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月,張昌平在擔任嶽陽市委書記還不到一年的時候,推出了一個新制度,就是每周一有市級領導信訪接待日制度,接待的領導主要是市委常委和非常委的副市長。
每周一的時候,信訪辦很快就變得特別熱鬧起來。張昌平不但讓市裏的同誌輪流值班接待,他自己還帶頭做接訪工作呢。
這漢子祖籍是湖北孝感,生在北京,身上透著北方人的那股子狠勁和「俠氣」,有擔當、敢作為的精神讓人覺著特別新鮮。
早年間,他在當共青團湖南省委副書記的時候,帶著省團委的6個人去團中央學習過呢。
有一回放假的時候,七個人搭伴兒去八達嶺長城玩。沒想到在公交車上就碰上四個小混混兒,他們瞅見同行的姑娘長得好看,嘴裏就開始說些不幹不凈的話了。
張昌平個兒長得高大,就站出來呵斥那四個家夥。車上的乘客呢,也都向著這群外地人。哪知道下了車,那四個人掏出小刀就跟了過來,想要「收拾」他呢。
張昌平也是個不好惹的主兒,同行夥伴過來幫忙,三個人對上四個,他一點都不怕。到最後,那四個流氓知道占不著啥便宜,就灰溜溜地跑了。
1995年的時候,41歲的張昌平就開始擔任常德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這些職位了。當時常德整個城市在推行國企改革之後,留下了不少問題,市政基礎設施也很落後,老百姓的意見還挺大的。
在常德市電機廠呢,工作小組搞了個職工代表座談會。這座談會就是為了聽聽基層職工的想法。當場就把企業啟動資金的責任給劃分好了,還給下崗職工重新就業提供優惠條件呢。好多需要部門之間協調的事兒,在座談會現場一明確,立馬就定下來了。
常德慧家坪是城鄉結合的地兒,這地兒地勢低,一到下雨天就積好多水,好幾百群眾家裏老是積水,可大家只能幹著急。為啥會這樣呢?根本原因就是負責排水的護城鄉機埠的電費一直沒著落,機埠沒法啟動。
張昌平到居民家裏去了,實地瞧了瞧現場的情況後,心裏挺不痛快的,板著臉批評鄉鎮政府和水利部門的負責人說:「你們要是像對待自己家進水那樣對待老百姓家裏進水的事兒,這問題老早就解決好嘍!」
他當場就要求鄉政府呢,得在12天裏把電費測算完,財政部門要補齊電費。還得保證下雨的時候住戶不被水淹。從明年起,把明溝改成暗溝,從根源上把進水的問題給解決嘍。
像這樣的事太多太多了。經過張昌平積極協調處理,好多群眾不滿意、不認可的問題很快就解決了,大家心裏憋著的那股氣也慢慢消了。大家都覺得「張市長」這人真好,是真心實意給老百姓辦事、解決實際問題的。
90年代中後期,常德的市容市貌改革到了關鍵時候。要整改的事兒可太多了,有些還特別難辦呢。就像當年在常德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人力三輪車「慢慢遊」,這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慢慢遊」這東西啊,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好就好在呢,它把很大一部份出行的問題給解決了,老百姓出門方便多了,還能創造出不少就業機會呢。不好的地方呢,那些三輪車夫啊,素質普遍不咋地,老是違反交通規則,這就導致交通堵塞了。這不但危險得很,還特別難管理,連市容市貌都跟著受影響。
張昌平那可是有著快刀斬亂麻的勁頭兒,鐵了心要大力取締「慢慢遊」,然後推廣出租車。他這麽幹呢,可引起了特別大的爭議。不過後來的情況表明,取締之後常德的城市面貌變化可大了,慢慢地,大家也能接受沒有三輪車的日子了。
「慢慢遊」沒了之後,常德的出租車行業發展得可快了。就因為這個,不少出租車司機都感激張昌平呢。他離任的時候,常德好多出租車上都掛著橫幅,想把他留下來。
說實在的,張昌平文化程度不怎麽高,短時間內要處理好多問題可不容易,不過他有個好習慣,那就是記筆記。
他覺得重要的事兒呢,一般都會先親手寫下來,再添幾個關鍵詞。先是記在腦子裏,然後本子上也得記著。
以前在張昌平旁邊工作過的人回憶說,他記筆記的法子很特別,老是只寫頁面的三分之二,空出三分之一來修改、補充內容,這麽一來,頁面看起來就特別工整,用的時候也不容易亂套。
這些小細節恰恰表明他這人特仔細、認真,做事有條理還很有規劃呢,而且這些習慣對身邊的人影響可不小。
