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也是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大眾網·海報新聞特別推出「70年·為人民」系列報道,聚焦70年間山東人大在立法工作、監督職能、重大決策以及代表活動等方面的傑出實踐亮點,記錄山東人大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展現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山東的生動實踐。
海報新聞記者 仇晶 陳俞印 濟寧報道
在孔子故裏山東曲阜有這樣一位傑出女性,她是一位醫者,同時也是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她就是姜健。近30年來,她累計提出了1509件議案建議,成為了全國人大代表中送出議案建議最多、采納率最高的代表之一。她用無私付出和奉獻不斷暢通著民聲渠道,搭建起為民立法的橋梁,發揮出一名人大代表的應有作用。
姜健在看國務院有關部委的回復件。
在全國兩會上,姜健被人們稱作「議案大王」,這個稱號可不是電洞來風,而是源於她那令人驚嘆的議案數量。在她的履職生涯裏,姜健提出了1509件議案建議,其中三分之一涉及法律法規制定或修改。然而,對於姜健來說,這些數位並不重要,「重點是撰寫要走心」。每一份議案的背後,都是她深入農村、企業、基層單位調查研究的結果;每一次走訪,她都隨身攜帶筆記本,記錄下群眾的聲音,確保每一個聲音都能被聽見。
盡管是行醫出身,但姜健關註的領域卻十分廣泛,農業、工業、科技、教育、法治等方方面面,在她的帶領下,還有許多其他領域的法律得到了修訂和完善,如人們熟知的食品安全法、紅十字會法、獻血法、公證法等等。
在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立法過程中,姜健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2002年開始,她連續七年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提出關於制定食品安全法的議案建議,無論是在大會發言還是小組討論中,她始終不遺余力地呼籲加快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行程,並多次送出詳細的立法建議。這些提案內容豐富詳實,既包含了對當前存在問題的深入剖析,也有針對未來制度設計的具體構想。特別是對於如何解決多頭執法、重復執法以及監管空白等關鍵難題提出了獨到見解。
隨著社會各界對食品安全議題關註度的不斷提升,姜健提出的議案逐漸引起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關註。經過多方努力,包括聽取專家意見、廣泛征求社會反饋等多個環節,食品安全法最終於2009年2月獲得審議透過,並於同年6月1日正式施行。這部法律的頒布實施標誌著中國在食品安全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為後續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依據。姜健也沒有停下腳步,她深知,一部好的法律需要有相應的執行機制才能真正發揮作用。於是,在新法實施後的第二年,她又領銜提出了「關於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的議案,旨在透過嚴格的監督檢查促使各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嚴格執行法律規定,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餐桌安全。這不僅是立法過程中的裏程碑,更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下,透過法治手段解決民生關切問題的有效途徑。
對於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姜健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要時刻保持謙遜態度,善於聽取不同意見;同時也要勇於擔當責任,敢於直面挑戰。」正是在這樣的信念指引下,多年來無論她身處何方,只要有機會就會深入基層調研走訪,廣泛征集民情民意。在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期間,繁重的工作壓垮了姜健的身體,突然的失聰為緊張的履職工作帶來了極大不便,但她從未放慢履職的腳步,因為她始終堅持認為,作為人大代表,了解真實情況、傳達群眾呼聲,是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麽是「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