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時隔4年再訪華,「很有成果」

2024-01-27新聞

本報記者 邢曉婧 尹野平

由日中經濟協會、經濟團體聯合會(經團聯)、日本商工會議所(日商)等日本經濟界團體組成的日中經濟協會聯合訪華代表團(以下簡稱日本經濟界訪華團)於1月23日至26日存取北京。25日晚間,日本經濟界訪華團最高顧問、經團聯會長十倉雅和(住友化學董事長)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雖然日中之間存在不同,但也可開展互惠互利的合作,日方正在和中方共同努力。去年11月在舊金山舉行的日中領導人會晤重新確認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系的兩國關系定位,則有助於構建具有建設性的、穩定的日中關系。

日本經濟界訪華團團長、日中經濟協會會長進藤孝生(日本制鐵董事長)在25日晚間舉行的記者會上介紹稱,日本經濟界自1975年以來幾乎每年都會派遣代表團訪華,此次為第46次。受到疫情影響,也是代表團時隔大約4年再次存取中國。進藤孝生稱,這次存取很有成果,日中雙方透過直接對話,確認了立場,以此為契機可以回歸初心,思考今後兩國的經濟交往。

去年11月在舊金山舉行的中日領導人會晤中,雙方重新確認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系的兩國關系定位。當被【環球時報】記者問及日本經濟界對此有何看法、中日兩國今後可以在哪些領域開展合作時,十倉雅和表示,戰略互惠關系是一個很好的定位,在交流中,中方提到了「大同小異」。雖然日中之間存在不同,但也可開展互惠互利的合作,日方正和中方共同努力,而重新確認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系的定位,有助於構建具有建設性的、穩定的日中關系。

十倉雅和還稱,中日韓三個東亞國家均面臨少子高齡化等問題,可以分享方法共同應對這些挑戰。此外,日中兩國在綠色轉型等領域也可以進一步合作。「盡管日中的體制不同、國情不同,兩國仍然可以展開合作。」日本經濟界訪華團最高顧問、日商會長小林健(三菱商事顧問)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正是因為日本和中國都使用漢字,才能巧妙地提出戰略互惠關系這樣的定位,而英語則難以表達出其中的意涵,兩國經濟界可以以此為指引展開合作。

進藤孝生則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雙方重新確認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系的兩國關系定位在此次的訪華行程中被屢屢提及,時隔大約4年再次訪華、與中方直接交流,有助於推進兩國關系向前發展。

進藤孝生表示,日中兩國可就氣候變遷等全球性議題,在醫療、護理以及新興產業開展積極合作,還可透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共同促進區域內的多層面交流,為亞洲的穩定和全球的進一步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