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美國新版TPP來了?布林肯東南亞首訪還有哪些花樣|北京觀察

2021-12-16新聞
直新聞是深圳衛視全媒體新聞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團隊出品 更多分析請下載直新聞APP 參與評論請在新浪微博@直新聞

近日,美國務卿布林肯開啟了他任內的第一次東南亞行。布林肯的此次行程安排引發外界關註。首先,他的這次東南亞行剛好安排在七大工業國組織(G7)外長會之後。而今年的G7部長級會議也是首次邀請了東協國家參與。 外界認為,美國加強與東南亞國家聯系的目的顯而易見。

其中,「對抗中國」是布林肯此次東南亞行的重點議題。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丹尼爾·凱瑞滕布林克(Daniel Kritenbrink)上周就已經對媒體表示,布林肯東南亞之行將專註於「加強區域安全基礎設施」,以應對所謂中國在南海的「欺壓行為」。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 美國要采取何種方式團結東南亞國家,它將會采取怎樣的手段,又會投入多大精力,或者說能夠投入多少精力, 值得密切觀察。

拉攏東協 經濟是重要手段?

在布林肯行前,美國務院透露, 布林肯此行將探討建立「印太經濟框架」。 這個框架由美國在今年10月的東亞峰會上首次提出,目的是「重振美國在印太的地位」。

深圳衛視直新聞註意到,為了推動該框架的啟動實施,美國諸多官員曾多次表態。11月中旬,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亞洲存取時表示,美國可能在明年初啟動這個框架。雷蒙多指,新的「印太經濟框架」包括與當地國家在數位經濟、科技、供應鏈彈性和清潔能源等重要領域結成的廣泛的夥伴關系。

去年11月,由東協10國發起,中國、南韓、日本、澳洲和紐西蘭共同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目前已有6個東協成員國締約方和4個非東協成員國締約方向東協秘書長正式送出核準書,根據協定規定,RCEP將於2022年1月1日開始生效。區域內的另一大規模貿易協定是【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此協定的前身就是川普政府所結束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而且美國已經明確表態無意重返CPTPP。 外界分析稱,這讓美國有了更大的危機感,從而希望透過「印太經濟框架」重振地位。因此也有分析認為,這就是美國的新版TPP。

必須要看到的是,針對此框架外界的質疑聲此起彼伏。2017年,美國在川普執政時期結束【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的陰影猶在,而此時的「印太經濟框架」也只是拜登政府的一個設想,毫無具體細節。按雷蒙多的說法,明年初該框架才會啟動。在「框架」的具體細節仍不明晰,以及美國國內政治不確定因素較大的背景之下,外界並不看好拜登政府的這一波發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評論指出,亞太區域內的許多國家其實都歡迎美國加大投資,然而他們卻看到了 「印太經濟框架」的排他性, 並對此保持警惕。「這是否符合自由貿易的精神以及各貿易國的利益,相關國家也會審慎評估考慮,」評論指出。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此前的采訪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份東協國家的態度。去年11月,李顯龍在2020年創新經濟論壇上表示,冷戰式的「選邊站隊」同盟在當今世界是不太可能的,幾乎沒有國家願意加入一個中國不在其中的所謂「聯盟」。「我認為沒有多少國家願意加入一個排他性聯盟,尤其是將中國排除在外的聯盟,」李顯龍表示。

但話說回來,雖然推出一個全新的經濟框架的設想或許有些理想化,但對於美國而言小範圍地進行一些調整或許並不難。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的看法認為,布林肯可能會為了向相關國家示好,提出讓美國企業進行產業鏈、供應鏈的調整,比如將工廠從中國遷至東南亞國家。布林肯在印尼存取的時候也作出承諾——美國將拿出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和援助加強與印太國家的關系。

即便在這方面,外界也並不看好,主要原因是中國與東協國家在經濟上的聯系已經十分緊密。【紐約時報】報道,單看2020一年,僅東南亞地區與中國的雙向貿易額就達到了6850億美元,是該地區與美國貿易額的兩倍多。「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在諸多國家生根發芽。這次布林肯到訪的印度尼西亞,其國內許多發電廠、高鐵、水壩、高速公路等諸多基礎設施,都是由中國投資興建。

南海爭議會是另一個「抓手」?

從布林肯此次在東南亞存取期間的幾次表態我們能看到,安全議題也是此訪的重點。

12月13日,布林肯抵達印度尼西亞。14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印尼存取期間發表演講稱,從東北亞到東南亞、從湄公河到太平洋島嶼,很多人擔心中國的「侵略性行為」。美國決心確保南海「航行自由」。布林肯演講中還提及所謂的「南海仲裁案裁決」。

值得指出的是,在安全議題上,域內國家仍然對美國有所忌憚。印尼對於美國的警惕,難以繞過的就是AUKUS(美英澳三國安全協定)。當地時間9月15日下午,美國、英國與澳洲官員聯合宣布,成立一個結合軍事與外交、名為AUKUS的新三方安全倡議,組建了新的印太夥伴關系,拜登宣布將幫助澳洲獲得核潛艇技術,而美國也將此包裝成「為應對中國在區域內帶來的威脅」。

9月17日,印度尼西亞外交部對澳洲的決定作出審慎回應,並表示「印尼對該地區持續不斷的軍備競賽和勢力範圍爭奪深表憂慮。」馬來西亞也是對此感到擔憂的東南亞國家之一。馬來西亞國防部長希山慕丁·海珊曾表示,「核技術不會讓馬來西亞人感到舒適,我相信許多東協人都不會感到舒服」。

12月15日,布林肯抵達馬來西亞,並且與馬外交部長拿督斯裏賽夫丁阿都拉會面。據馬來西亞當地媒體報道,雙方主要討論了高級官員對話平台、數位經濟、國防和海事、網路安全、新冠肺炎疫情、教育人文、緬甸、東協-美國關系等8大主題。

布林肯與阿蔔杜拉

阿蔔杜拉與布林肯會面後共同見記者時說,兩人就包括中國南海等多個議題舉行了富有成效的會談,稱馬來西亞高度看重美國為提升它的國防能力和海上安全執法能力方面繼續提供的支持。

不難發現,南海議題成為了布林肯此訪的重點議題之一。外界有分析認為,在美方看來,如果想要透過撬動印太地區的任何國家對華施壓,「南海牌」或許會比「經濟牌」更好打。

「長期以來,打著‘航行自由’的旗號,在南海興風作浪,對地區和平穩定構成嚴重威脅和重大風險的,不是中國。蓄意挑動南海爭議,挑撥地區國家關系的,不是中國。動輒派大規模先進艦機到南海搞軍事偵察、軍事演習,非法闖入有關國家領海領空及島礁鄰近海域空域的,也不是中國。」針對布林肯的言論,趙立堅在今天(15日)的記者會上回應稱,美國言必稱維護南海「航行自由」,那不過是美國先進軍機軍艦在南海耀武揚威、尋釁滋事的「橫行自由」罷了。

作者丨朱恩地,深圳衛視直新聞駐京記者

本文章版權屬於「直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需轉載請回復「授權」

推薦閱讀


更多精彩內容 搜尋微博「 直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