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切實解決企業痛點難點卡點,多部門回應如何最佳化營商環境

2024-02-05新聞
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當下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提振經營主體信心的重要舉措。
2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一體推進強市場促公平、強服務增便利、強法治穩預期、強開放提品質、強改革抓創新等工作。要更加註重回應經營主體突出關切,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
如何回應經營主體突出關切?為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在最佳化民間投資營商環境方面將有哪些新舉措?如何降低制度性成本,最佳化外商投資營商環境?2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發改委、司法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對上述問題作出回應。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肖渭明強調,將緊扣經營主體關心關切,整體最佳化、多措並舉、一體推進,切實增強政策和服務的針對性有效性,厚植經營主體成長沃土,為推動高品質發展、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持續註入強大動力。
重點聚焦經營主體突出關切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司長孟瑋表示,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需要持續用力、久久為功。下一步,重點聚焦經營主體突出關切,采取有力措施,切實解決企業痛點難點卡點問題。
她介紹,針對仍然存在的各類「旋轉門」、「玻璃門」,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制度體系,推動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全覆蓋,創新完善招標投標體制機制,清理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的法律、法規、規章、規範性檔,破除地方保護和所有制歧視。
針對法治化保障不夠有力的短板弱項,今年國家發改委將重點圍繞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出台政策性檔,促進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個環節同步發力,解決一批法治化營商環境中的突出問題。加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制度環境。
民間投資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占比較高,是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孟瑋介紹,發改委將用好一個新平台(民間資本推介計畫平台)、建好一個計畫庫(全國重點民間投資計畫庫)、實施一個新機制(規範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暢通一個好渠道(推動民間投資計畫發行基礎設施REITs),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去年9月,發改委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向民間資本推介計畫平台,截至今年1月末,已吸引民間資本參與計畫1591個,總投資規模19808億元。此外,發改委積極推動民間投資計畫發行基礎設施REITs。截至今年1月末,發改委已向證監會推薦民間投資計畫6個,已受理民間投資計畫8個,正在前期輔導的民間投資計畫4個,涉及清潔能源、消費基礎設施、數據中心、倉儲物流、產業園區等領域。
孟瑋還透露,將抓緊出台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特許經營方案編寫大綱、特許經營協定範本等配套檔,搭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計畫資訊系統,做好統籌指導,切實拓寬民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投資的空間,最大程度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計畫。
更大力度吸引外資
最佳化營商環境也是吸引外資的重要舉措。去年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最佳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集中回應了外資企業對中國投資環境的關切和訴求,針對性地提出了一批政策舉措。
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冰表示,政策釋出到現在有半年的時間。總體來看,超過六成的政策舉措已經落實,或者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絕大部份外資企業整體評價良好。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推動各項舉措加快落地見效,及時通報外資企業普遍關註的政府采購、標準制定、投資便利化等方面工作的進展情況,進一步加強落實情況的評估工作。
去年,商務部召開了15場圓桌會,400多家外資企業、外國商協會參加了我們的會議。各地也召開了140多場圓桌會,2200多家外資企業、外國商協會參加,這些企業既包括世界500強、重點行業的龍頭企業,也包括很多中小外資企業和孵化平台企業,覆蓋面廣,代表性強。
朱兵介紹,透過圓桌會議,緊抓快辦了一批外資企業高度關註的重點問題,一些問題在會上就得到了解決,對於會上一時難以解決的突出難點和共性問題,建立了工作台賬,解釋說明了一批外資企業懷有疑慮的敏感問題,不斷最佳化營商環境。
2024年,商務部將繼續發揮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制度作用,每月召開一場外資企業圓桌會。聚焦外資企業核心訴求和共性突出問題,精心設定會議主題;依托外貿外資協調服務機制,持續推動解決企業的困難問題,著力提升會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