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黨組書記陸昊主持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
會議指出,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在「十四五」進入收官階段、外部環境更加錯綜復雜的關鍵時點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全面總結了今年經濟工作,深刻分析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系統部署了明年經濟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站位高遠、思想深邃、分析透徹,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政治性、戰略性、指導性,是我們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經濟工作的根本遵循,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
會議認為,今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實屬不易,令人鼓舞。特別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及時果斷作出重大決策,明顯提振了市場和社會信心,既推動今年各項任務完成,也為明年經濟社會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實踐再次彰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各項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是我們推進事業和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主心骨,讓我們更加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好做到「兩個維護」。
會議認為,面對內外嚴峻挑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重大舉措,積極回應了社會關切。中央確定明年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擴大國內需求,穩住樓市股市,有利於穩定預期,並進一步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目標和舉措的確定,體現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克服困難,朝著既定目標奮進的戰略定力和堅定決心。
會議認為,在深入全面客觀分析成績和問題挑戰的基礎上,既要正視困難,更要堅定信心。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已超過一萬美元,過去五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速明顯高於各經濟體在人均國內生產毛額超過一萬美元後五年的平均水平。這樣的增速是在克服外部打壓和疫情沖擊、敢於觸碰並有效化解和管控重點領域潛在風險、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實作的;是在堅持高品質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綠色低碳轉型、統籌發展與安全的背景下實作的。中國正處在新型城鎮化、綠色轉型和數位化行程中,仍有大量需求有待不斷釋放,加之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形成了規模經濟優勢突出、要素稟賦優勢實作動態升級、制造業系統性優勢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等一系列重要基礎和有利條件,我們有充足的理由堅定發展信心。
會議強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全體黨員幹部要全面學習領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在融會貫通黨中央精神方面下功夫,在掌握真實情況方面下功夫,在了解學術前沿和有價值的觀點方面下功夫。持續推進研究組織方式最佳化與創新,加強與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貿發會議、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亞開行等國際組織和有關跨國公司聯合研究已確定的重大問題,註重有效溝通,註重吸取外方重要觀點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運用好相關聯合研究成果。有效利用國際和國內合作開放研究平台,吸收國際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實際工作者和重要智庫資源力量,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研究。
會議要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全體研究人員必須緊緊圍繞黨中央和國務院關切,聚焦主責主業,繼續深入研究全域性、綜合性、前瞻性、戰略性問題。各類建議不僅要言之有理,也要言之有用,言之可操作。比如,深入研究財政和貨幣政策效應問題,分析如何在加大財政支出強度的同時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財政支出乘數,分析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著力點和傳導效率,以及如何加強財政、貨幣等政策協同配合,最大程度發揮政策整體效能。深入研究在人均國內生產毛額超過一萬美元後的發展階段消費多樣性和發展型、服務型消費增加趨勢,深入分析較高儲蓄率、收入分配、閑暇時間等因素與消費的關系。深入研究把握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時,如何透過進一步深化改革,破除制約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約束,不斷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又衍生出新的需求。深入研究如何完善碳市場和碳定價機制、破解新能源消納的體制障礙以及有效協調氣候變遷與貿易政策,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深入研究進一步完善最低薪資、低保、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醫保政策等惠民生舉措,分析對提高全社會消費傾向和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影響。深入研究在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加大背景下,如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和防範化解外部沖擊。深入研究「十五五」相關的中長期重大發展議題,分析在技術進步、人口變化等背景下中國的潛在經濟增速,以及如何透過改革舉措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培育未來產業等問題。透過持續深入研究這些重大問題,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高品質決策咨詢成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同誌、有關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同誌參加會議。
來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網站
總 監 制丨王 輝 車海剛
監 制丨
李丕光 陳 波
王 彧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谷 雲