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中旬以來,受冷空氣持續影響,中國天氣形勢復雜,集中出現寒潮、雨雪、低溫、冰凍等災害性天氣。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錢誠團隊對此次極寒事件進行了快速歸因研究,透過對觀測的歷史序列進行分析,並結合數值模擬試驗發現,當前氣候狀態下的極寒事件機率分布相比去除人為影響的氣候狀態下正在向著更加「暖」的方向移動。
「雖然這次極寒事件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但在沒有人為活動的影響下會更冷。」錢誠說。
2023年12月21日,新疆烏魯木齊,市民在雪中出行。IC photo 資料圖
此次天氣事件極端性為1959年以來之「最」
2023年12月中旬以來,受冷空氣持續影響,中國中東部氣溫顯著偏低,華北、黃淮、東北地區和內蒙古的區域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低。據中央氣象台統計,12月中旬全國78個國家氣象觀測站的最低氣溫跌破12月歷史極值;其中山西、河北、內蒙古、湖南等地有12個觀測站最低氣溫突破當地建站以來歷史極值。22日徐家匯最低氣溫達零下5.1℃,創50年以來單日最冷。北京經歷了繼1951年以來最長的連續低溫,據南郊觀象台記錄從12月11日至24日,北京累計經歷了300個小時0℃以下的低溫。
此次極寒過程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對交通運輸、城市執行、設施農業和民眾生產生活等方面均造成一定不利影響。
2023年12月16-22日平均的最高溫及最高溫距平空間分布,紅色輪廓線表示本文所稱的中國大陸東部地區。極端天氣歸因微信公眾號 圖
錢誠團隊指出,這次極寒事件主要的偏冷帶集中在華北、江浙及兩廣地區。部份格點最高溫距平甚至達到了-11℃(距平:表示和多年平均值的差距,反映偏離正常狀態的程度),足可見本次極寒的極端程度。
本次極寒事件打破了中國大陸東部地區1959年以來12月最高溫距平的最低一周紀錄,達到了-7.6℃的強度。這樣的12月「冰凍周」已經很久沒有襲擊過中國大陸東部了,上一次強度相近的事件還要追溯到1985年。
極冷事件與人為氣候變遷有何關聯?
錢誠團隊指出,這次事件的形成與來自西伯利亞中東部的冷空氣密不可分。本次極寒過程期間中國大陸東部處在高空槽的控制之下,利於冷空氣大舉南下侵襲至兩廣地區。位勢高度距平場也表明本次事件期間東亞東北部位勢高度較氣候平均態偏低,高空槽的強度較氣候平均態更強,故而會引導更強的偏北風帶來冷空氣。
此次極冷事件與人為氣候變遷有何關聯?
在距離2023年12月22日極冷事件結束7天後,錢誠團隊利用經過同行評議的研究方法對此次極寒事件進行了快速歸因研究(「極端事件歸因」,旨在定量地回答人為氣候變遷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特定事件的特征,通常這些特征圍繞極端事件的發生頻率和強度展開),並釋出了快速歸因結果。
不同氣候狀態下12月最冷周最高溫距平的機率密度分布(黑線表示本次極寒事件的強度);圖中黑線左側曲線下方面積的大小表明了類似事件的發生機率。極端天氣歸因微信公眾號 圖
透過對觀測的歷史序列進行分析,並結合數值模擬試驗,兩種方法得到的最佳估計值均表明人為氣候變遷使得中國大陸東部類似2023年12月「冰凍周」極寒事件的發生機率減少、寒冷的程度減弱。
觀測分析表明,2023年12月「冰凍周」極寒事件在當前(2023年)氣候下重現期約為94年,即為百年一遇的小機率事件;類似的破紀錄極寒事件在當前氣候狀況下相比工業化前的發生機率減小了約3/5 ,寒冷的程度減弱約0.9℃。
運用透過檢驗的多個地球系統數值模式模擬結果分析表明,與沒有人為氣候變遷影響的氣候狀況相較,在當前氣候下類似的破紀錄極寒事件的發生機率只有前者的約1/14,寒冷的程度顯著減弱約1.9℃。
極冷事件越少越好嗎?本次快速歸因結果表明類似的極寒事件席卷中國大陸東部的機率因人為氣候變遷而減小,這說明以後在12月被「凍哭」的可能性越來越低,似乎是好事一樁。但錢誠團隊指出,實際上,人為氣候變遷對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雖然它降低了類似極寒事件的發生機率,但卻使得一些高溫熱浪、強降雨-熱浪復合型極端事件變得愈加頻發且強度越來越極端,嚴重威脅人類生活。因此,仍然需要重視「減排」,作為個體積極參與「碳中和」的行動中,盡量給全球暖化「剎車」,讓氣候保持在適合人類生存的範圍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