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解讀|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對房地產市場有何影響?

2024-01-24新聞

央行宣布降準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

1月24日,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4年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0%;自2024年1月25日起,分別下調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利率各0.25個百分點。

同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國新辦釋出會上表示,將從2月5日開始正式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將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大約1萬億元。

潘功勝表示,當前中國的貨幣政策仍然有足夠的空間,央行將平衡好短期和長期、穩增長和防風險、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關系,強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為經濟執行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通常而言,降準是央行擴張性貨幣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影響銀行可貸資金數量從而增大信貸規模,提高貨幣供應量,釋放流動性,刺激經濟增長。

降準有何影響?

回顧2023年,央行於2023年3月、9月進行兩次降準操作,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累計釋放資金超1萬億元。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報告指出,2023年,央行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保持了流動性合理充裕,確保了貨幣信貸總量適度、節奏平穩;兩次下調政策利率,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等市場利率下行,引導商業銀行有序降低存量首套房貸利率;引導資金更多流向民營小微、鄉村振興等薄弱環節,支持了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本次降準的振幅大於市場預期,表明貨幣政策加大了實施力度,對全年經濟執行會產生更大的積極作用。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認為,在當前形勢下,穩健貨幣政策保持適度偏松,綜合運用降準、降息和結構性政策工具,可發揮多方面的積極影響。一是有利於支持政府發債。無論是國債還是地方債券,發行後都需要金融機構等市場參與方的積極認購。繼續營造合理寬松的市場環境,有助於金融機構更好地支持相關債券發行。二是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如貸款利率下行可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減輕企業負擔,提高企業的融資效率,從而更好地滿足企業中長期的發展需求。三是有利於刺激消費和投資。降準、降息意味著會有更多資金流入投資和消費領域,以獲取更高的投資報酬和消費獲得感。四是推動銀行更有意願和能力去投放信貸資金。存款利率下行可降低銀行吸收社會資金的成本,而降準有助於銀行業機構釋放可貸資金規模,提高銀行的放貸意願。

有利於房地產行業修復

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指出,此次為2024年首次降準,降準力度較大。本次降準也將為市場提供更多長期資金,增加資金流動性,進一步降低資金成本,推動經濟良好執行,同時,也將為化解房地產風險提供有利的資金基礎,有利於房地產行業修復,穩定市場預期。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歷次降準,都會涉及銀行貸款的投放,尤其是涉及房貸的內容。今年各地要繼續抓好房地產的工作,尤其是房地產開發貸款、保交樓支持、房企流動性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支持、城中村和保障房等貸款支持等。今年的特點是,需要貸款投放的重點領域多,且資金到位的迫切性高。所以降準對於各類房地產細分領域依然是有積極的支持作用的。同時,降準對於購房市場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其代表了寬松的訊號,尤其有助於各地銀行紮實落實降低首付和房貸利率的操作。這對於2024年購房需求的提振等都有積極的作用,也對於春節假期的購房市場帶來直接的支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央行宣布將與1月25日分別下調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利率各0.25個百分點。

陳文靜認為,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由2%下調至1.75%,該貨幣工具利率自2021年12月後便未有調整,此次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可有效降低「三農」、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滿足企業融資需求,也將有助於推動LPR下行。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認為,對房地產市場而言,綜合運用降準、降息和結構性政策工具,可有效保障房企合理融資需求。房企可獲得的融資規模增加,融資成本下降,「融資難、融資貴」的現象得以逐步緩解。同時,支持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從歷史經驗看,降準將為資本市場帶來更多的流動性支持,尤其是對銀行、房地產、制造業和消費業等板塊上市公司有積極促進作用,對提振投資者信心形成利好。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指出,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可向市場釋放大量流動性,此次降準的目的也是透過釋放流動性最佳化金融機構的資金結構,更大力度提升金融服務能力。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降準的效果還需要透過商業銀行的存貸款迴圈衍生來實作,目前商業銀行向房地產行業尤其是房企放貸的意願度依然偏弱,如何結合「三個不低於」以及「房企白名單」制度更好推進房地產風險出清,並保障房地產市場穩定執行,依然需要各地出台細則落實。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