和引進,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和創造力。為各類人才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創新平台,讓人才成為推動改革創新的核心力量。
把牢「落實之舵」,在真抓實幹中確保「成效顯著」。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全面深化改革不能只停留在規劃和設想層面,必須落到實處。廣大黨員幹部 要務實篤行,在改革實踐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將改革舉措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切實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對確定的改革任務一抓到底,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要加強改革成效評估,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調整最佳化改革方案。要註重改革的實效性和永續性,讓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以「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韌勁,推動改革事業取得更大成效。
文/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