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中國為何遲遲不武統台灣?普亭的一番話,為我們提供一種

2024-01-23新聞

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不主動挑起戰爭,也不支持戰爭。

但是,在兩個問題上卻是例外。

第一,教訓日本人。日本至今沒有為所犯罪行道歉,反而頻頻挑釁中國,如果哪天新仇舊恨一起算,支持教訓日本的人絕對一抓一大把。

第二,就是解放台灣問題。

尤其是大陸民眾越來越了解台灣人「不統不獨」的真實想法,甚至以各種惡毒的詞語稱呼大陸同胞後,對台灣人的印象更差,支持「武統」的人也越來越多。

然而,時至今日我們仍然遲遲沒有武統台灣,仍然在宣傳「兩岸一家親」。為什麽我們遲遲不武統台灣呢?

武統難度

我們當然也知道台灣還是和平統一好,但問題是台灣當局的現狀比較復雜。

雖然我們一直在宣揚統一,但是對岸,尤其是民進黨上台後一直卻在往相反的方向走,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還搞出了各種「挾洋自重」的舉動。

很明顯,垃圾永遠不會自己走進歷史的垃圾堆,而是會拼盡全力的崇洋媚外,挾洋自重,台灣問題不可能無限的拖下去。

實事求是的講,台灣島內的政治生態很危險,反對統一的的民調在上升,而且是和大陸沒有多少感情的年輕人為主。支持統一的聲音主要以老年人為主,一旦這些對大陸有感情的老人先後離世,後果將會不可預料。

不過,台灣人自己也知道紅線在哪裏,民調顯示傾向「急獨」和「緩獨」的只有30%多,傾向於統一的不到10%,剩下的50%多維持現狀。

問題是,「維持現狀」既對不起先人,也對不起後人,可以說是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大業的絆腳石。

看起來,趕緊武統台灣,並剎住這股不正之風似乎是最好的選擇。

可為什麽就是不武統呢?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時機不成熟。

自2016年歐美民粹主義得勢以來,世界格局進入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美國在全球局面收縮,在亞太地區采取攻勢。

而中國則處於被動和守勢的地位。

當前的主要任務還是對抗美國。

兩岸武力對比是碾壓的,大陸占有絕對的話語權和主動權,用透過劃紅線、秀肌肉的方式給台灣當局畫出底線,限制他們的活動空間,短時間內不足為慮,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在對抗美國上。

在台灣問題上,美國要的是「不統不獨不武」,歐盟堅持一個中國,雖然有個別成員國作死,但也翻不起大浪來。

而俄羅斯則支持中國,並默許武力統一台灣。

問題是,現代戰爭的打擊和淪陷力度遠勝以往,一旦開戰,東南沿海地區勢必會受到影響,如果台灣當局喪心病狂的打巷戰,那經濟發達的寶島也勢必淪為廢墟,這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

而且,雖然台灣問題純屬中國的內政,但現在國際主流都認可以和平方式解決有關爭端。

一旦解放台灣戰爭打響,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就算不直接參與進來,也肯定在對中國進行政治攻擊的同時,對中國大陸進行各種經濟制裁和貿易禁運。

當前,中國正處於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一旦受到打擊,將會有很嚴重的後果。

可以說,如果我們現在武力統一台灣,就相當於為俄羅斯分擔壓力了。

在台灣問題上,大陸政府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收回領土和主權,還必須從全域考慮,武統就算會贏得短期勝利,在長期來看終究是有害的。

在解決台灣問題上,我們要謀求「全勝」,即「最大限度的爭取以和平方式來解決台灣。」

就算要動武,也必須將損失降到最小,爭取透過有限的軍事行動統一台灣。

比如,對台灣島進行海上封鎖,有限度的飛彈攻擊,攻占若幹外島,以堂堂之師迫使台灣當局認清現實。

不打則已,若打則速戰速決,徹底解決一切問題。

普亭的建議

在中國台灣問題上,普亭在2021年曾經提出過一個新思路:

「中國是一個強大的經濟體,完全可以透過強大自己的經濟力量來實作國家統一,不一定透過武力征服。」

普亭的意思很明顯,就是中國大陸只要加強自身實力,讓兩岸經濟差距加大,將來有一天說不定就像東德和西德一樣統一了。

但這也是有前提的,當年兩德統一是因為蘇聯已經掌控不住局面,現在美國雖然有衰弱的跡象,但也不會像蘇聯一樣崩潰的那麽快。

而且,在民進黨上台之前,我們也是推出過很多惠台政策的,但效果並不如何明顯,反而見識了一把什麽叫「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

不過,普亭的這番話也可以從另一個方面理解,誰說發展經濟,就一定要對台讓利啊?

當前中國最大的敵人還是美國,一旦美國式微,就是解決台灣問題的最好時機。

就像前面說的,垃圾不會自己走進歷史的垃圾堆。

台灣經濟嚴重依賴出口,民進黨上台前的惠台政策讓台灣對大陸市場產生了依賴,一旦大陸停止進口台灣的某項東西,對於台灣都是一種「大地震」,就像是前段時間的鳳梨,雖然民進黨當局說「還有歐美日本大市場」,但事實證明外國人根本就沒那麽大的胃口,以深綠為主的鳳梨果農紛紛提起抗議。

一旦大陸這邊選擇透過經濟手段「窮台」,那台灣當局自己就得被「選民」們給掀了。再配合上解放軍時不時的繞台行動,一旦台灣當局作出過火行為就困島軍演。

雖然不直接動武,但只要困上個那麽幾天,台灣的經濟就會大受影響。

當年清朝統一台灣時,曾經將沿海百姓向內地遷移,想要「窮台、困台」,但明鄭還是能和日本和琉球做交易。

如今我們自然不用那麽做,執行困台、窮台政策比清朝時更加方便,和效果顯著。在配合上解放軍的威勢,台灣解放只在翻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