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社評:日本為何公開將中國列為「假想敵」

2024-02-05新聞

日本自衛隊和美軍正在舉行預計為期8天、代號為「利刃」的聯合指揮所電腦模擬演習。盡管日方此前聲稱該演習「並未針對特定國家或地區」,但日本共同社卻在4日援引「政府訊息人士」的話稱,演習首次將中國列為「假想敵」,預設的背景是台海發生軍事沖突。這是在將「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也就是日美同盟有事」從日方的挑釁言論進一步落到日美的聯合行動,性質嚴重。

這件事還展現出日本的虛偽。據稱日本防衛省將演習情況設定為「特定秘密」。為了避免泄露之後「引起麻煩」,此前一般使用臨時名稱、演習用的地圖也與真實地圖略有不同。但既然想保密,為什麽又有「多名日本政府官員」在同一時間向媒體放風?很難讓人相信這不是日方故意安排的。問題是,日本一面圖窮匕見,一面又故弄玄虛、欲蓋彌彰,到底想釋放什麽資訊?日本就不能敞亮一些嗎?不妨開啟天窗說亮話。

「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論調是中方堅決反對的,這一立場中方多次強調過。日本曾侵占台灣半個世紀,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日本現在所表現出的對台灣問題的武力幹涉沖動,將造成對台灣嚴重的二次傷害。這也是不尊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違反【中日和平友好條約】規定的「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雙邊關系準則。日本或者是沒有對中方的嚴厲警告予以足夠的重視,或者是在美國的鼓動下對形勢做出了錯誤判斷,帶著僥幸心理不斷在台灣問題上冒險和挑釁。日本對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的冒犯在從虛到實,中方的反制應對準備也會相應地從虛到實,一定會確保一旦日本介入將讓它吃不了兜著走。

雖然日媒稱,這是日美軍事演習首次將中國列為「假想敵」,但顯然這並非首次,頂多是日本第一次公開這麽說。去年6月,日本、美國與菲律賓舉行首次三方安全會談,日媒普遍認為此舉是有意為應對「台灣有事」做準備。同年11月10日至20日,日本自衛隊舉行2023年度聯合演習。這次演習規模號稱創下歷史之最,還首次大規模使用民用機場、港口等設施,也被外界認為是為了「應對中國」。共同社在有關「利刃」的報道中就承認,日美有多個針對緊急情況的聯合行動計劃,其中涉及台灣的草案已於去年年底完成。

為什麽表面上一直比較謹慎的日本現在要把這層窗戶紙捅破呢?一種推測是,日本以及美國可能想透過這種方式來向中國施加某種壓力,達到威懾效果,說白了想告知被威懾的物件,也就是中國,日美正實實在在地做著軍事介入的準備,令中國「不敢在台灣問題上輕舉妄動」。如果日美真是這麽想的,那它們太高估自己了,也太低估中國實作兩岸統一的意誌和能力了。這個錯誤將為日美帶來不可承受的風險。

東京選擇在此時做出這個明顯帶有一定表演色彩的行為,也暴露了自己強烈的危機感。眾所周知,包括2022年年底公布的國家安保三檔在內,日本政府現在走的這條擴軍備戰、對華威懾道路,是建立在鼓吹「中國威脅」「戰爭風險」的基礎上。在日本國內,岸田政府的支持率屢屢下跌,民眾反對增加軍事投入的聲音越來越多。東京必須在這個時候給它的「戰爭風險」敘事加點料,好讓這套策略能維持下去。

無論如何,一個事實是,日美都確確實實在為軍事介入台灣問題進行練兵,這不僅破壞了和平氛圍,渲染戰爭風險,也在實質性加劇台海地區緊張局勢。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中國以什麽方式實作統一是中國自己的事。日美各自在台灣問題上對中國都有嚴肅的政治承諾,信守承諾才是它們唯一正確的選擇。實作兩岸統一的主動權,始終在中國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