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疆的「交卷」,2023年全國31省份的GDP數據已全部出爐。按照GDP總量排序,進入前十名的省份依次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湖南、上海。
從排名情況來看,很長一個時期都較為固定的前十榜單,在2023年罕見地出現了大變動。
此前曾長期盤據榜單第5位次的河南,2023年GDP總量為59132.39億元,增速為4.1%,與全國5.2%的增長存在較大距離。這也使得在去年GDP總量首次突破6萬億元的四川超過河南,成為排名第5位的經濟大省。
而在第10名卡位戰上,上海與安徽間的爭奪焦灼。2022年安徽取代上海成為第十,而在2023年,安徽雖然前三個季度的GDP總量均超越上海,但上海發力第四季度,最終全年經濟總量4.72萬億元,以100億元的微弱優勢超過安徽,重回前十陣營。
2023年,超半數省份未能完成預定增長目標。
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剛告訴時代財經,前十名變化反映的恰恰是當下的國際經濟形勢。「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需求不足的大環境下,部份依存度較高、產業較為單一的省份,出現GDP增長承壓,排名下滑也屬於正常現象。」
曾剛表示,當前大環境下,穩住總量的增長是十分重要的,但地區發展不能僅看經濟規模,還需要強調地區經濟的效益,強調地區產業的控制力和價值的獲取力。在穩住傳統產業鏈的同時,應把握時機進行,果斷進行產業升級,但這一過程中應竭力避免產業結束過快。
河南的失速
這是四川自1983年被河南超越後,40年來的首次反超。
從數值來看,2023年四川實作地區生產總值60132.9億元,超過河南1000.51億元。而這一歷史性的超越,是「一進一退」的結果。
河南與四川近年來GDP總量情況(單位:億元)
實際上,河南經濟增速已連續4年低於「國家線」了。根據國家統計局核查調整後的最新數據,與初審值相比,河南2022年GDP終核數據減少了3124.9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增速由3.1%降為2.4%,低於同年全國3%的平均增速。
在此之前,2021年河南增速為6.3%,低於全國8.1%的增長;2020年河南增速僅1.3%,同樣低於全國2.3%的增速。
反觀四川,自2017年開始經濟增速連續6年高於河南,2021年和2022年雖受疫情影響增速低於全國水平,但僅相差0.25、0.1個百分點,遠小於河南與全國水平間的差距。來到2023年,四川逆勢增長6%,高於全國水平0.8個百分點,相較於河南更是高出1.9個百分點。
經調整後,近年來河南與四川GDP增速情況(單位:%)
除了GDP增速下滑,作為河南經濟「壓艙石」的工業,近些年也出現了增速明顯放緩的情況。
與刻板印象不同,一直被視為農業大省的河南,其實有著濃厚的工業基礎。第二產業裏,河南擁有41個工業門類中40個,在全國範圍內僅次於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山東。
最近幾年,河南也在大力推動產業改革升級。2016年11月,河南省政府下發【河南省推進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提出制造業規模以上增加值增速達到8.5%左右這一目標。
但從方案提出的2016年開始,河南制造業規模以上增加值增速就出現了總體下滑態勢。2018年,增長降為7.5%,未達方案預設目標;2023年,增速進一步下滑至6.1%。不僅如此,河南雖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發展,但效果不盡人意,從2017年到2020年,高技術制造業增速同樣呈現總體下降趨勢,2021年雖出現反彈,但旋即又重歸回落。
圖源:圖蟲創意
制造業發展不如預期,出口的情況也略遜於四川。2019年起四川出口金額(以人民幣計價)反超河南,且優勢有不斷擴大傾向。
而河南省作為傳統的農業大省,其農業經濟總量也被四川超越。根據四川統計局訊息,四川農業經濟總量先後超越江蘇省、河南省,由2016年的全國第4位元上升至2021年的第2位,僅次於山東。
「總體來看,河南近些年的發展是遇到了阻礙。」曾剛告訴時代財經,河南產業經濟重要組成部份之一的富士康產業鏈,在經濟成本、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下出現部份外移,而河南新動能培育起步較晚,成長較為緩慢,目前尚在培育中。疊加全球經濟疲軟,需求不足等因素,河南近幾年增速出現放緩也在情理之中。
「四川與河南不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明確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並列的國家經濟增長第四極,且在中國外貿增長整體從美歐轉向東協、東南亞之際,四川的區位優勢也明顯優於河南。此外,綠色經濟理論的推動與地緣政治的緊張,使得四川清潔能源資源稟賦相較以往更顯價值。」曾剛表示,從大環境來看,短期內河南經濟想要重回高速增長,仍有不少難題需要解決。
超越上海的必然性
不同於四川與河南的一進一退,安徽與上海展開的是一場並駕齊驅的競賽。
安徽在連續三年GDP總量排第11名後,終於在2022年超過上海晉級第十名。2023年,盡管安徽被上海反超,但兩者差距已縮小至100億元左右,安徽經濟的增長勢頭不可忽視。
2023年安徽省GDP總量為4.71萬億元,上海為4.72萬億元。今年,安徽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6%左右,而上海預定目標為5%左右,從預期目標來看,安徽GDP有望突破5萬億元,再度反超上海。
上海(圖源:圖蟲創意)
事實上,近十年來安徽經濟穩步增長,增速持續保持高於水平全國,全年GDP總量從排名14逐步升至第10,人均GDP由全國第18名升至第14名,實作了從「總量居中、人均靠後」向「總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式發展。
安徽實作這一跨越式發展的支撐,主要來自投資。根據長城證券研報測算,近十年來安徽省固定資產投資占GDP比重長期維持在85%以上,持續高於全國水平。這反映出安徽的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其固投的較快增長。而2023年,安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高於全國線一個百分點,增速連續24年領先全國水平。
此外,安徽還透過國有資產資本化的投資模式,創新系列發展基金撬動社會資本,押註戰略新型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十四五」規劃中,安徽省明確要以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同時大力發展十大新興產業。力爭到2025年,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穩定在30%左右,培育形成1個以上萬億、10個以上千億、一批百億級產業。
另一邊,2023年上海經濟仍呈現穩步恢復的態勢,社零總額比上年增長12.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13.8%。值得註意的是,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3.94萬億元,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3.9%,其中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產業產值分別比上年增長32.1%和21.3%。此外,積體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三大先導產業規模達到1.6萬億元。
「安徽經濟體量超越上海只是時間問題,但經濟效益上的趕超仍有較大差距。」曾剛認為,受限於轄區面積,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省份經濟總量超越上海,但這並不意味著上海經濟地位的下降。目前已經處在工業化後期階段,其各項工業經濟指標難再有較大振幅的提升,未來上海將走向靠高端環境與高端技術產業,引領中國進入高端需求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