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中國已成為「更具國際影響力、創新引領力、道義感召力的負責任大國」——27日至2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作出這樣的論斷。在美國【中國政治學雜誌】副主編約瑟夫·馬奧尼看來,近些年「中國的外交政策變得更加開放、更加積極,也更加胸懷全球」。
了解這些論斷的得來,不妨看看2023年中國與世界的互動,會有更加直觀的感受。
世界和平的建設者
回顧2023年世界局勢,「戰爭」無疑是關鍵詞之一。
這一年,巴以局勢驟然升級,超兩萬人死亡;俄烏沖突持續,停火希望渺茫;蘇丹超過700萬人因武裝沖突失去家園;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圍繞納卡歸屬發生激烈沖突;緬北戰火重燃……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本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至少發生183起地區沖突,達30年來最高水平。
面對動蕩與危機,中國為停火止戰奔走斡旋。以巴以沖突為例,中方在多個場合強調解決沖突的根本出路是落實「兩國方案」。中國官員存取中東多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中國推動透過關於巴以問題的第2712號決議。中國還為巴勒史坦地區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戰亂之下,和解尤顯珍貴。3月,中沙伊三方在北京達成【北京協定】,沙烏地與伊朗同意恢復外交關系。隨之而來的是中東地區湧動「和解潮」——巴林與卡達等國復交,敘利亞時隔12年重返阿盟,土耳其和埃及關系改善……
中東媒體借用阿拉伯諺語「求知,哪怕遠在中國」,感嘆「求和平,哪怕遠在中國」。中國用實際行動證明,始終堅定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對話一邊,站在歷史正確一邊。
全球發展的貢獻者
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罕破產;研究機構預計德國2023年GDP將萎縮0.6%;美國矽谷銀行宣布破產;聯合國貿發會議預計2023年全球貿易額將收縮近5%,全球GDP將降至2.2%……這一年,全球經濟持續復蘇乏力。
面對這樣的外部環境,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5.2%,仍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大引擎。
這一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5周年。從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正式實施,到消博會、服貿會、進博會、廣交會、鏈博會等國際展會舉行,再到中國最「年輕」的自貿試驗區——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成立,中國向世界敞開大門。「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成為全球工商界共識。多個國際機構預測,中國今年對全球增長的貢獻將達到三分之一。
今年還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來,中國與各方合作開展了3000多個務實計畫,拉動近1萬億美元投資。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方宣布支持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哈薩克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古麗娜爾認為,這將成為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強大推動力,為全球經濟增長註入新動能。
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金磚合作機制宣布吸納阿根廷、埃及等六國為新成員,實作歷史性擴員;上海合作組織再度擴員;非盟正式加入二十國集團……這一年,「全球南方」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演進。
2023年底,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對雙邊關系——中美關系止跌企穩。中美元首將近4個小時的長談,形成了面向未來的「舊金山願景」。各領域交往推進、直航航班增加、人員往來更加便利……從舊金山再出發,世界樂見一個更加穩定的中美關系,給動蕩變革的世界註入確定性與穩定性。
這一年,還是人類歷史上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美國夏威夷毛伊島發生美國百年來最嚴重的火災;希臘、加拿大等國山火不斷;颶風和嚴重暴雨淹水災害席卷巴西等國……氣候危機正威脅世界每個角落。
「水深火熱」之中,【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取得歷史性突破。中方深入參與各議題磋商,堅定維護開發中國家共同利益,並就談判關鍵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為會議取得積極成果作出重要貢獻。
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但中國認為,人類發展進步的大方向不會改變,世界歷史曲折前進的大邏輯不會改變,國際社會命運與共的大趨勢不會改變。
2023,中國用自己的行動展現了大國擔當。2024,中國將與世界更加良性地互動,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目標一起向前!
(國際銳評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