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更好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支撐帶動作用,2024年廣東有這些重點規劃

2024-01-24新聞
面對【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出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得到批復等重大發展機遇,粵港澳大灣區如何把握機會,更好地發揮支撐帶動作用?
1月23日,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省長王偉中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廣東省2023年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4年將做實「一點兩地」全新定位,更好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支撐帶動作用。
「硬聯通」「軟聯通」一起抓
據了解,大灣區基礎設施「硬聯通」紮實推進。廣州站至廣州南站聯絡線、南珠(中)城際、廣河高鐵機場段開工建設,深中通道主線全線貫通,琶洲港澳客運碼頭投入營運、開辟跨境水上新通道,港珠澳大橋車流量創歷史新高、開通旅遊試營運。
同時,廣東還全面加強了規則機制的「軟聯通」,啟動「數位灣區」建設,釋出110項「灣區標準」,108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作粵港跨境通辦,「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經珠港飛」、人才簽註、利率「互換通」等落地實施。三地居民在大灣區工作生活更加便利,港澳律師大灣區內地執業試點期限獲批延長三年。此外,廣東還推進了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綜合改革試點22條創新舉措和典型經驗獲全國推廣。
大灣區重大合作平台建設推進中
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重點提到了南沙、前海、橫琴、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設行程。
2023年,廣東推動出台橫琴發展促進條例、南沙深化粵港澳合作條例,實施「橫琴金融30條」、「前海金融30條」,將266項省級行政職權調整由幾大平台實施。橫琴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鼓勵類產業目錄等順利落地,產業計畫加快匯入。前海累計引進了全球頭部服務商152家,港澳專業人士備案執業範圍增至22類,全國首家「雙牌照」境外銀行正式落地。
南沙開發建設也加力提速,國際通用碼頭工程開工,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正式掛牌,累計落戶港澳企業近3000家、投資總額超千億美元。河套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順利開園,首批16家香港科創機構、企業及服務平台入駐。
報告時提及,廣東還在2023年全面啟動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連續4年獲評全國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推進創造型引領型改革,實施部份財政資金「補改投」改革試點。
軟硬聯通,協同聯動國家重大戰略
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稱,2024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釋出5周年,要把大灣區建設作為廣東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做實,攜手港澳打造融入國內國際雙迴圈。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2024年廣東將從紮實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加快打造高品質發展的示範地、全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三個方面來發揮大灣區支撐帶動作用。
廣東將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發揮大灣區聯結內外迴圈的優勢,軟硬聯通一起抓,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在「硬聯通」方面,廣東計劃做好廣珠澳高鐵前期工作,加快皇崗、沙頭角等口岸重建和改擴建,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並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橋,打造經貿新通道。最佳化完善「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穩妥推進「粵車南下」。
在「軟聯通」方面,廣東提出要在2024年最佳化大灣區營商環境,擴大「灣區標準」清單和「灣區認證」計畫範圍推廣「灣事通」綜合服務平台,加快打造「數位灣區」。並建設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支持廣州、深圳建設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廣東還將擴大「組合港」、「一港通」試點,強化大灣區貿易、航運樞紐功能。
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以及雄安新區、海南自由貿易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協同聯動。
橫琴、前海、南沙、河套明確發展計劃
廣東亦有計劃加快打造高品質發展示範地,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抓好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建設,打造5G、積體電路、奈米、生物醫藥等產業創新高地。
廣東將積極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和澳門「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以產業科技合作為重點,把橫琴、前海、南沙、河套這幾個龍頭舞起來,加快打造引領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落實橫琴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建設「專精特新」高端制造產業園、澳門品牌工業園,抓好澳門專業人士執業資格認可、澳門機動車「一檢兩認」、橫琴跨境資金「電子圍網」建設等工作,再匯入一批產業計畫,加快實作全島封關運作。
推動修訂前海合作區條例,實施「全球服務商計劃」,做優做強國際金融城、國際法務區、國際人才港,強化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功能,打造融資租賃、航運服務、海工裝備、國際咨詢等集聚區。
編制實施南沙新一輪總體發展規劃,推動制訂南沙金融改革開放方案,開展土地管理綜合改革試點,加快南沙先行啟動區建設,取得更多實質性突破。
推動出台河套深圳園區條例,強化「一河兩岸」「一區兩園」統籌開發利用,開展科研資金跨境流動監管和便利化改革,推動出入境「白名單」、稅收優惠等政策落地實施。
推進粵港澳三地多領域合作
據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廣東2024年將推進粵港澳三地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領域合作,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廣州將強化中心城市門戶樞紐功能,推進中新知識城、廣州東部中心、北部增長極等重大平台建設,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深圳先行示範區將落實綜合改革試點第二批授權事項清單,推進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光明科學城、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等建設。
廣東還計劃推進五大都市圈建設,形成區域互補、協調發展新優勢。支持惠州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廣東高品質發展新增長極,支持中山建設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推動珠海鶴洲新區、佛山三龍灣、東莞濱海灣、江門大廣海灣、肇慶新區等建設,推進廣佛全域同城化、廣清一體化,加快汕頭、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支持梅州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