1998年2月,嶽陽出了個「富盛公司非法集資案」,這事兒得妥善處理啊。於是呢,張昌平就被上級「空降到」嶽陽,去當市委書記了。
到嶽陽上任後,全市黨政負責幹部開第一次會的時候,張昌平簡單明了地講:「我覺著吧,我來嶽陽工作呢,任務就是抓落實……那些沒幹完的事兒,得一步一步地落實好,在落實裏求發展。」
為了把工作落到實處,他做事有時顯得挺沒人情味的,還有點「蠻橫」。他到區縣、鄉鎮視察的時候,每到一個地方就挑毛病、找差距,凈說不好的,光揭露問題。
有些同誌不太明白,私底下還提醒張昌平得註意團結大多數人呢。可張昌平卻回懟說:「我下基層就是去找問題的。你做出成績那是你該做的,我不肯定、不表揚,成績也還在那兒呢。但要是你的問題我不指出來、不解決,這工作就沒法落到實處。」
張昌平跟那個時候的很多領導幹部一樣,沒什麽架子,不搞那些花架子,特別反感鋪張浪費這一套。有時候想請下屬吃頓好的,還自己掏錢呢。
嶽陽市委辦公室有個老同誌回憶說,1999年年初的時候,他跟著張昌平到汨羅市弼時鎮去接省委書記楊正午。頭一天市委辦就跟鎮裏打招呼,說領導的早餐有一碗面條就夠了。
結果呢,這一夥人到了鎮上,進了食堂一看,桌上沒面條,倒是饅頭、包子擺了不老少,還有幾碟涼菜呢。
張昌平瞅了一眼,臉立馬就耷拉下來了,小聲嘀咕著:「弄這麽多幹啥呀!」這剛坐下咬了兩口饅頭呢,食堂師傅又端上來一盤炒豬肝。
市委辦的同誌回憶道:「(張昌平)當時就惱了,把筷子一扔,吃了幾個饅頭,喝了一碗稀飯就走了。」
嶽陽實行市領導幹部信訪接待制度後,張昌平最先值班,頭一天就接待了80多群眾人次呢,中午就在信訪局吃盒飯。
1999年1月到當年年底,張昌平總共收到群眾來信5000多封,帶頭處理市民反映的問題達1000多件。
4月底的一天,他收到一封信,是五十多個村民一起寫的。信上說嶽陽火車站附近治安秩序不咋好。他看完信後,心裏挺沈重的。他尋思著,火車站可是嶽陽的臉面啊,這麽重要的地兒居然有黑惡勢力撒野,這也太不地道了!
8月的一天,這一年呢,張昌平胡平常一樣去信訪辦接訪。這次來的是個年輕姑娘,跟其他群眾不一樣,那些人有的會情緒激動,可這姑娘一坐下就哭了起來。
張昌平覺得很詫異,趕忙遞過去一包紙巾說:「別哭了,有啥事慢慢說。」
這姑娘以前成績可好了,去年考上了中國政法大學呢。誰知道她媽媽得了很嚴重的腎病,得做換腎手術。
姑娘想救母親,願意把自己的腎移植給母親呢。可是做手術得花好多錢啊,這家人之前看病就借了不少錢,欠了一屁股債,哪還能拿出這麽多錢來呢。
聽說市委書記要來信訪辦接訪呢,姑娘心想反正也沒別的辦法了,就像死馬當活馬醫似的來到信訪辦。信訪辦接待的同誌特別同情她的狀況,還特意把她的接訪順序提前了。
張昌平聽完姑娘一家人的狀況後,不住地感嘆,這可真是難得的孝女呀,不幫她,還能幫誰呢?
他當時就拍板了,答應會協調好姑娘母親手術資金的事兒。可他又尋思:就算姑娘樂意換腎,那換了腎就肯定能把問題解決了嗎?
他又不是醫生,這些問題他哪能說得上來呢。得嘞,他就又給市第一醫院的領導打電話,打聽換腎手術的成功率,還有換腎之後能活多久。還讓第一醫院安排個醫生,陪著姑娘和她媽去武漢特有名的同濟醫院,再好好研究研究呢。
張昌平掛了電話後,就對跟著的市委辦公室主任說:「讓市委給派輛車,再找個辦事靠譜的同誌,陪著他們上武漢去。」
姑娘怎麽也沒想到,這次真能碰上大好人,心裏那叫一個驚喜,又忍不住哭了起來,一邊抽抽搭搭地說著感謝的話。張昌平趕忙擺擺手說:「別謝啦,給你媽媽看病才是要緊事呢!」
這次接訪一下子又到中午12點了,工作人員像往常一樣送來了盒飯。這時候,有聞風趕來的記者過來采訪,那記者提了個很刁鉆的問題:「有人講,嶽陽好像有把信訪‘炒熱’的嫌疑呢,張書記,您對這個事兒怎麽看呀?」
這問題可不好回答,稍微答錯一點那就是個要命的題。張昌平正拿筷子攪和飯呢,嘴裏含含糊糊地講:「一家醫院醫術高明,病人就多,你能說這醫術好的醫院是把病人給‘炒’多的嗎?」
把飯咽下去後,他接著說:「病人總是有的,要是不來你這家醫院,就會去別的醫院。」
這個回答又智慧又幽默,一下子就把在場的人都逗得哈哈大笑,還一個接一個地鼓起掌來,所有人都特別佩服這位書記的水平。
咋說呢,只要是真心實意給老百姓辦實事、好事的,老百姓心裏就永遠記著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