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全球南方」譜寫團結自強新篇章(環球熱點)

2024-01-23新聞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中央省村莊裏,第十二批援巴紐中國醫療隊副隊長、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劉振球為當地嬰兒聽診檢查。新華社記者 隋先凱攝
在烏幹達卡隆古區盧卡亞鎮中億農業園,作業員赫伯特·阿加巴操控植保無人機噴灑農藥。新華社記者 張改萍攝
不結盟運動第19次峰會、第三屆南方首腦會議近日舉行;2023年9月15日至16日,「77國集團和中國」峰會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舉行;2023年8月22日至2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願同廣大開發中國家一道,共同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不斷邁進,譜寫開發中國家獨立自主、團結自強的新篇章。
中國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世界經濟2024年年會開幕式上的特別致辭中指出,要加強南北合作、南南合作,著力建設普惠包容的世界經濟。中國人講求的是「美美與共」,只有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好發展。
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國透過分享發展經驗、傳授專業技術知識、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建設、減免最未開發國家的債務等途徑,與南方國家在醫療、教育、氣候變遷、農業、基礎設施等領域開展合作,為全球範圍的南南合作樹立了良好典範。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全球南方」大家庭的一員,中國向160多個國家提供發展援助,同150多個國家攜手共建「一帶一路」,同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推進全球發展倡議合作。中國還成立全球發展促進中心,創設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並將推出專項資金用於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幫助開發中國家破解發展難題。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月10日報道,中國在2023年與許多國家提升了雙邊關系,數量創下歷史紀錄,中國正在尋求團結「全球南方」。根據彭博社對中國外交部聲明的分析,在過去一年,中國升級了與17個國家關系的表述,其中大多數為開發中國家。這是此前十年中未曾見過的速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中國非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趙雅婷談道,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出席不結盟運動第19次峰會、第三屆南方首腦會議,並存取艾爾及利亞、喀麥隆、坦尚尼亞,釋放出中國繼續參與南南合作的積極訊號。「中國高度重視南南合作,堅定支持南方國家聯合自強。此次存取代表著中國繼續延續與其他開發中國家守望相助的深厚友誼,充分明確中國是不結盟運動的天然夥伴,是‘全球南方’的當然成員。」趙雅婷說。
金磚合作機制是「助推器」
2023年,「全球南方」概念重要性顯著上升。英國【金融時報】將「全球南方」評為2023年年度詞匯之一,並指出,這一概念正在逐漸超越曾經的地理範疇。
數據顯示,南方國家在全球經濟中重要性愈發凸顯。2008年新興經濟體與開發中經濟體的GDP占全球份額的51.3%,實作了對發達經濟體GDP總量的超越;2022年新興經濟體與開發中經濟體的份額進一步提升至58.3%,比發達經濟體的份額高16.6個百分點。
在第78屆聯合國大會期間,「全球南方」議題受到重點關註;【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致力於解決氣候資金問題,回應了「全球南方」訴求;歐盟、七大工業國組織等開始將目光投向「全球南方」這一上升的新力量,慕尼黑安全會議創紀錄地邀請眾多「全球南方」國家代表參會,其出台的報告數十次提及「全球南方」;七大工業國組織峰會專門設定「加強與全球南方的聯系」議程。
美國世界政治評論網站文章談道,「全球南方」影響力正在增強,目前已成為國際政治格局中重要的組成部份,南方國家正在透過一系列平台與機制,在國際局勢中產生更大影響。
「全球南方」影響力提升,離不開新型合作模式的不斷完善。湖北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院長吳洪英指出,在經貿財金、政治安全、人文交流「三駕馬車」驅動下,金磚合作機制實作跨越式發展,積極推動「全球南方」合作更加緊密,引領南南合作新樣板。透過金磚合作機制,南方國家務實開展經貿合作,助推「全球南方」經濟整體實力提升;積極勸和促談,推動「全球南方」成為和平力量;支持多邊主義,推動「全球南方」為國際秩序公正化發出聲音。
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也是「全球南方」國家的共同願望。中國不僅為「全球南方」國家推進現代化樹立榜樣,而且始終將南南合作作為對外合作的優先方向,展現大國擔當:「77國集團和中國」、共建「一帶一路」、中國—東協合作機制、中非合作論壇、中拉論壇、中阿論壇等「1+N」南南多邊合作平台,持續在「全球南方」聯合自強、協調應對挑戰方面發揮積極影響。伊朗德黑蘭大學副校長、國際關系學教授馬蘭迪認為,作為最大的開發中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為南南合作提供了機遇。
「‘全球南方’加強合作是一種必然趨勢。南南合作各個機制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精神,順應了國際社會主流民意,代表了時代發展方向,勢必獲得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認同與支持。」吳洪英說。
推動全球治理變革
作為最大的開發中國家,中國一直是南南合作的倡導者和踐行者,在減貧、糧食安全、農業技術、公共衛生、工業化、氣候變遷等領域積極推進南南合作,以自身的發展惠及全球的發展。
對於中國與其他南方國家未來的合作方向,吳洪英說:「中國與其他南方國家在一些領域的合作已經取得較好成效,未來也將繼續深化合作。」她談道,在減貧方面,中非已經在糧食安全與農業發展方面開展一系列合作。透過持續派駐農業專家組、援建農業技術示範中心等方式,中國助力非洲國家農業生產能力提升。又如在氣候合作方面,中國透過深化氣候領域雙多邊合作機制,推動雙多邊氣候變遷談判,共同打造綠色絲綢之路,支持開發中國家應對氣候變遷挑戰,為開展氣候變遷南南合作貢獻中國智慧。還有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等,在這些領域,未來中國與其他南方國家還會持續推進合作。
2023年「77國集團和中國」峰會上,中國與參會國家向世界發出「全球南方」國家致力於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全球治理走向更加公平公正的有力聲音。
「77國集團和中國」輪值主席國古巴國家主席迪亞斯—卡內爾表示,由開發中國家組成的77國集團不僅面臨發展挑戰,也有責任調整那些「將我們排擠在社會進步之邊緣」的國際架構。
為了增強「全球南方」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促進世界和平發展、捍衛國際公平正義,中國與其他南方國家需要繼續加強團結合作,不斷壯大南方國家經濟實力,充分利用聯合國、20國集團等多邊合作平台,推動全球治理變革,趙雅婷說。(本報記者 徐令緣)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1月23日 第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