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場投研資訊
(來源:逸賞金融)
核心觀點
1、試點執行平穩,個人養老金制度12月15日起全面實施。 12月12日,人社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釋出【關於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通知】。【通知】明確自12月15日起,個人養老金制度和稅收優惠政策實施範圍從36個先行城市(地區)同步擴大到全國,同時進一步豐富產品供給、完善領取辦法,將助力提高居民養老金儲備水平、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目前中國個人養老金發展面臨覆蓋人群有限,稅優限額不高的問題。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實施後,參考美國IRA發展經驗,未來中國可以進一步透過緩步提升個人養老金稅優限額,豐富稅優模式、EET和TEE模式並舉,調整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領取稅制、實作二三支柱互聯互通、打破資金轉換壁壘等方式,持續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
2、11月金融數據釋出,信貸增長或受化債影響。 12月13日,央行釋出24年11月金融數據。2024年1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800億元,同比少增5100億元,余額同比增速7.7%,環比下降0.3pct。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2700億元,同比減少225億元,其中,短期貸款下降37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000億元,中長期住戶貸款增加值環比有所增長;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2500億元,同比少增572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0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100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223億元,企業端貸款同比少增或受債務置換、提前償還的影響。2024年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3357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197億元,社融余額同比增速為7.8%,環比持平。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5223億元,同比少增5897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2428億元,同比多增1040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1.32萬億元,同比多增1589億元。2024年11月M0同比增長12.7%,M1同比負增3.7%。M2同比增長7.1%,增速較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
3、金融支持養老事業,服務銀發經濟高品質發展意見釋出。 12月13日,央行、金管總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中國式養老事業 服務銀發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從頂層設計上明確金融業支持銀發經濟的目的與路徑,要求到2028年基本建立養老金融體系,到2035年各類養老金融政策效果充分顯現。【意見】鼓勵金融機構從豐富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拓寬銀發經濟相關主體融資渠道,健全養老保險、商業養老保險年金產品、各類養老金融產品,提升金融機構老年人教育和便利度等角度,服務銀發經濟高品質發展。保險、銀行、基金、券商等金融機構是養老金融產品的重要供給者,也是服務銀發經濟融資的重要中介機構,有望迎來更多業務增量。
4、投資建議: (1)銀行:站在銀行股投資角度,我們繼續提示投資者關註銀行板塊作為高股息標的的配置價值。持續降息以及「資產荒」愈發嚴重對銀行經營負面影響較為顯著,一季度重定價壓力的進一步釋放或將帶動行業息差進一步收窄,但在股票配置層面,無風險利率的持續下行也使得銀行基於高股息的類固收配置價值進一步凸顯。銀行板塊近12個月平均股息率相對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衡量的無風險利率的溢價水平處於歷史高位,且仍在繼續走闊,股息吸重力持續提升。板塊靜態PB僅0.63倍,對應隱含不良率超15%,安全邊際充分。
(2)非銀:1)保險:利率中樞下行、保險競品吸重力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A股主要上市險企的凈利潤與NBV實作較大幅增長。保險股股息率較高、2024全年有望延續負債端改善之勢,目前行業估值和持倉仍處底部,看好行業長期配置價值。2)證券:近期市場景氣度改善、交投活躍度維持高位,板塊從估值到業績均具備β內容,全面受益。長期看資本市場新一輪改革周期開啟,券商仍有較大發展增量空間。當前證券指數(申萬II)PB為1.52x,位於過去十年分位點44%。
5、風險提示: 1)金融政策監管風險。2)宏觀經濟下行風險,導致銀行業資產品質壓力超預期擡升。3)利率下行風險,銀行業息差收窄超預期,保險固收類資產配置承壓。4)國外地緣局勢惡化,權益市場大幅波動,β內容導致證券板塊和保險板塊行情波動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