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台民意機構朝小野大,朝野民代在爭議「法案」上多有肢體沖突,近幾回議場沖突藍綠大混戰也發現,民進黨「沖組」的人選變了。民進黨民代賴瑞隆原本以斯文形象著稱,在上周「選罷法」擬闖關沖突時,變成第一個沖上主席台;林俊憲則剛好相反,過去的「沖組」,本屆台民意機構以來反而變成乖乖牌,有沖突都躲得遠遠的。
民進黨人士指出,賴瑞隆、林俊憲看似兩個反差對照組,但攸關未來選市長的思維是一樣的。賴瑞隆過去以理性問政形象著稱,當前參選市長最大困境,在於知名度不足。特別是「六都」層級選舉,具一定程度全台知名度相當重要,因此賴瑞隆采取轉向「沖組」搏曝光。
除了上周沖突打頭陣,賴瑞隆近期也曾在議場簽到處,與國民黨高雄市長擬參選人柯誌恩起口角。賴的態度十分強硬,「硬起來」的表現,也讓人嗅到人設轉變。
林俊憲則正好相反,過去在沖突中常見其身影,2020年台民意機構審議「監委」人事案時,林俊憲更被拍到疑似勒住國民黨民代林為洲脖子的畫面。如今身為「賴系」在台南市接班的希望,民進黨內盛傳,林俊憲已被下令「別太沖」,應建立更理性、穩重的公眾形象,才有助於未來問鼎台南市長。
林俊憲在沖突中退居二線後,近期台民意機構肢體沖突時仍可見台南民代身影,例如民進黨民代郭國文就成了近期綠營沖鋒陷陣常客。在台民意機構改革「法案」時,郭國文試圖攻占主席台,最後被推落高台。
除非是高台摔落這種較極端狀況,否則台民意機構沖突過程,多數藍綠民代仍有分寸,出手力道會有所拿捏,不過也並非沒有例外。許多國民黨民代公認,綠營民代吳秉叡就是每次沖突中「來真的」代表。 一位國民黨民代指出,他親身領教過吳秉叡的拳頭。他出第一拳時自己就有嚇到,於是也被迫還手。要不是其他民進黨民代前來,把他們兩人拉開,恐怕真會有人受傷。
今年5月17日台民意機構改革「法案」闖關時,藍綠爆發多起沖突,多人掛彩送醫。民進黨民代沈伯洋因試圖跨越人墻、爬上主席台,藍營民代們強力阻擋下不慎從高處摔落頭部著地,送醫治療。而綠營民代王定宇,只顧慫恿沈伯洋「踩我們的背進去」爬進去,自己卻躲得老遠,事後則成了民代們茶余飯後消遣話題。國民黨民代 陳玉珍說,王定宇慫恿沈伯洋,其他民代還幫忙且同意,但王自己在旁邊,也根本沒被壓到他,只是在消費黨內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