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吉林:西部鹽堿灘變冬捕經濟帶

2024-01-28新聞

新華社北京1月28日電 【參考訊息】近日刊發文章【吉林:西部鹽堿灘變「冬捕經濟帶】。內容如下:

吉林西部,地處中國東北松嫩平原鹽堿地典型分布帶,與美國加利福尼亞、澳洲維多利亞並列為世界三大蘇打鹽堿地分布區。這些年,生態保護與生態旅遊發展相得益彰,讓吉林西部鹽堿灘實作華麗蛻變。

每年冬至過後到次年春節之前,即吉林西部的「冬捕季」。其間,松原查幹湖、大安月亮湖、鎮賚哈爾淖、洮南四海泡等地的大型冬捕點位競相上線,加之星羅棋布的小型泡沼點位,形成局部風格各異、整體蔚為壯觀的「冬捕經濟帶」。國內外遊客紛至沓來,打卡傳承千年的冬捕奇觀。

「年年有魚,年年有余」。冬捕經濟不斷擴充套件外延、釋放紅利,讓吉林西部找到了推動寒地冰雪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獨特軌域。

「冰湖騰魚」 打造特色產品

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一聲聲響亮的號子,唱響了「冰湖騰魚」的序曲。

漁工們頭戴皮帽、身著皮襖,吟誦祭湖辭,暢飲壯行酒,開始冬捕作業。約半米厚的湖面冰層上,他們用「冰鑹子」打出冰窟,再用長桿把漁網送進水裏。七八個小時後,清脆的揚鞭聲中,八匹馬喘著粗氣拉動絞盤,使漁網慢慢從冰窟裏浮出水面,數萬斤鮮魚在氤氳的水汽中連蹦帶跳地被拉上冰面,讓湖面上圍觀的人群瞬間沸騰。

祭湖、醒網、捕魚、烹「頭魚宴」,傳承自遼金時期的北方原始漁獵活動,讓遊客們忘了嚴寒,拍照、選魚、直播、大快朵頤。這就是在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舉辦的查幹湖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現場的場景。「查幹淖爾冬捕習俗」已於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讓這裏的鮮魚產品蜚聲海內外。

松原市查幹湖冬捕現場(王佳亮 攝)

在吉林西部「冬捕經濟帶」,查幹湖並非一枝獨秀。「朋友們,出魚了!哈爾淖國營漁場今天頭一網,想吃野生魚的請在評論區留言。」距離查幹湖120公裏外的白城市鎮賚縣大屯鎮一家魚莊裏,老板謝淑文正在透過抖音平台進行直播。依托松花江最大支流嫩江滋育的哈爾淖水庫,鎮賚近年來重塑冬捕地域符號,擦亮「北方漁島」的招牌。

在吉林「東雪西冰」的全域旅遊格局下,白城、松原雖無雪山、雪場助力,卻可依托冬捕經濟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產品,如與洮南四海泡聯動的「冰湯圓」文化節、與大安玉龍湖聯動的冰雪嫩江灣景區、與洮北查幹浩特聯動的大學生雪雕文化旅遊節等,加上冰雕展示、冰上龍舟、雪地足球等體驗活動,使吉林西部成為冬季旅遊的後起之秀。

生態逆襲 重現水清魚肥

吉林西部水草豐美,湖泊密度大。曾幾何時,這裏受氣候變遷、生產活動等因素影響,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其中白城荒漠化比率一度高達40%,被稱為「八百裏瀚海」。查幹湖、哈爾淖、月亮湖等湖泡持續「縮水」,不僅伴生生態困局,也導致當地發展受阻、資本繞行。

查幹湖畔的一些老住戶猶記,當年湖面面積從幾百平方公裏「縮水」到幾十平方公裏時,當地許多人無奈把河道內的水盛出來熬鹽、熬堿賣錢。48歲的白城市通榆縣興隆水庫工程科科員車明富回憶,當年向海濕地面積萎縮至1/10時,眾多靠打魚為生的工人迫於生計只能到幹涸的湖底種植葵花。

以水破局,讓吉林西部鹽堿灘實作生態逆襲。近10余年來,松原、白城等地在植樹造林、草原治理等既有舉措基礎上,依托「河湖連通」等重大工程,以提水、引水、分水的方式將汛期嫩江、洮兒河、霍林河的富余水資源存蓄到天然泡沼和濕地,破解了旱期無水可用、汛期余水難存、品質難以保障的瓶頸。

河湖之間「主動脈」打通,湖泊之間「毛細血管」疏通,使吉林西部重現水清魚肥。「水裏有魚,冬季才有魚可捕。」洮南四海泡水庫管理所主任邱吉飛說。據介紹,近年來在吉林西部,僅白城全域就增加了2.5億立方米可蓄水能力,改善和恢復了640平方公裏濕地面積,進而逆襲為全省漁業產量第二大市。

「搞冬捕,更須珍惜魚類資源。現在我們把一寸的漁網網眼變成四寸半網眼,讓小魚有充足的生長時間,使魚群得以壯大。」大安市月亮湖水庫管理局職工周艷峰介紹。

鹽堿地綜合治理成效顯著,讓吉林西部生態劣勢逆襲為發展優勢,「魚肥米香」逐漸成為這片區域的關鍵詞。

三產融合 挖掘「金山銀山」

竈坑裏柴火劈裏啪啦,大安月亮湖畔的魚館老板鄒文艷掀開大鍋蓋,入鍋一條20斤重的新鮮胖頭魚。「再淋上幾勺配制醬汁,一股濃香彌漫而出,這味道老像樣了!現在客人特別多,就像趕大集一樣。」鄒文艷說,連日來每天招呼十幾桌客人,忙得不亦樂乎。

「天南海北的遊客多了,光靠家常燉可滿足不了市場需求。」鄒文艷說,如今吉林西部各地的魚館在烹飪方式上也實作了提質升級。「熱可清蒸、紅燒,冷有刺身、魚生,一條大魚可以分成十道不重樣的菜上桌。」她說。

冬捕直接帶動的產業,早已超出了傳統的整魚售賣、飯店吃魚範疇。這幾天,鎮賚縣國營漁場女職工們最忙碌的一件事就是包餃子——由魚肉搭配香菇、青椒、芹菜等多種口味。「一冬天能賣出5噸多速凍餃子。」漁場副場長尹維峰介紹,為了讓沒來過吉林觀賞「冰湖騰魚」的消費者品嘗到冬捕之鮮,漁場專門組織員工在深加工環節做文章。

冬捕鮮魚禮盒、分段真空包裝、煎炸魚半成品、魚肉餡料水餃、魚肉加工醬料……從粗放到精細、從原材料出售到深加工出品、從經營魚館到兼做民宿、從一戶盈利到村村受益、從單一觀冬捕品鮮魚到多元文旅產品沈浸式體驗,三產融合的背後,是吉林西部「冬捕經濟帶」在冰天雪地中挖掘「金山銀山」的有力探索。

「一到冬捕時節,小鎮就熱鬧起來。冬捕經濟不僅拉動了本地消費,還透過線上銷售、網紅帶貨等形式,讓吉林西部的胖頭魚、白魚、銀魚遠銷到北京、上海、海南等地。」大安市月亮泡鎮黨委書記馬浩源說。(記者 褚曉亮 王昊飛 馬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